在共享單車這一充滿紛爭與喧囂的戰場里,哈啰單車的生存路徑與今日逆襲,確實超出很多人對于所謂終局的設想。
從手握有限資源的“后發選手”,到后來居上的單車市場“頭號玩家”,再到不斷拓展業務邊界,成為囊括哈啰單車、哈啰助力車、哈啰電動車服務平臺、換電服務等業務的出行平臺,哈啰出行用3年時間跳出既定圈層,玩出一局“無限游戲”。
今天是哈啰出行成立的3周年,高榕資本基于與哈啰團隊的對話,試圖去回答3個問題:
1、如果創業像一局撲克游戲,何時選擇上牌桌,是否存在后發優勢?
2、技術基因如何幫助哈啰在艱難鏖戰中勝出?
3、哈啰出行的未來還有哪些想象空間?
今日哈啰,技術為核
早上8點半,成都天府新區麗景路段。
白領們踩著哈啰單車趕往公司,形成了一道藍白相間的騎行風景線。
每天上班高峰期,這一路段對單車的需求量超過1000輛,時常出現短時間內供不應求的狀況。如何解決?
哈啰出行希望通過一套不斷迭代升級的智慧系統,來提升供需匹配的效率。
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技術,哈啰的智慧系統可以向運維人員實時發出調度指令,包括去附近哪些站點調度閑置車輛、調度多少車輛以及最優的調度路線等,邁向運營決策智能化。
在8月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哈啰出行正式發布最新升級迭代的智慧系統——“哈啰大腦2.0”。
這套智慧系統源于哈啰對單車供需關系的理解。哈啰認為,單車并非要通過無限制投放去滿足所有可能的需求;而應該在需求最高頻的時間段和地點,提供最穩定的運力供給,服務最剛需的用戶。
哈啰出行研發副總裁任亮亮介紹,“單車是一門供需非常散的生意,因此對算法、數據和實時性的要求非常高?!贝饲埃\維人員依靠經驗和感覺判斷運維管轄區內的車輛調度,無法做到精益高效。
在實際應用中,哈啰大腦還在不斷調整參數。哈啰會對不同城市做AB測試,測試結果顯示,使用哈啰大腦指揮下的智能調度后,區域內平均單車的“翻臺率”(指單車騎行頻次)提升15%以上,并且仍在不斷迭代升級。
除了優化供給匹配,哈啰出行還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升運維效率,進行“降本增效”。
在單車行業存在一些運營“黑洞”,吞噬著企業的人力與資金成本。例如早期用戶線上報障準確率僅有40%,浪費了大量的運營成本;單車因為人為破壞等原因成為失聯車,找回難度極大。
“我們選擇通過技術去降本增效,節約了大量成本?!比瘟亮两榻B,哈啰研發了一套智能報障系統,通過神經網絡算法和機器學習,可以識別系統報障的可信度,再決策是否進行維修和處理。系統上線后,目前報障判斷準確率達到了90%。失聯車預警模型,則通過分析智能鎖狀態、區域數據、單車歷史失聯等海量數據,預測車輛的失聯風險,可在單車真正失聯前進行預判和預警。
視覺識別技術,則為哈啰的運維系統戴上高精度望遠鏡,并為后續運維和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實時識別和智能判斷。哈啰的Argus智能視覺交互系統,可以識別特定區域內的共享單車和社會車輛,如果該區域內車輛停放達到預警閾值,系統可向政府相關管理部門與企業實時發出調度信息。企業端,可以通過機器決策生成運營派單;城市管理端,則可以幫助解決車輛隨意停放、故意破壞等問題,讓管理更加高效。
目前,哈啰已經在上海七寶地鐵站等熱門站點試點運營Argus系統。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融入哈啰出行全業務鏈條中,驅動著這一強運營行業的精細化、智能化。正如哈啰出行CEO楊磊所說,哈啰大腦2.0的發布,“標志著哈啰出行邁入兩輪全業務智慧運營的全新階段,人工智能成為兩輪出行發展的強大驅動?!?/p>
哈啰的“科技實用主義”
哈啰官方數據顯示,哈啰單車目前注冊用戶超2.6億,已入駐360多個城市,日訂單量超2000萬,占據超50%的市場份額。7月23日,QuestMobile發布的《2019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大報告》顯示,哈啰出行全網月活規模超6300萬,穩居單車行業第一。
想要破解哈啰的逆襲密碼,需要從其誕生之日說起。
2016年9月,哈羅單車業務正式啟動,彼時摩拜、OFO等入局者戰事正酣。哈啰何以用有限資源實現后發優勢?
