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歲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二十歲要舉行“及冠”之禮,意味著成年和獨立;喜歡武俠的“風清揚”馬云,也在55歲的時候選擇了卸任董事局主席。
早在2013年,馬云把阿里巴巴集團CEO的指揮棒交給張勇時,就直言:“要我回(阿里巴巴)我也不回來,要我回來也沒用。”這次,董事局主席的交接棒還是給到了張勇。
在卸任演講中,馬云提到:
如果過去20年是互聯網公司的20年,那么未來的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30年。
在阿里開創者馬云的規劃里,阿里應該是一個至少要走102年的企業。
20周年慶上,馬云送上一曲搖滾
阿里用沉淀20年的數字化能力,搭建起了一套商業操作系統。這個系統中,各個部門既產生數據,又利用數據,形成一個龐大而豐富的有機循環。
阿里也已經規劃好了30歲的目標——成為搭載20億消費者、1000萬盈利的中小企業、1萬億交易額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平臺。9月10日,在阿里20周年年會上,張勇提到,商業操作系統將成為達成這一目標的巨大助推力。
“我們希望全力推進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建設,幫助我們的企業客戶在完成數字化、新零售的基礎上,從零售走向營銷、走向渠道管理、走向生產制造、走向商品設計、走向品牌建設、走向客戶服務、走向金融服務、走向物流服務、走向數字化的組織運營和云化的IT基礎設施。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我們今天所有的企業才能一起共同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未來。”他在現場表示。
對阿里來說,接下來的十年,將靠這套商業操作系統走得更穩更快。
起家
阿里生于互聯網江湖的草莽時代,發家于電商。
相比于百度做的搜索、騰訊做的社交,阿里的業務模式在當時幾乎沒人看好。外界的疑惑是“這東西怎么賺錢?”。哪怕到了阿里收購雅虎中國,雅虎的內部員工依然在好奇這個問題。
實際上,任何一個電商平臺,本質上雷同于“中間商”的角色。對企業而言,省去中間環節,直接把貨放上來;對用戶而言,直接來買就行。省去中間商,就是平臺提供的獨特價值。
但問題是,在20年前的互聯網初生時代,幾乎沒有任何的信用體系可言。而阿里的生意,本質上正是從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開始做起的。
為此,阿里巴巴當時推出“中國供應商(中供)”服務以及“誠信通”服務,由于互聯網遠不夠發達,員工們就用電話銷售方式拉用戶。
2001年時,阿里巴巴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了100萬。2002年年底,阿里實現了全年盈利一塊錢的目標。早期的阿里憑借為B端商務提供服務,淘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第一塊錢”。
2003年的春天,在馬云位于杭州湖畔花園的公寓內,淘寶網正式上線。阿里的業務模式由B2B拓展至C2C。
這一年,阿里要面對的強敵是當時國內的易趣網,背后金主是eBay。淘寶網上線之前,易趣網已經是國內當時最大的線上購物網站,并且和新浪、搜狐都簽訂了排他性的協議。
在淘寶上線的前夕,易趣網還獲得了全球電子商務開山鼻祖eBay3000萬美元的投資。而2003年6月,僅和淘寶網上線一月之隔,易趣網就被eBay以1.5億美元全資控股。反觀當時作為阿里巴巴全新業務的淘寶網,也只不過獲得了1億元的投資。
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創業公司VS全球電子商務平臺的大佬——雙方的實力相差懸殊。
