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度低迷的方便面市場,重新“沸騰”了。
近日,來自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22家主要方便面企業賣出402.5億份、銷售額515億元,增速3.2%。這一數字在全球排名第一,且遙遙領先于排名第二、賣出125.5億份的印度尼西亞。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方便面市場歷經多年下滑后,首次重返400億份銷量大關。而在此前三年里,中國的方便面消費減少了近60億份。
屬于方便面的黃金時代又回來了?
你多久沒吃方便面了?
中國去年人均吃掉29包!
加班后回家的地鐵上,90后女生倩倩在網上點了青菜、蝦餃、火腿,還有最重要的湯達人方便面。付款后不到一小時,她和配送小哥幾乎同時到達家門口。“我是個很討厭吃外賣的人,煮方便面和麻辣燙一樣,可以加許多自己想吃的食材,超級滿足。”最近加班后的夜晚,倩倩選擇重回方便面的懷抱。
這個中秋節,關于月餅的討論冷清許多,反倒一條“我國泡面市場大幅回暖”的消息登上熱搜,成為話題。
前不久,里斯咨詢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世界方便面銷量達到1036億份,而中國市場為402.5億份,占全球方便面銷量近四成,排名第一。中國已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消費國。
而從人均來看,中國消費水平也不甘示弱,28.75份的數據也遠高于世界人均方便面消費量13.6份。
方便面市場的火熱也體現在各大超市的陳列上。投資界走訪北京朝陽區多家超市發現,方便面均占據滿滿兩排貨架,一眼望去是方便面“三劍客”的天下——康師傅、統一、今麥郎。??
比如康師傅,除了記憶中的經典紅燒牛肉面之外,還有金湯系列、鮮蔬面系列、鍋煮拉面系列等。按照口味來看,僅牛肉口味,就有紅燒牛肉面、老壇酸菜牛肉面、金湯肥牛面、酸辣牛肉面、香辣牛肉面、鹵香牛肉面多種選擇。
事實上,方便面也在悄悄漲價。如今你去超市逛逛,就會發現貨架上售價3、4塊的方便面越來越少了,6、7塊左右的價位更為普遍,有的甚至飆升到了20塊以上。
在盒馬生鮮北苑店,記者發現,貨架上擺放最多的是來自韓國、日本、泰國、越南等進口方便面品牌,包括出前一丁、農心、KOKA、一S、Doll公仔面等。此外,酸辣粉、螺螄粉、方便火鍋等新型方便面也占了一席之地。這類方便面包裝精美,配料可以多達七八種,味道與常見的有些許不同。當然,價格也不會低,大部分都在10元以上。
那些年,方便面神話:
曾暢銷20年,一年吃下400億份
對于90、80甚至70后來說,方便面都曾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在很多人的腦海里,這是一種第一口好吃第二口不錯吃完一桶就決定以后不再吃但一段時間后又會拿起的食物,充饑之外,還頗有些國民情懷。
1958年,從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袋方便面開始,一發不可收。方便面不僅受到日本消費者的歡迎,而且在具有湯面文化的其他亞洲國家迅速躥紅,成為了中國人餐桌上的“國民美食”。
20世紀80年代,方便面才在中國剛剛起步,耳熟能詳的產品有珠海華豐的三鮮伊面、幸運牌蟹黃面、河南南街村的北京方便面、冠生園、美廚方便面等。
方便面長達20年的黃金時代,是從90年代開始的。1992年,臺灣北上的魏家兄弟開發了第一包康師傅方便面“紅燒牛肉面”,一炮而紅,之后統一也進入大陸。那時超市賣場、食品零售、餐飲業還非常少,人們的飲食選擇遠沒有今天豐富。配合大規模廣告攻勢,兩家企業靠方便面拿下內地市場。
此后,方便面在中國的營業額曾有連續18年的遞增。尤其在2000-2004年,方便面銷量年增長達20%-30%以上,紅燒牛肉面曾賣出50億,堪稱當時的超級單品。
然而,寒冬猝不及防來臨。從2013年開始,方便面市場需求驟然減少;2016年,市場需求跌去近60億份,為近15年來銷量最低。不止一家投行調整了方便面主要生產企業的投資評級,并將其標注為“投資前景黯淡”。
彼時人們調侃說,“康師傅和統一從來沒有想到過,打敗方便面的,并不是另一家方便面企業,而是外賣。”
方便面銷量衰落的三年里,正值外賣崛起、補貼獲客最瘋狂的階段,當時外賣市場年增速超100%。據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研究報告《方便面市場消費量的影響因素分析》,國內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費量減少0.0533%。
與此同時,市面上超市、便利店、零食電商等餐飲渠道越來越豐富,方便面漸漸被遺忘。
內外交困,方便面龍頭企業們開始慌了:他們需要給消費者一個重新愛上方便面的理由。
擺脫低端標簽:
一盒泡面25元,網紅小食堂興起
事實上,在整體市場高速增長時,康師傅和統一曾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方便面大戰:在兩家公司火拼中,共消耗掉40億根火腿腸用于購買方便面的贈品。這也被外界看做是2014年兩家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后來證明,低價競爭并不奏效,取而代之的是“產品高端化”,實現對產品價值的溢價。而方便面五年來首次止跌回暖,也主要得益于高端面銷量大增。
2016年起,康師傅開始對方便面產品進行全面升級,推出"黑白胡椒"系列及"金湯"系列、"匠湯"系列、豚骨面。2017年推出"鍋煮拉面"和DIY面系列,定價5元以上,EXPRESS速達面館等高端新品則瞄準追求生活品質的高端人群,鎖定行業競爭。康師傅甚至推出了平均一包售價25元的“超高端”方便面。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也在2017年表示要退出低價競爭的紅海市場。統一旗下湯達人對舊工藝做了改進,料包用高湯熬制,產品單價從3元拉到5元,擺脫以前低端的密集競爭伸向中端線。隨后,統一又推出價格近20元的滿漢大餐,用大塊牛肉替代了脫水蔬菜和牛肉丁。
本土代表性企業今麥郎在2015年就推出了市場第一款FD方便面老爸廚房一菜一面,該產品因創造性地選擇了真空冷凍干燥技術,將炒菜通過凍干技術做成料塊,替代了傳統方便面中醬包、調味包、菜包三個料包調味的模式而獲譽。在此基礎上,今麥郎又在2018年推出老范家速食面館面。
數據顯示,統一方便面5元以上產品占比由2017年的21%上漲至2018年的26%,旗下高端產品湯達人在2018年銷售額同比增長達30%,營收規模超過19億元;康師傅售價較低的干脆面銷售額同比下滑24%,而高端方便面銷售額同比增長10.6%,漲勢喜人。
目前,在整個高端方便面市場中,形成了以康師傅胡椒系列、統一湯達人系列、今麥郎一菜一面系列的“三國殺”。此外,還有白象的湯好喝系列,南街村鮮湯拉面,日清意面、出前一丁、合味道等產品在市場上也表現得可圈可點。
除了這些巨頭企業,線下餐館也在近兩年開始進軍方便面生意。以廈門泡面小食堂為首,上海、廣州、長沙等多個城市都興起了泡面主題餐廳。這些餐廳主打“網紅風”,專賣泡面,每份價格多在15~30元之間,可選擇來自全球各地的泡面產品,搭配火腿、素菜等不同食材。這些泡面主題餐廳借助短視頻等社交軟件,吸引人們前來打卡,而后迅速走紅網絡。
如今,隨著90后、00后成為消費主力,面對強烈的個性化需求,或許再也沒有企業能夠像從前一樣坐享市場了。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