本著對行業需求的理解,哈啰從坐上牌桌的第一天,便不將競爭視為第一優先級考慮的因素,又或者說選擇無視自己所控制的資源;轉而思考如何跑通單位經濟模型,如何用技術提升業務環節的效率。
“單車這個行業,在大部分人看來并非是一個強技術驅動的行業。但在我們眼里完全不一樣,我們從第一天進到這個行業的時候,對于競爭的考慮就很少,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如何用技術讓業務變得更高效上?!痹诮衲?月的高榕資本CEO峰會上,楊磊分享道。
在哈啰成立伊始,“即使在極為困難的時候,對技術的投入也是非常大的,所有的東西都能砍,只有技術不能砍”,楊磊說。
在中國,兩輪出行需求擁有很高的天花板,每天兩輪出行約10億次,1公里通勤更是剛需。
面對巨大的需求,楊磊和團隊“越做越敬畏,因為這個生意完全是依賴技術的生意”。回顧哈啰3年,技術驅動貫穿始終。不過,楊磊也明確指出其技術研發的務實性,“我們不是研究什么黑科技,我們的技術投入和研發全部圍繞如何提高效率這一個方向。”
哈啰的底層密碼之一或許是——用技術思維解決問題,在決策上抱有技術理想主義,在執行上貫徹實用主義。
2016年11月,hellobike1.0上線,盡管彼時資金緊張,但團隊還是堅定選擇研發智能鎖,“因為只有使用智能鎖,才能通過技術手段對單車運營進行精準管理”。
2017年,哈啰進一步思考單車如何進行高效運營。對比通過非常重的線下運營團隊進行調度,哈啰希望通過系統和機器實現智慧運營?!爱敃r上海1天有30萬用戶會把共享單車從市區騎到郊區,人力物流調度成本非常高,哈啰選擇研發電子圍欄,實現自動化攔截,用戶騎行超出一定范圍,電子圍欄會進行提醒。”
2018年9月17日,哈羅單車正式宣布更名為“哈啰出行”,從單一的共享單車企業成長為囊括哈啰單車、哈啰助力車和汽車等出行服務的綜合移動出行平臺。而每一款出行硬件的研發,哈啰選擇核心軟硬件高度自研和極致供應鏈管理。
以助力車為例,哈啰配備MTK高集成度芯片,支持GPS+基站+藍牙多重定位。任亮亮負責哈啰平臺的硬件研發,他指出,“我們希望所有核心的東西不光要掌握,還要做到極致,因為我們希望在一個更長期的范圍內運營業務線,而非去做競爭態勢下的‘炮灰車’”。
面對單車城市無序停放難題,哈啰也選擇用技術手段去解決,推出了行業首個應用級別的自適應藍牙電子圍欄。當識別到單車沒有停在指定區域時,智能鎖會自動彈開。該技術亞米級別的測試成功率達到95%以上,在行業居于領先地位。目前已經在上海、南昌等10余個城市落地應用。
任亮亮介紹,“藍牙道釘在實際應用中受到的干擾因素非常多,例如下雨、夜間的信號都不同,需要死磕難點。我們在其中植入神經網絡算法,可以更好預測和感知信號強度,提高精度和準確率?!痹谑澜缛斯ぶ悄艽髸箷陂g,盡管藍牙道釘受到場館內復雜因素的干擾很大,但識別成功率達到100%。
通過對技術的持續投入和研發,哈啰實現了輸入和輸出效率上的顯著提升,在為用戶更好出行服務的同時,為規?;於ɑA。目前哈啰單車在全國半數以上城市實現盈利。
目前,哈啰研發團隊已經超過1000人,占哈啰總部員工的半數。
哈啰未來:單車可以有夢想嗎
技術至關重要,正如尤瓦爾·赫拉利所說,技術會改變人類的生活,“但是怎樣改變呢?有如此多的不同路徑,我們仍然可以選擇該如何應用這些新技術?!?/p>
對于哈啰來說,未來如何將技術應用于用戶需求和行業發展,更值得思考。
今天該如何定義哈啰?
可以明確的是,哈啰起步于共享單車,卻不止于共享單車。高榕資本創始合伙人張震認為,“一個滿足用戶剛需的產業在不斷發展演進過程中,需要服務提供商在技術和產品上的持續迭代升級,以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p>
今天,哈啰出行以智能技術驅動精細化運營,并不斷豐富兩輪為主的出行生態?!皢诬嚦蔀榱髁炕瘶I務,再去擴展助力車、兩輪電動車租售、換電服務、順風車等豐富業務形態?!?/p>
哈啰積累的出行大數據,也將在未來不斷釋放潛力。2018年,哈啰出行對組織架構進行升級,其中新組建的“中臺部門”實現了“大中臺、小前臺”,所有公司級數據儲存在中臺數據艙內,不同業務部門可及時獲取所需數據,例如哈啰大腦2.0所需的數據即來自中臺。對外數據打通上,哈啰也將與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協同,為未來智慧交通提供大數據支持。
面對5G的商業化落地加速,哈啰出行也在投入研發資源。任亮亮指出5G的高帶寬、低延時將為哈啰的業務進一步提供助力。例如基于5G,哈啰探索端到端的云,讓車和車可以進行通信和聚合,將進一步提升系統的通信與決策效率。在Argus系統中,5G的到來可以支持實時識別每一個端口,配合高精度的圖像識別,實現區域間對端的精準管理。
哈啰3年,技術深植基因中,并推動業務不斷進化。哈啰也已跳出共享單車的圈層,不斷向打造“世界級技術公司”邁進。實現了技術理想主義與產品實用主義的融合共生,哈啰也將更好邁進面向未來的“無限游戲”。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