淘寶網又先后開發了支付寶和阿里旺旺兩款產品,讓其在這場背水一戰的較量中絕地求生。前者解決了C2C模式下的信用問題,后者解決了溝通效率的問題。
2003年10月,淘寶推出了“擔保交易模式”,這使得淘寶網不僅僅是一個集市,更是一個監察者的角色,這樣的模式之下,也迅速積累起了第一批剁手族;2004年,淘寶又推出了“淘寶旺旺”,讓買賣雙方能夠保證即時溝通。
一年鏖戰之后,淘寶網以碾壓的優勢取得了勝利。2005年,淘寶網的市場份額達到了67.3%,eBay易趣只剩下不到30%的份額。同年5月,淘寶網超過日本雅虎,成為全亞洲最大的網絡購物平臺。
2008年,為了區分品牌和個人商家,淘寶網還推出了專注于第三方品牌以及零售商的淘寶商城。而這正是天貓的前身。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淘寶網,至少在國內已經沒有敵手了。
2009年初,現在的阿里掌舵人張勇剛剛接手淘寶商城。雖然那時候的淘寶商城已經發展了一年的時間,但取得的成績很不理想。在張勇接手以前,淘寶商城的團隊只剩下了不到30人。在阿里內部,都視之為燙手山芋,無人愿意接管。
但不得不說,馬云的用人眼光的確毒辣。張勇上任后不多久,就開始謀劃第一個“雙11”。第一年的“雙11”光棍節,淘寶平臺的成交額為5200萬元。
次年,B2C模式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開始全面爆發。淘寶商城也開始獨立運營,并被賦予了全新的名字——天貓。這也是阿里動物園的第一只動物。即便是當下“C2M”、“S2B2C”各種概念滿天飛,但B2C的交易模式依然占據絕對優勢。
把電商的核心體系構建起來之后,從2013年開始,阿里又開始聯合三通一達修建菜鳥物流網絡。進入移動端時代之后,國內的電商市場也變得熱鬧起來,各家的對物流的認知也不盡相同。
在本質上,物流也是用戶服務里的其中一環。想來以“客戶至上”為價值觀的阿里,自然也不允許在物流環節上出錯。
這就像操作系統,并不是非要自己做,完全可以讓第三方的應用加入進來,但前提是,必須要兼容阿里的系統。
阿里做操作系統的大局早已布下,它正在像蜘蛛網一樣向外延伸,這套系統是數字經濟體運轉的基礎設施,在阿里巴巴操作系統上可以運行各種商業應用——電商、物流、金融、文娛、云服務、智能家居、IoT等。它最終希望能夠成為手機操作系統一般,讓開發者在上面形成自己的產品和服務。
這最終是為了能通過這套操作系統,更好地服務服務消費者和商家,在全球,阿里巴巴是少有的能同時走好TO B、TO C兩條路的公司,這也就要求阿里巴巴的地基要足夠牢固。
成長
2009年是阿里的十周年記。這一年,也是阿里云成立的年頭。
前一年,馬云從微軟挖來了王堅。
當時馬云找王堅的初衷很單純——阿里的算力快不行了,你得讓阿里的“氣”重新通暢起來。
由于阿里的業務增長率逐年翻番上漲,阿里的服務器已經不堪重負。
在當時的阿里系統里,所配置的幾乎都是小型IBM(服務器提供商)、Oracle商業數據庫以及EMC集中式存儲。清一色的舶來品,又貴又不好用。
王堅給馬云算了一筆賬之后,告訴馬云:如果仍然依靠這些設備維持阿里的正常運轉,那么阿里離破產也不遠了。
在鋅財經創始人潘越飛為王堅策劃的《在線》一書中,足夠精彩地講述了中間發生的故事。
在阿里云的10年,王堅一度被視為“騙子”。2012年的年會上,王堅走上臺,數次想要開口,但又把話咽了回去。最終,比話先出來的是眼淚。這時的王堅,就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小孩,他說,做阿里云這幾年挨的罵比過去一輩子的還多。
但王堅還是不后悔。
在王堅看來,大數據的厲害之處是把沙子變成了硅。并且深信,當計算變成一種公共服務的時候,所有人的創造力都會被激發出來。創造力是人類最稀缺的資源,同時也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阿里云就像是一次馬云和王堅的對賭,如果做成了,兩家歡喜;如果做不成,馬云連阿里一起賠進去。
