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犀牛娛樂,作者 | 工藤,編輯|樸芳
天眼查數據顯示,9月11日,快手的運營主體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出現變更,新增電影發行、電影制作。
犀牛娛樂聽聞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666,快手老鐵這是要進軍影視行業了啊。
雖然畫風有些奇怪,但仔細一想不是沒有可能,影視行業對于互聯網公司一向具有吸引力,而互聯網公司踏足影視行業的門檻較低,BAT、視頻平臺、各類網站都曾成立過影業,投過電影。作為短視頻領域的大佬,快手自然也不甘示弱。
短視頻與影視行業本就淵源很深,同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短視頻用戶與電影觀眾重疊度高,因此短視頻也成為影視營銷的新陣地。
而不同與以往只是在下游做營銷推廣工作,快手新增電影制作發行,釋放的是想往影視上游進發的信號。
短視頻興起不過兩三年時間,就已經爆發強大的市場潛力。不僅極大地搶占了國民娛樂時間,而且重塑了娛樂行業的格局,包括影視行業。
影視行業的營銷陣地開始向短視頻傾斜,在2018年最為明顯。
據統計,2018年票房TOP50的電影中有41部在抖音上有官方運營,其中《前任3》、《復聯3》和《后來的我們》的抖音視頻累計播放次數分別為21億、18億、14億。《一出好戲》和《碟中諜6》則將短視頻主陣地放在了快手,傳播量也很可觀。
短視頻之所以得到影視營銷的青睞,在于海量用戶和下沉市場。據最新數據顯示,抖音的日活超過3.2億,月活突破5億,快手在最新的“2019快手內容生態報告”中也公布了其日活超2億,月活突破4億。
而眾所周知,快手牢牢地占據了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這部分增量消費群體是影視營銷非常重視的。
成為影視營銷重鎮之后,抖音趁熱打鐵,今年在這方面的投入更專注,盡力拉攏影視公司進行合作。4月份,抖音與安樂影業、萬達影視、光線影業、阿里影業、新麗電影、英皇電影6家影視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主要放在音樂推廣和內容宣發上。
快手目前在影視營銷上沒有更大的動作,但進軍影視上游暴露了快手的野心。在短視頻領域“雙寡頭”的局面下,快手試圖趕在抖音前面,通過切入上游以取得主動權。
如若快手開始投資電影,這將吹響短視頻第一次進攻影視上游的沖鋒號角。
快手準備上市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據彭博社報道,快手計劃于明年2020年赴美IPO。此時快手的一舉一動,很難不與上市掛鉤。
今年,“佛系”的快手突然開始發力,被抖音趕超的危機感促使快手不得不有所行動。快手定下目標,宣布明年春節前要達到3億DAU(日活用戶數量),商業化營收目標達到150億人民幣。
對于快手來說,要實現這個目標還是有很大的壓力,因為快手的廣告變現水平遠低于抖音。據36氪估算,2018年快手的廣告收入僅為20億人民幣左右,不足抖音的20%;2019年快手的廣告增速很快,但仍然很難超過抖音的25%。
快手目前主要營收點是靠直播,快手老鐵們的直播帶貨能力非常強,據36氪報道,2018年快手的直播用戶滲透率高達60%以上,直播付費滲透率也高達近20%,2019年直播打賞收入將不低于100億人民幣。
直播之外,快手還需要尋求其他的盈利增長點,于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快手先后重啟A站、投資知乎和十字星動漫,并孵化鴨蛋、喜翻擴充產品生態和變現方式。
而在最近的融資中,據傳騰訊將以最多15億美元投資快手,投后快手估值將達到260億美元。此輪融資之后,騰訊與快手主要方向是在游戲上。
快手加速商業化被視為上市的前奏,快手必須向投資者證明模式的盈利性。此時快手進軍影視行業,也有為上市講好故事的意味,為赴美IPO增加了一道籌碼。
快手投資電影或許搭乘上騰訊這艘巨輪,雖然騰訊控股快手、將其全面并表的可能性較小,但在業務上加深合作還是有很大可能的,騰訊旗下有騰訊影業、企鵝影視,加之閱文收購的新麗傳媒都已在影視行業站穩腳跟,快手有望在騰訊系影視投資中分一杯羹。
即使快手不依賴騰訊,基于其在文娛行業的明星地位和商業價值,也會有影視公司愿意與之合作,給予快手一定的投資份額。
以參投、聯合出品為主的互聯網公司的普遍特征,騰訊影業、阿里影業都曾押中過爆款,快手有先例可以效仿。投資電影這條路如果能夠走得通,對快手的估值將有所推高。
目前快手只是在經營范圍內增加了電影制作和發行,未來很可能會單獨成立影業,有專門的人進行電影方面的運營。
并不稀奇,外行的互聯網公司如電商、手機商、社交平臺等成立影業的比比皆是,小米影業、58同城影業、聚美影視、當當影業、蘇寧影視、陌陌影業等都是看起來有些畫風奇怪、卻真實存在過的影業。
對于這些資本雄厚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進入影視行業并非難事,因為互聯網公司投資一般是用流量資源加資金的模式,所以片方愿意和這類公司合作,開放少量份額,這樣還能節省預算。早年視頻網站孵化出來的合一影業、愛奇藝影業、企鵝影視,遇到好項目都會先參投,掛個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的title。
但不是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能做好影視,因為各家進入影視行業的目的不同,有的是看到電影市場票房井噴跟風投資,有的是以電影為媒介進行品牌營銷,最重要的是獲取用戶。
因為不具備內容制作基因,外行對項目的預判有很大的差別,不少互聯網公司都“折戟沉沙”,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大部分影業在草草投資幾部之后都沒了音訊,如當當影業、陌陌影業更是只拋了個頭,之后再沒露面。
由此可見,項目眼光很重要,這也是快手進軍影視上游面臨的巨大考驗。此前快手作為影視營銷陣地,雖有成功案例,但真正自己去投資、出品就是另一回事了,需要有專業的指導和敏銳的市場嗅覺。
不過快手投資電影有個優勢是能和平臺深度融合,類似貓眼、阿里影業出品、發行的電影能在購票平臺上享受紅利,快手的電影也能在自家的短視頻平臺上得到很好的宣傳和傳播。
總之,快手投資電影還是挺有想象空間的,畢竟這是第一個短視頻進軍影視上游的案例。如果快手真的實踐了,那么抖音還會遠嗎?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