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已經十年,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陷入了營收增速持續下滑和變現困難的困境中,二季度良好表現的財報也掩蓋不住微博焦慮求變的心。
推出“綠洲”,微博或許是想復制Facebook在Instagram上的成功,但這條路似乎并沒有那么好走。
自上架以來,“綠洲”就風波不斷,抄襲、下架、被罵、重新上架,微博的求變之路一開始就充滿坎坷……
“綠洲”上架,風波不斷
9月2日,“來去之間”(新浪微博CEO王高飛)在微博上更新了一條動態,但動態來源顯示為來自于“綠洲”APP,該微博動態中還附上了“綠洲”APP的下載鏈接。
在下載頁面,可以看到這款新APP的slogan為“發現美好世界”,產品定位為“年輕人的生活時尚社交平臺”。
微博開發的一款新社交APP——“綠洲”也就此浮出水面,并立即引發了一輪話題和安裝熱潮。
背靠微博這個大平臺,采用邀請碼方式注冊登錄的裂變策略,“綠洲”APP的下載量急劇增長,在9月3日已經登頂應用商店社交榜第一名。
但“綠洲”的成長之路似乎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坎坷”。
9月3日,“綠洲”出現了服務器崩潰,無法注冊登錄、修改昵稱和搜索功能異常的情況,網友也給予了理解,畢竟是一個新的APP,畢竟下載量太大,情有可原。
但在9月4日,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了,“綠洲”APP因logo涉嫌抄襲而被下架。“綠洲”官微也發文稱:為保護版權,現在綠洲已進行臨時下架處理,同時啟動內部設計流程核查工作,并跟相關設計方聯系解決版權問題。
9月6日,“綠洲”在LOGO換新后重新上架,但新版的LOGO依然遭到網友群嘲,“不過是多加了幾根仙人掌罷了。”
修改前后的綠洲Logo
9月7日,“綠洲”上的水滴和活躍值系統又出現了問題,一些用戶在使用時發現部分功能無法正常使用。
另外,“綠洲”的“微博同步”功能讓部分網友無法接受。許多使用了“綠洲”的網友表示,在沒有經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微博上的內容就被同步到了綠洲上。
不過,“綠洲”被吐槽最多的地方,還是其對instagram和小紅書風格的模仿。有網友評論到“明明是新的APP,卻在上面找到了小紅書和instagram的熟悉感覺。”
無論是從頁面的整體觀感上還是點贊、轉發、評論等功能的設置上,“綠洲”和小紅書以及instagram的風格都高度相似。
“綠洲”與instagram以及“綠洲”與小紅書的對比圖(圖片來源:IPRdaily)
針對這些問題,“綠洲”官方微博的多條回應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我們是新產品,我們還在內測,我們會不斷修復,希望大家多包容。”
如果只看“綠洲”這個產品,很難想象得出這是由微博推出的,因為無論是從LOGO、頁面還是后臺技術支撐上,“綠洲”都更像是一個匆匆拼湊起來的產品,而不是微博這樣一個具有強大實力和成熟技術的互聯網公司應該做出來的軟件。
一些媒體分析,微博之所以倉促之間推出“綠洲”,是為了抓住小紅書下架的“空窗期”,在小紅書重新上架之前搶占這一部分增量用戶。
這樣的分析也不無道理,但倉促推出“綠洲”背后,其實折射出微博背后更為本質的一些問題。
微博的困境與焦慮
8月19日,微博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財報。數據顯示,Q2微博凈營收4.318億美元同比增長1%,歸屬于微博的凈利潤為1.030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409億美元。
雖然在凈營收和凈利潤上并沒有太多亮眼表現,但是微博在另一組關鍵數據的表現上卻很突出。
Q2財報顯示,截至6月,微博月活躍用戶達4.86億,環比增長2100萬,日活躍用戶也比上季度增長800萬至2.11億,雙雙創下四個季度以來最大增幅。其中,月活躍用戶數的移動端用戶占比高達94%。
對于微博這樣的社交平臺而言,某種程度上MAU和DAU的數據表現要比單純的營收數據更重要,因為這體現出平臺持續造血的可能性。
第二季度MAU、DAU的突出表現,也使得微博的股價在財報發布后大漲了14.1%。
但這并不能掩蓋微博自2018年以來就一直面臨的焦慮和擔憂,增長乏力、變現困難、股價下跌等問題一直是懸在微博頭上的“達摩斯之劍”。
2019Q2的財報還顯示,微博第二季度廣告收入3.71億美元,同比增長0.2%,增速是其上市以來的最低值。增值服務收入6118萬美元,同比增長8%,較上季度同比增速下降16個百分點。
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微博的營收增速就不斷下滑,到2019Q2財報發布時,已經從2017年Q4的77%下滑到了7%,連續七個季度下滑。
與此同時,微博的股價也也想坐了過山車似的一路下跌。當前微博的股價為50美元左右,而在2018年初,微博的股價最高曾達到了140美元左右。
來源:同花順財經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微博在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并沒有找到除了廣告業務之外的其他主要營收增長點。
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社交產品的發展一片“欣欣向榮”之時,微博卻發現早早出發的自己可能已經不知不覺陷入了困境中,急需找到一個廣告營收以外的新“綠洲”。
