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11日-14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廣州市人民政府等相關部門做指導,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廣州國際新能源、節能及智能汽車展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展覽館舉辦。
期間,由車云網和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舉辦,電動邦聯合主辦的“新生態新勢能——2019新能源汽車大會”于9月12日-13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三層舉行。本次大會以”新生態 新勢能”為主題,邀請業內重量級專家及企業大咖參會,將圍繞”后補貼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生存之道”、“智能充電的大賽道”、“新能源的氫趨勢”等話題分三場進行討論,共同探討新生態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之道。
論壇期間,威爾森新能源高級咨詢顧問田偉東以“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市場機會探索”為主題發表了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威爾森新能源高級咨詢顧問田偉東
感謝主持人,感謝主辦方給予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關于新能源汽車的一些觀點。
目前來汽車行業是比較艱難的狀態,不管是銷量還是實際成交表現上,新能源市場來說,雖然一直保持增長,但是各家企業壓力也比較大,特別是今年一直以來作為推動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點因素之一,補貼大幅度下滑。所以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更多是想跟大家探索在后補貼時代,我們如何尋找一些新的機會。
在這之前我們先一起回顧一下2019年整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這是2016年的情況,新能源一直保持發展,純電動2019年1-7月,達到8:2,純電和插電之間的比例。2019年的分月度走勢,補貼對于新能源行業影響很大,特別6月份,大家為了趕補貼退坡期結束前,集中去開票。這也是提前透支一部分下半年的銷量,8月份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是加上插電混動一起,實際零售量還是負的,下半年新能源行業壓力還是比較大。
細分市場表現,今年來說有比較大的變化,往年A00級市場占比非常高,從44.2%,到2019年降到18%,怎么理解這事?也可以理解是政策推動,原來A00小車,把續航做到250km可以拿很高補貼,是賺錢的產品。隨著補貼不斷降低,A00市場越來越難拿到補貼,大家悄悄轉向另一個市場,A級市場做網約車,A級車又增長了。從右邊1-7月份月度情況來看,變動波動比較大,未來我們覺得目前依舊是政策主導,接下來變數還很大。
我們再看分產權歸屬分析,一直以來新能源行業和燃油車最大不同,單位用戶一直占到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2019年,單位用戶首先超過個人用戶的比例?,F在是6:4的狀態,為什么?因為補貼起到關鍵作用,1-6月份,這是單位用戶的銷量,這兩個月單位用戶集中開票,同比暴漲。接下來我們再看企業的表現,目前表現最好的是比亞迪,今年來說比亞迪同比增長3倍,表現非常突出,繼續擴大和第二名之間的優勢。同時比亞迪中,我們發現表現最突出的是元EV,今年上半年做成功的改款,內飾、續航、配置都有很大提升。元EV現在叫做占牌神器,同時搶了很多A00小車市場。還有MODEL 3的表現。
新能源市場競爭格局,主要重心以400公里續航里程,縱橫是10-15萬。我們再看一下差異化競爭,最明顯是MODEL 3,價格很高,銷量也遙遙領先。廣汽是大于500公里的續航,未來大家可能會推出這樣的產品,但是廣汽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蔚來ES8,這款車飽受爭議,但是產品定位做這么高位置,靠服務和先進的理念,贏得這么多顧客認可,還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我們再看插電混動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個人用戶為主,今年單位用戶有一定增長,我剛剛反復提到網約車作用比較大,杭州上汽榮威很多車型做網約車。上汽大眾和比亞迪表現一直比較好,今年一下子上汽大眾到第三名。吉利汽車,有燃油版本,插電、純電,全面發力,吉利汽車未來也有很大成長。
插電混動市場格局,寶馬5系和PHEV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唐PHEV已經和合資品牌展開正面競爭。20萬以上的區間,很難一款自主品牌車型和合資車型正面競爭,新能源領域我們看到了,也給我們自主品牌一些希望,未來我們品牌向上,看到了一些希望,同時給合資品牌更多的壓力。
成交價趨勢來看,今年年初我們跟很多車企做過交流,大家都問今年成交價會不會上升?特別是補貼退坡后,會不會讓消費者買單,從實際表現力看,不但沒有漲反而下降。
特別今年6月,插電混動產品,因為又趕上國五、國六切換,平均市場價降3%,純電產品退坡幅度更大,但是價格也沒有漲,降1.5%,很多廠家現在都在等,硬抗著。
我們了解有的廠家近一兩個月商務政策有一定調整,開始一定幅度上漲,未來怎么走,看每一個廠家自己在新能源領域的戰略。
成交價價格段分布,A00小車市場有比較大幅度下滑,純電動集中10-15萬,插電混動主要是大車,B級車,帕薩特、唐比較多。從城市分布來看,TOP10城市中,新能源限牌城市銷量占比逐年下降,2019年為43%。
我們回顧一下補貼退坡政策,首先從一開始有這個政策,到2019年的時候,有十年歷程。2010年發布開始試點信息,2013年正式推幾個區域做示范,規定補貼退坡機制,到2014年的時候,發現推廣并不是很順利,所以很快把補貼退坡做減緩,2015年規定、2016年到2020年都規劃好了,2017和2018年發展過程中,感覺有一點粗放之前定的規則,又進行兩次大幅度調整,2019年大家比較熟悉的這一次很大幅變化,發展歷程十年,國家在根本市場變化時刻做調整,這一次續航里程、百公里電耗、能量密度,補貼標準大幅度下滑。技術門檻有很高提升,這樣下來企業壓力很大。
這么大壓力下,廠家怎么做的?
