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退貨、維權難 毒APP的“一錘子買賣”
今年7月,網經社發布了“2019年全國零售電商TOP30消費評級榜”,毒APP由于平臺反饋率、回復時效性、用戶滿意度得分較低,導致綜合購買指數低于0.4,獲得“不建議下單”評級。
近日,網購投訴平臺報道稱,有消費者在毒APP上購買了一雙Air Jordan 7 Retro Barcelona Night,商品收到后出現質量問題,但毒APP卻對其表示,相信是球鞋本身的問題,但毒APP只是一個鑒定平臺,只能盡到檢驗義務,無法退貨。
和訊科技發現,類似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在毒APP發生,在各大投訴平臺中,關于毒APP的投訴層出不窮,其中,“毒APP難退貨”、“毒APP退貨不受理”等情況為高頻現象。
除此之外,有毒APP入駐商家在黑貓投訴投訴稱,毒APP平臺還存在著“無緣由扣除保證金”、“無故取消訂單”的情況。
也就是說,一旦消費者在毒APP上購買的產品出現問題,毒APP不僅不會對消費者進行三包服務,還會扣除商家的保證金,那么,毒APP的“生意經”到底是什么?
天眼查數據顯示,毒APP現任CEO為虎撲體育總裁楊冰,核心服務為“球鞋鑒定”,是致力于為年輕人打造一個交流、展示、分享的自由社區。
毒APP在用戶協議中提到,毒APP及合作方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場所、商品查驗及鑒別服務,因此毒APP并非商品銷售主體。此外,毒APP還稱其不作為交易雙方之任何一方的身份參與交易行為,不對用戶交易履行能力負責,且協議中提到協議的簽署不意味著毒APP為平臺上交易的雙方的行為合法性、有效性提供任何擔保。
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可在毒APP上購買自己心怡的商品,但得不到售后保障,毒APP也不為消費者提供售后服務。
但事實上,作為第三方平臺,毒APP也被曝出“經銷商”的身份,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虎嗅網曾報道稱,毒APP從亞新體育買鞋,并且據亞新體育總經理郭宇透露,“毒APP買的都是試售鞋,比如KB(科比·布萊恩特)的籃球鞋,或者是歐文的球鞋,市場投放量不是很大,是亞新體育上架會很快售空的一些產品。毒APP做預售的時候,價格會比市場價高,所以他們能賣出很多產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毒APP不止一次從亞新體育買鞋。
由此可見,毒APP不僅賣鞋,還存在炒鞋嫌疑。
業內評論人士認為,互聯網時代下的第三方平臺并不少,淘寶、閑魚、拼多多等都在承擔買家與賣家之間的橋梁,雖然也存在一定問題,但都具備有完善的售后服務。對比之下,毒APP難免顯得“野性難改”,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問題重重 毒APP難念“鑒定”的經
除了毒APP的實際業務和條約不符以外,毒APP的核心鑒定業務也并非一帆風順。
毒APP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12日,毒APP累計鑒別數已超過2700萬。曾有媒體計算,毒App上知名鑒定師“weeeellll”平均每天鑒定4851雙鞋,累計鑒定“功績”為180多萬雙。如果按每天工作24小時無間斷推算,平均鑒定1件商品的時間僅為18秒。
短短20秒不到的時間就可鑒定球鞋的真偽,背后的鑒定流程是什么,毒APP又如何保證鑒定的準確性,目前還無從得知,但以平均時間來看,毒APP的鑒定未免太過匆忙。且毒APP鑒定并不透明,消費者無法知悉毒APP鑒定的過程,毒APP能否完全取得消費者信任還有待考量。
今年8月,毒APP宣布與中檢集團奢侈品鑒定中心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球鞋潮品鑒別領域展開長期的多形式合作,致力于提升球鞋潮品鑒別行業規范性和標準化。但目前來看,此舉效果并不佳,“真貨假鑒”的投訴情況如今也一直存在。
從鑒定到銷售,毒APP自身形成了一個閉環,但看似完善的同時,毒APP卻缺少“護城河”,無論是消費者的售后,還是用戶協議,又或是鑒定的流程,都是毒APP繞不開的話題,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決,恐將自食其果。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