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主要做了四件事:
1、向上汽、寶馬、滴滴頒發國內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牌照;
2、公布第三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測試場景增至1580個;
3、為吉利、江淮、中智行頒發首批長三角測試牌照;
4、聯合上汽、華為、中國移動等企業啟動5GAA全球首個5G智慧交通示范項目;
頒發國內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牌照
本次大會正式頒發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牌照,上海成為國內首個為企業頒發該項牌照的城市,獲得示范應用牌照的企業可先行在城市道路中開展示范應用,探索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運營,與開放道路測試牌照不同,示范應用牌照標志著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從技術成熟向市場化、商業化跨出了堅實的一步,不局限于單純的測試行為,開始嘗試功能化的載人應用,智能網聯汽車或將走入普通市民的生活。
此次出臺的《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首次申請示范應用車輛最多可達50輛,滿6個月且運行良好還可追加,產業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走向規模化應用,讓受益的群體越來越大,為此嘉定前期積累了非常扎實的路測數據,開放道路測試安全里程累計超過2.4萬公里,累計測試時長超過1200小時,無任何交通事故,測試結果有效支撐了示范應用牌照的順利發放,形成產業的良性循環。
如果說測試牌照是車企進入“大路考”的通行證,那么示范應用牌照無疑是對“大路考”中優異者的特別肯定,嘉定在改善道路條件、完善基礎設施、加強通信環境,以及數據監管接入等方面均有大量投入,嘉定支持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開展先行先試,取得核心技術的突破,完成自主創新。
第三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公布,測試場景增至1580個
2016年6月,由國家工信部批準建設的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在上海嘉定國際汽車城正式開園,至今累計為70家企業提供1000余天次的測試服務; 2018年3月1日,上海率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并向上汽、寶馬等車企發放了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牌照,隨后在2018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將開放道路測試范圍增至11.1公里;
第三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在大幅延長里程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測試應用場景的豐富性與多樣化。在原有11.1公里的基礎上,新增42.5公里,長度達到53.6公里,覆蓋面積65平方公里,涉及不同類型與等級的道路,測試場景由350個增加到1580個,并將智能網聯汽車的活動范圍伸展至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工業區、商業區、交通樞紐、住宅區等。
開放測試道路路線圖
目前上海已經推動上汽、寶馬、圖森、初速度、華為、仙途智能、上汽大眾、上汽商用車等11家企業獲得了26張開放道路測試牌照,其中9家均在嘉定展開測試,基于嘉定良好的測試環境和服務,車企實現了可持續創新和技術升級優化。比如,上汽集團對車輛傳感器融合技術、決策算法、車輛舒適性等進行了優化;寶馬高精度定位的覆蓋范圍從80%提升至98%,跟車行駛時距及最高車速、車道變更控制精度等都得以提升。
頒發首批長三角測試牌照,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目標
今年9月7日,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車聯網產業發展專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期,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的相關領導,共同簽訂了《長江三角洲區域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互認合作協議》,可以有效規范測試行為,加強檢驗機構協調合作,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研發進程,促進車聯網應用快速落地。9天后,在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全國首批長三角測試牌照便新鮮出爐。
《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二條指明,對已獲得江蘇、浙江、安徽的省級或市級道路測試牌照的申請主體,在符合相應測試評價規程的條件下,提交已開展道路測試的相關報告等材料,經第三方機構評估和推進工作小組審核通過,可按適當的簡易程序獲得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資格。這意味著今后在上海的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上會經常看到長三角其他地區的測試車輛。
長三角測試牌照的發放,進一步推動了三省一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的互聯、互通、互認、互信,避免重復測試導致資源浪費,節約了企業研發測試的成本,大大縮減產品開發的時間,這將極大的促進長三角地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助力長三角地區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引領全球5G通信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深度應用
5G重在應用,其低延時、大容量、高效率的特性與汽車產業的升級需求高度契合,智能網聯汽車在5G的催化下正迎來黃金時代。
在本次大會上嘉定將聯合上汽集團、華為、中國移動等行業翹楚共同啟動5GAA全球首個5G智慧交通示范項目。5GAA是跨國界、跨行業、跨領域的具有權威影響力的產業聯盟組織,致力于探索5G在車聯網通信解決方案中的全面合作,目前涵蓋了全球主要整車企業、電信運營商、通信設備商。
具體而言,上汽將推出搭載5G通信模塊的智能網聯量產汽車,華為憑借過硬的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中國移動提供穩定高效的網絡運營服務,嘉定發揮政府公共服務平臺集聚產業資源的優勢,對道路條件和環境細致評估并極盡完善,確保多方合作的“5G智慧交通示范項目體驗之旅”真正探索出成功可復制的商業模式。
至于嘉定汽車產業自身的發展及野心,嘉定區區長陸方舟也在現場演講中進行了總結。
回顧過去一年嘉定汽車產業的新進展,主要是集中精力做了“四件事”:明確了發展目標,搭建了創新平臺,集聚了一批優秀企業,深化了長三角一體化合作。下一步,嘉定將繼續推動汽車產業特別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在三方面持續加大力度:深度開展測試和示范應用,以更大力度的開放構建產業生態;堅持“開門造車”理念,以更大力度的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提高城市綜合品質。
車云菌獲悉,目前,嘉定區擁有汽車領域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7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國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電動汽車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汽車專業人才2萬多名,上汽大眾MEB、國軒高科等一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AUTO X、東軟睿馳、啟迪運控等一批智能網聯汽車優質企業紛紛集聚。
今年6月,成功發布2.16平方公里“氫能港”集聚區發展規劃,著力打造氫燃料電池和汽車智能化產業高地。目前,豐田汽車整車研發中心和無人駕駛項目、長城汽車共享出行華東總部和智能網聯全國研發總部、復星集團智能制造基地、堀場儀器中國總部等引領性項目已簽約落戶,未來汽車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態勢日益凸顯。
2016-2018年,全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呈現爆發增長態勢,產值年均增速達43.3%;按規劃,到2021年,嘉定將初步形成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基本框架,汽車產業總產出力爭突破9000億元。到2025年,嘉定將初步建成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構建汽車產業向低碳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的新格局,汽車產業總產出力爭超過12000億元。到2035年,嘉定將形成良好汽車生態和智慧級的汽車城市,全面建成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