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康考迪亞大學沉浸式行為科學奧特洛中心(Outlaw Center for Immersive Behavioral Science)創會理事杰西卡·奧特洛(Jessica Outlaw),以及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的沉浸式虛擬環境測試領域(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負責人蘇珊·帕斯基(Susan Persky)撰文探討了沉浸式科技的潛在風險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REUTERS/Stephen Lam
從頭部和軀干到雙手和雙眼,虛擬和增強現實生物識別追蹤數據可以成為有用的醫療數據。它可以診斷或預測焦慮,抑郁,精神分裂癥,成癮,自閉癥等疾病,以及關于一個人的認知和身體功能。由于VR和AR可以幫助確定疾病相關狀態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所以行業正在積極開發基于沉浸式技術的治療干預措施。
但問題是,當這種醫學相關數據納入至用戶的心理測量概述時可能會出現意外的后果。這樣的概述可能在一開始相對無害,只是預測你是否準備購買新車。然而,包含醫療數據輸入的心理概述容易產生上面描述的假設性情形。
匿名化VR和AR追蹤數據幾乎不可能實現,因為個人的運動行為模式都十分獨特。例如,每個人的踢球方式都不盡相同,盡管能夠高度模仿,但總是存在微妙的不同。利用在VR頭顯采集的注視,頭部方向,手部位置,身高體寬和其他行為與生物特征,研究人員判斷個體身份的精度要高出8倍到12倍。
在一項研究中,通過采集95個時間點的數據,研究人員在識別個體身份的精度方面達到90%。就如同郵政編碼,IP地址和聲紋,VR和AR追蹤數據應視為潛在的“個人身份信息”。因為無論是單獨識別或結合其他信息識別,它都可以用來區分個人的身份。
這是醫療人士在過去數十年來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研究人員已經證明,通過結合所述數據與其他公開數據源,我們可以追溯個人的健康和醫療信息,如DNA序列,醫療記錄和其他健康研究數據。但與醫療數據不同,VR技術采集的數據目前尚未受到太多監管,沒有官方實體監控具體的采集,使用和共享過程。
圖片來源:高盛全球投資研究
在2018年末,主要硬件和軟件廠商的VR/AR隱私政策人員,以及學術界和非營利組織的專家受邀參加于斯坦福大學舉行的隱私峰會,共同探討沉浸式技術的風險及解決方案。大家主要關注的領域包括自由損益,名譽傷害,以及因在線身份與線下身份密切相關而降低用戶訪問意愿和減少用戶機會。
VR和AR的數據濫用可能會導致人們失去對自己身份的控制,以及人們選擇向雇主,保險公司和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方式。我們尤其需要關注從幼時就可以受到所述技術追蹤,并且不具備知情同意能力的兒童的脆弱性。
峰會人士探討了一系列可用于保護用戶隱私的解決方案。部分建議包括:
1.限制VR和AR設備采集生物識別數據:禁止采集原始數據或在規定時間段后自動刪除數據。
2.以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數據隱私政策,包括正在采集的內容及其使用方式。
3.不因用戶不同意隱私政策而限制其訪問權限,并且永遠不將同意隱私政策選為默認設置。
4.當數據隱私政策發生變化時,應要求所有用戶再次選擇加入。用戶的同意不應該通過公司隱私政策的多次迭代來實現。
5.需要意識到收購是隱私政策的一個弱點。如果一家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購,用戶生物識別技術不應在未經用戶重新同意的情況下轉移到新公司。
受到峰會關注的一個解決方案是:采用類似于全球大學,醫療中心和公司企業中的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系統。傳統的IRB會審查研究人員的建議,并確保當被試同意成為研究一部分時,所述研究能夠以無偏見的方式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參與實驗的風險。與更一般的技術咨詢委員會不同,IRB是獨立機構,由不同背景成員組成,并且專注于道德,正義,以及尊重作為研究數據來源的被試。
我們認為IRB模型可以在VR和AR領域中取得成功,因為潛在的危害相對容易理解,而且潛在的解決方案與現有的IRB方法類似。我們希望這種類型的審查模型能夠在整個行業范圍內普及。一種可行的方式是,由一個集中的專家組來審查每家公司的隱私政策。這個專家組的作用是評估每家公司的數據收集、存儲和使用政策之于用戶的風險,確定損害的程度,并且建議可采取的措施,從而最大限度減少用戶的潛在風險。
IRB的誕生源于不道德的科學研究,源于人們受到不公正傷害(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慘痛歷史教訓。盡管AR和VR是相對較新的消費者技術,但我們認為當前的行業將出現可能造成人類傷害的實驗。
我們希望在VR/AR行業中建立一個倡導保護用戶的獨立聲音。反過來,我們相信相關的保護措施將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擁抱沉浸式技術。當然,我們需要進行大量的測試,迭代和改進才能保證審查委員會的戰略可行性。但我們對這一解決方案的潛力持樂觀態度,它們有望幫助VR和AR成為真正用戶友好的技術。
電科技專注于TMT領域報道,青云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