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營銷新概念,其實古代營銷鬼才早就用過了。
作者:撒野的愛帝鵝
來源:微信公眾號“撒野的愛帝鵝(ID:self-zhe)”
?
KOC、MCN、圈層社交\私域流量、私域電商……
營銷新概念層出不窮,今天的營銷人為了做好廣告,可以說是熬禿了頭。
不過這也不算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現(xiàn)象,我們的古人在做廣告這件事上也是蠻用力的
據(jù)北魏散文家楊炫之記載,北魏河?xùn)|劉白墮,為了給自己的酒打廣告,做了一次事件營銷性質(zhì)的產(chǎn)品測評。他在酷暑天氣將自己的酒放在陽光下暴曬十天,酒的風味居然一點不減。
這次的測評非常成功,他的酒也變得遠近聞名。
原文:
河?xùn)|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晞,以甓貯酒,暴于日中,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醉而經(jīng)月不醒。京師朝賁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蹤于千里。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名騎驢酒。
曹操出身不好,年輕時風評也不太好,入仕前的曹操被很多人看不起。為扭轉(zhuǎn)自己的負面形象,曹操便借想去找許劭主持的“月旦評”來評論他。
“月旦評”是東漢末年由汝南許劭和許靖兄弟二人主持的一項活動,主要是對當時的人物或詩文、字畫等發(fā)表評論,常在每月初一發(fā)表,所以稱為“月旦評”或者“月旦品”。這在當時算是一個非常有公信力的大IP了。
曹操找到許劭,經(jīng)過一番努力之后終于得到許劭“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自此聲名大噪,不久后他就藉此被舉為“孝廉”,在首都洛陽做官,算是正式出道了。
據(jù)《戰(zhàn)國策.燕策》記載: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賣馬的商人生意特不好,于是他找到了大名鼎鼎伯樂來給自己做廣告。
伯樂也不用干啥,只要在經(jīng)過馬群時,多看兩眼,假裝對那些馬蠻有興趣的樣子,演演戲就能拿錢。伯樂想這來錢也夠快的,不干白不干,于是認認真真配合演了一場戲。
果然,KOL還是很有用的,這筆站臺費沒白花,馬的價格馬上翻了十番,伯樂也開心拿到了自己的酬勞。
原文: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楊玉環(huán)喜歡梳妝打扮,玄宗還在華清宮專門為她建造了供她梳洗的端正樓。柳葉眉、淚妝等都引領(lǐng)了當時的妝容流行風潮;除了面部的妝容,貴妃喜歡的金步搖、簪花等也成為當時的流行。
貴妃喜歡“奇裝異服”,顛覆傳統(tǒng)審美,喜歡穿胡人的窄衣裳、小頭鞋履等,使得當時的貴族和平民都爭相效仿。
蘇軾一生仕途十分不順,多次被貶。但是蘇軾又是一心大、特灑脫的人,貶到哪兒他就吃到哪兒,跟玩兒似的。他在黃州發(fā)明了東坡肉、東坡餅、東坡羹,在江蘇鎮(zhèn)江發(fā)明了東坡豆腐,在四川發(fā)明了東坡肘子……
除了發(fā)明美食,他還喜歡隨手為美食寫下贊詩,可說是有才又高產(chǎn)。
相信“三碗不過崗的酒”并無特別,但對于那些對自己酒量盲目自信的人來說,這句文案簡直就是在挑釁。挑動了消費者的心,他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付錢呢?
李白也曾為酒寫過神文案: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喝完這蘭陵酒,客人便會流連忘返。
古代的文案大神們?yōu)樽鎳纳缴剿⑼づ_樓閣都寫下不少神作,如今的五星級風景區(qū)都應(yīng)該給他們結(jié)下文案費。
李白在世時候就已名揚四海,當時的名士都想要見見他。據(jù)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汪倫是李白的仰慕者之一,為了請到李白,他便寫信騙李白說有一個桃花十里的地方,有萬家酒店。
李白好酒好游,順利被騙到桃花潭。到了目的地,李白才發(fā)現(xiàn)被汪倫給忽悠了。桃花潭不生桃花,所謂的萬家酒店,也只是因為老板姓萬而已。
被騙的李白倒也沒有生氣,留下千古友情詩《贈汪倫》。
早在唐宋時期,商人們就深諳戶外廣告的效力,除了掛上招牌之外,他們還會特別裝飾門樓、甚至放上燈箱來吸引路人進店消費。
據(jù)《東京夢華錄》:凡京師酒店,門前皆縛彩樓歡門。《都城記勝》:汴京洲南一帶,酒店皆結(jié)彩棚。逢年過節(jié),彩樓歡門也都會重新裝飾,像極了今日圣誕、新年的商場。
(圖片來清末民俗畫家周培春)
唐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廣告招牌”,在《清明上河圖》中,僅汴梁東門外附近十字街口,就有各家商店設(shè)置的招牌、橫匾、豎標、廣告牌等30余塊。
到了明清,商家都擅用符號來標志自己的產(chǎn)品。從周培春所繪制的“幌子圖”(幌子:舊時掛在店鋪門外高處,表明店鋪性質(zhì)的標志)也可以看到,古代商人基本是賣啥掛啥,頗有今日櫥窗展示的意味,簡單直接,讓消費者一眼就能明白。
同時,個人品牌也成為流行,如圖中的“王氏收洗”,人名成為品牌名。近現(xiàn)代的張一元(茶樓)、張裕(酒業(yè))、王老吉(醫(yī)藥)、馬應(yīng)龍(醫(yī)藥)、王致和(食品)、王麻子(菜刀)、王守義(調(diào)料)等也都如此。
每年的雙十一、618都有巨額成交,消費者被直播視頻里店主的賣力的叫賣情緒感染到,都會失去理智地下單。
在沒有網(wǎng)絡(luò)的時代,商人也精準洞悉了消費者的心理:既然你看不見我,那我就到你身邊去叫賣。這種時候,都是小孩子比較“上當”,打著滾兒也非買不可。
?
作者:撒野的愛帝鵝
來源:微信公眾號“撒野的愛帝鵝(ID:self-zhe)”
本文由 @撒野的愛帝鵝 授權(quán)發(fā)布于運營派,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