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移動通信》2019年第8期目錄
NO.8
《移動通信》2019年第8期于8月15日出版
本期專題:人工智能
特邀專題客座主編 馬琳
馬琳
博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留校工作,2013、2015年開始歷任副教授、博導,2013~2014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定位導航、無線通信。從教10年,主講課程5門,培養博士生12人,碩士生30余人。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主持和參加科研工作20余項,包括2項國家863計劃、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4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獲省級科技獎2項。
主編觀點
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與應用正在對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國家不斷加強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國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均把人工智能的相關研發列為工作重點,所有這些都有力地促使我國現階段在人工智能發展上處于第一梯隊。國內的人工智能企業不斷走出國門,向全球輸出中國的人工智能先進技術與理論,更加有利地確保了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然而,科學研究永無止境。我國的科研工作者應該居安思危,著眼未來,布局長遠,深入結合各自科研領域情況,務實攻關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關鍵設備等,需要不斷提出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從而保持我國人工智能研究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先進性。
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與通信技術正在越來越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從物理層到網絡層,再到應用層,各個層面的學術研究與工業技術正在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現,而不斷展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可以預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基于人工智能的通信技術將為人類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馬琳
《移動通信》2019第8期目錄
“人工智能”專題
2 關于AI算力問題的思考
胡劍浩 陳杰男(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干擾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8 基于機器學習的毫米波大規模MIMO混合預編碼技術
劉斌 任歡 李立欣(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14 高噪聲環境下的生成對抗網絡人機語音增強技術
張敬敏 程倩倩 李立欣 岳曉奎(西北工業大學、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八研究所)
21 生成式對抗網絡的通信網絡安全技術
夏蕊 馬宏斌(黑龍江大學)
25 基于PDR輔助的視覺室內定位算法的研究
徐廣超 秦丹陽(黑龍江大學)
31 LTE小區的人工智能應用與探索
錢兵 曹詩苑 王兵(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新興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電信網運部)
37 基于LSTM與傳統神經網絡的網絡流量預測及應用
王海寧 袁祥楓 楊明川(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
45 基于監督學習的VoLTE視頻通話感知評估方法
吳修權 鐘其柱(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中山分公司)
研究與探討
51 扇區劈裂技術在中國聯通4G網絡中的應用
頡斌(北京中網華通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56 地鐵民用通信中5G NR與異系統間的干擾隔離度研究
朱佳 孫宜軍 山笑磊(中國通信建設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
62 5G室內多場景目標網覆蓋方案
張欣旺 周嬌 王大鵬 王東 鄧偉 丁海煜(中國移動研究院)
68 室內精確定位算法
李詠東(中山大學)
72 基于SON和MDT演進的5G大數據收集技術
彥楠 周葉(大唐移動)
77 一種門限自適應的認知車聯網頻譜感知算法
林惠嬌 胡斌杰 齊嘉杰(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
網規網優
83 一種基于多元線性回歸算法的TD-LTE網絡規劃傳播模型校正算法
姜博 李曉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坤元和訊技術有限公司)
87 IPRAN網絡規劃優化中引入大數據分析工具的探索
方慧霆 葉桂添(廣州杰賽科技)
92 基于大數據的4G網絡弱覆蓋智能測評方案研究
許盛宏 宮云平 姚彥強(中國電信戰略與創新研究院、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
(完)
其它論文投稿可直接登錄協同期刊采編平臺《移動通信》頁面
http://ydtx.cbpt.cnki.net/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