不斷嘗試的求變之路
實際上多年來微博也不是沒有嘗試去改變,去尋找新的營收增長點,但幾次大的嘗試似乎都不太成功。
2013年,短視頻開始興起的時候,微博投資了秒拍的母公司一下科技,從2013年7月到2016年11月,從B輪到E輪,一下科技的融資微博都有參與。
和秒拍的合作使得微博一定程度上補上了在短視頻這一塊的短板,雙方的合作也不斷升級,微博上的短視頻內容基本都是來自秒拍。
但就在此時,秒拍卻因內容低俗問題,被國家網信辦依法處置下架整頓,而且處罰規定為“無限期下架”。
這個打擊是致命的,在短視頻風口正盛的階段,下架就意味著要錯失風口的黃金發展期。抖音、快手、微視等都在此時快速發展,抖音的日活用戶更是突破了三億。重新上架的秒拍發現自己已經掉隊,微博也因此錯失短視頻風口。
2014年開始,微博和今日頭條也有過短暫的合作,試圖通過頭條的信息流渠道來覓得新增長點,但兩個平臺屬性上的本質沖突導致其合作注定不會長久。
2018年1月18日,今日頭條官方頭條號發布了一則公告,禁止推廣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臺賬戶,觸犯規則或對賬戶進行扣分和禁言處罰。這也宣布著微博與頭條的合作關系徹底結束。
不過雖然微博在這些嘗試上并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但其卻在“社交媒體”的打造上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優勢。
通過對泛娛樂內容的持續深耕,微博持續擴大實時熱點討論優勢,強化社交互動,有效提升了用戶時長。
前一段時間的周杰倫粉絲和蔡徐坤粉絲微博打榜為偶像爭榜首的事,很快就成為熱門話題,短短幾天內就吸引數億人參與,也從側面顯示出微博在熱點和話題制造上的影響力。
另外,微博開始重視私域流量。通過搭建視頻社區,并且利用算法技術,將流量集中分發給優質的視頻創作者,在帶動了博主們創作熱情的同時也給用戶提供了新的短視頻消費場景。
Q2財報的數據也表明,微博在“社交媒體”的打造上還是卓有成效的,并且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護城河。
既然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自己的核心優勢,那么微博也在考慮利用這個優勢實現營收變現上的突破。類似于小紅書、ins這樣的兼具社交和電商屬性的社區社交電商平臺就成為可能的突破點。
而在小紅書下架期間匆匆推出的“綠洲”App,或許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不難看出這款和小紅書、ins高度相似的產品的“帶貨”野心。
據財新科技的消息,新浪微博研發部內部人士也表示,“綠洲”是新浪微博基于已有業務去做的獨立產品,很多商業模式在之前已經被驗證,在流量起來后,“綠洲”或將成為一個很好的“帶貨”平臺。
是“綠洲”還是“沙漠”
微博目前遇到的困境,在國外知名社交平臺Facebook身上也出現過,但Facebook通過Instagram實現了天花板外的二次崛起,彌補了其在廣告營銷和商業變現上的不足。
據刺猬公社的消息,截至2018年6月,已經有超過2500萬商家入駐Instagram,約有71%的美國商家都有Instagram賬號,Instagram在2018年的總收入超過60億,并計劃在2019年達到140億。
Facebook在Instagram上的成功給了微博很大的刺激,微博推出“綠洲”很難說不是要復制Facebook的成功經驗。
實際上,除了營收上的突破外,微博如果能夠將“綠洲”做好,使其生于微博而又區別于微博,對于微博平臺本身的用戶體驗來說也是一個好事。
近幾年迫于營收和變現的壓力,微博中的廣告越來越多,各種雜亂的信息充斥其中,廣告、熱門微博和正常微博交錯在一起,限流、僵尸粉、自動關注和垃圾私信等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大大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人們發現,微博已經從一個社交平臺逐漸變為一個追星的工具和圍觀八卦的地方,很少有人再愿意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生活。
“綠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微博上商業化和用戶體驗的平衡。微博可以通過減少商業化痕跡不斷改善用戶體驗,留住龐大用戶群并向“綠洲”導流,而“綠洲”可以負責微博的商業變現部分。
但從“綠洲”推出以來,用戶和媒體的反應來看,微博的這次“求變之路”可能會走得比較艱難。
首先,既然打算在小紅書下架期間推出“綠洲”,那么以微博的實力和技術能力來看,完全可以在技術支持和用戶體驗上做到更好,如今“綠洲”風波不斷,反而讓人覺得小紅書做的更好,這恐怕不是微博希望看到的。
其次,“綠洲”如何區別于ins和小紅書。我們不難理解微博想再造一個中國版ins的野心,但是如果“綠洲”沒有自己明顯而獨特的風格,用戶為什么要選擇放棄使用ins或者小紅書而用“綠洲”。
最后,即便“綠洲”通過不斷改進用戶體驗留住了大批用戶,那么如何在與小紅書、nice、ins等類似的軟件中競爭勝出,也是一個難題。
“圖片+社交”的變現路不好走,中國版Instagram也沒有那么好“復制”,“綠洲”如果不被用戶買賬,就會變成無法帶來營收的貧瘠“沙漠”。
不過,盡管“綠洲”風波不斷,但微博這條突圍求變的路或許是正確的,怎么把這條路走好,才是微博接下來真正要面臨的難題。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