但好在,王堅帶著一群“瘋子”,用十年時間沖出了桎梏,締造出了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的阿里云。阿里云已經全面支撐起了阿里經濟體的全局數據存儲和計算,單日的數據處理量超過600PB。
阿里云的成功,不僅僅是讓阿里系統呼吸順暢那么簡單,在AIoT時代下,All in Cloud也成了必然歷史進程。在IDC最近發布的《全球云計算IT基礎設施市場預測報告》中顯示,2019年全球云上的IT基礎設施占比超過了傳統數據中心,成為市場主導。
云計算的能力用“恐怖”形容也不為過。以現在的運算能力,如果阿里要在海外再造一個淘寶或者天貓,或許只需要兩三月的時間。盒馬App更是僅用了4周時間,就完成了從研發到上線。
王堅和阿里云,也為阿里注入了“2B”基因的第一劑猛藥。
在阿里生態里,螞蟻金服又是不得不說的部分。
螞蟻金服的前身正是伴隨淘寶業務而生的支付寶。直到10年之后的2014年,支付寶才被拆分成獨立的公司運營,并改名為螞蟻金服,支付寶成為旗下核心產品。
螞蟻金服于阿里生態的意義,無疑是在支付上全面打通了B端和C端的連接。
根據Trustdata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螞蟻金服旗下核心產品支付寶App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了6.8億,是全國第二大超級App。艾瑞咨詢在今年Q1的統計中顯示,支付寶的市場份額為53.8%,占據絕對的上風。
如果說在2C的領域,支付寶和微信還在互相纏斗,那在2B領域的服務上,支付寶無疑繼承了阿里完美的2B基因。
阿里生態商業操作系統的核心部位也已經建設到位,幫助品牌在全域的運營上帶來了巨大想象力。
張勇曾向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描繪了阿里生態系統的場景,并告訴他:
“天貓可以賣衍生品、支付寶可以做會員體系、餓了么可以送外賣、盒馬可以幫助星巴克從寫字樓場景進入社區場景。”
最終選擇加入阿里生態的星巴克,迅速打開了外賣局面。
目前,通過阿里巴巴旗下外賣平臺餓了么,消費者最快不到19分鐘就可以喝到星巴克咖啡,3000家門店已經接入,同時,在雙方的戰略合作中,會員體系也已打通。
未來
在去年阿里巴巴的年會會場,就有48家子公司到場“簽到”,涉及到的領域包括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文化娛樂、金融科技、技術服務、物流服務、健康業務等。這些子公司就好比阿里商業操作系統的“原生應用”。在阿里的戰略合作伙伴中,還能看到阿里、微博等“預裝應用”。
而作為開放的生態平臺,阿里也已經接入了包括商家、零售服務商、物流合作商、金融合作商、內容合作商、營銷合作商等各個領域的“第三方應用”。
實際上,阿里用20年時間搭建起的這套商業操作系統,最終的本質還是回到了阿里的價值觀: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生意不難做,不僅是說把企業的貨賣到個人手中的單一線條那么簡單。更是要把企業和企業、企業和個人、個人和個人高效地連接起來。無疑,現在的阿里已經做到了。
未來,阿里巴巴的商業操作系統將更加順暢地運行,阿里巴巴沉淀了20年的數據化能力將全面釋放,大數據將成為引領商業變革的基礎,買衣服將像點外賣一樣下單三十分鐘即可到達,各個商業行為將更高效,具有更好的用戶體驗。
就像馬云在卸任演講中所說,阿里的使命、愿景、價值觀的核心都跟解決社會問題有關。阿里永遠都不是一家只掙錢、又平庸的公司。
阿里二十及冠,也只是剛成年而已。馬云說,自己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江湖重新開始而已,那么對年方二十的阿里來說,亦是如此。
江湖之上,還有馬云,也有阿里。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