時間段三個:一是過渡期為中心,過渡期前、過渡期后,每一個廠家戰略分四種,第一種持續保價,不管補貼怎么變,終端成交價不變。過渡期前漲價,還有就是看市場變化,在底下低調的做一些應對。
這其中我給大家舉一些例子,比如說這是帝豪EV,持續保證售價不變,紅色是成交價,非常穩定。小鵬G3補貼過渡期前開始漲價,操作非常漂亮,提前做一些應對,為了后面產品升級,但是在車型切換的時候,價格沒有漲,反而有一點下降,這是有一點疏忽的。
領克01,雖然過渡期后官方宣布漲幾千塊錢,但是實際成交價往下走。綜上來看,所有廠家都在不同時期公布漲價策略,但是都是試探性看消費者反饋,實際上終端表現沒有漲上去,大家都在抗。
新能源車確實不賺錢,未來機會點是哪兒?
第一點是網約車,A級市場占比非常大,網約車是很重要的因素,未來每一個政府也在推進網約車新能源化發展,我個人認為其實在新能源發展中,從公共交通事業的起步,再推向私人市場,這是比較合理的一種方式,因為通過出租車、網約車新能源化可以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比如說充電樁的發展。
單位用戶,抓住新能源網約車爆發機會,整個緊湊型市場,1-6月單位用戶占70%,單位用戶一半以上都是網約車。網約車發展過程中,未來不能簡單粗暴的改變,就把這件事做成?,F在我們到第三階段了,前面是自駕車粗放式自己注冊網約車,現在逐漸合規化,有一些租賃公司。到第三階段,網約車平臺和車企進行深度定制,滴滴明天會和車企推出定制車型,使用成本都比現在的車型低,如果拿老車型改的話其實沒有競爭力的。
對于私人用戶市場,不同燃油類型,最主要購車人群在30-35歲區間,純電動車中,老年人買純電動占比更高,B級車細分市場,像MODEL3的車,30-40歲之間,這是最主要的,占比最高。
我們也可以發現,微型轎車60歲以上占比更高。一線城市主要賣B級車,三線城市主要賣微型轎車。
我們找一下相互關系,我提出兩點機會:一是對于一線城市來說,一定要抓住消費者升級換代需求,對于這一部分人來說,大家買新能源車,家里面肯定有車位。有車位的人,家庭條件已經買了一臺燃油車,如果讓他升級換代,換15萬塊錢新能源車,肯定不樂意。這時候我為什么一直說MODEL3在中國市場有非常大的機會。
二是對于三線城市,抓住家庭第二輛代步車。同時三線城市老年代步車市場,老年代步車是未來非常大的機會,我也持同樣的觀點。
商業模式,電池回收,現在時間點,并沒有受到廣泛的關注,但是這件事會逐漸的凸顯出來,當純電動車電池開始退役的時候,電池回收的問題一定會凸顯出來?,F在513、811做電池回收其實有利可圖的,并不是虧本的事。還有電池成本控制方面,現在電池成本占整車成本1/3。關于充電方面,我自己也開新能源車,我手機上七八個不同充電樁APP,自己充電起來不太方便,包括充電時間比較慢,比如說我拜訪客戶的時候,突然行程有一些變化,原來計算非常準的行程,現在必須再充一次電才能滿足,這就是比較大的困擾,又要趕時間,如何節約資源,利用好私人樁的資源,打通這兩邊,這是未來的趨勢。
上面的很多分析,都是來自我們綜合分析系統,系統中有各種不同維度數據整理,歡迎大家后面做試用申請,再次感謝主辦方提供的機會,我們威爾森會持續在新能源領域做專業的研究,爭取幫助整個汽車行業和在座各位廠商快速的發展,最后祝大家中秋節快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