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隱私安全無小事:繼大數據后,拍照風險也不可不提!
此前有句話說,你不知道網絡那邊的是人是狗。不過現在大數據時代,只要有條件有能力去人肉核查,基本上上網的人沒有任何隱私可言,這可能更多的是在日常的網絡使用中有意無意的點滴遺漏,以及被互聯網公司基于營銷需求而偷摸著收集走的問題。所以大數據挖掘一直是一個金礦,至于能挖到何種程度,現在沒人敢打包票,但后果想想也覺得不寒而栗。
除過大數據挖掘二次利用外,針對于個人來說安全的最大威脅或許是指紋的泄漏,因為現在指紋識別應用場景很多,這是個人安全生物認證的最主要舉措。但在近期的全國性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上獲得的消息,如果拍照時鏡頭距離夠近,“剪刀手”照片通過照片放大技術和人工智能增強技術,就能將照片中人物的指紋信息還原出來。如果這個信息被不法分子有意利用,結合大數據分析上得出的結果,針對于每個人來說就沒有任何安全感可言。
據稱,“基本上1.5米內拍攝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還原出被攝者的指紋,在1.5米-3米的距離內拍攝的照片能還原出50%的指紋,只有超過3米拍攝的照片才難以提取其中的指紋。”
不過有網友對此抱有不同看法,其稱:“現在照片美顏的連皺紋也沒,別說指紋了”。
對此安全警戒,各位怎么看?而且可以預見,隨著更高分辨率,更強拍照表現手機的出現,相信這個指紋泄漏風險的影響因素會越來越重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