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姜雪芬
中秋之夜,涼風皓月,十幾人結伴而行,歡歌笑語向公園小樹林深處前進。陳燕放慢腳步,扭頭轉向旁邊友人,緩緩吐出一句:后面有東西跟著咱。一行人齊刷刷向后轉,屏氣凝神豎起耳朵,幾秒后長出一口氣:“啥也沒有啊。”
繼續行走,熟悉的聲音再度傳來,隊伍中又冒出陳燕的聲音:可得信我,真有東西跟著。說時遲那時快,路邊草叢里嗖得鉆出一只野貓,沖著人群喵喵撒起嬌討要食物。
正所謂溪水潺潺蛐蛐鳴,背后一片涼颼颼,有沒有趣,驚不驚險,夠不夠刺激?想起多年前的賞月之旅,陳燕被自己逗樂。但這其實一點都不算啥。
這位“江湖女偵探”到底有多神奇?她的日常生活可見一斑,閉著眼睛,就能知道房頂上剛剛跑過了幾只貓,是大的還是小的;能聽到人群中遠遠躲在角落里的人為何傻樂;用鼻子就能告訴你飯桌上一半美食都是啥;能用手看書靠耳朵畫畫;別的剁手黨看圖片貨比三家買買買,她憑聽聲音瘋狂剁剁剁。
滿腦子都是大熊貓
陳燕, 女鋼琴調音師,現和丈夫,拉布拉多犬黑萌萌一起住在北京。帶著黑萌萌外出時,常有人圍上來,激動大叫一聲:“你是電視上那個陳燕么?”“是真的是真的,說好了啊只能看不能摸更不能拍的啊!”陳燕哭笑不得。
她曾在《挑戰不可能》中展示特異功能:以聲辨物,能用耳朵成功分辨出一眾真假模特;在與德國選手比賽中,通過聲音反射、聲波定位成功分辨出泡沫大熊貓、毛絨玩具大熊貓,被稱為“聲吶人”。
國外有聲吶人例子,需要從小培養,經過后天系統學習才能掌握聲音辨物的本領。但陳燕13歲之前沒有上過學,沒有經過培訓,有人嘆服“老天賞飯”。
小時候,她就顯示出了超凡天賦。姥姥常對她說,萬物皆有反射,要學會用反射聲識別物體。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她能通過鋼蹦掉在地上的聲音,說出面值大小。憑著對聲音的敏感性,她后來入校學習鋼琴聲律知識,夢想以后當一名調音師。
為了在《挑戰不可能》中贏,她曾花了兩個多月練習感受大熊貓造型,研究泡沫、毛絨材質對聲音的吸收、反射特點。那是段瘋狂的日子,吃飯、休息甚至連睡覺時,夢里喊出的詞都是“大熊貓、大熊貓”。
比賽舞臺上,氣氛緊張,國外選手實力不容小覷,和她一樣都選對了前兩個數字,但因用時更少暫時領先。聽到最后一個正確數字時,確定真的贏了,她才松了口氣。
直到今天,談起那一瞬間的開心、自豪,她記憶猶新。但她不忘吐槽,調侃自己可不想再聽到“大熊貓”這詞了。
23年調了上萬架鋼琴
陳燕好強:“我不能輸。”她擔心在挑戰比賽中,如果輸了,大家會說,“你看,中國盲人調音師就是不如國外的。”
在中國,有1700多萬盲人。為了生存,他們中的大多數都選擇學習按摩,就業方向為盲人按摩師。
1990年,中國殘聯把在歐美地區有百年歷史的盲人鋼琴調律引入國內,陳燕成為中國盲人學習鋼琴調律的第一批學生。
除了學習調律,她還得學修琴。為了搞清鋼琴的8000多個零件,她手拿錘子釘釘子、刨子刨木頭,受傷在所難免。但對于她來說,最難的是畢業時,盲人調音師尚未在國內被廣泛接受。盲人出行不便,很多人對盲人調音技能也不認可。
出于現實壓力,她曾有過妥協,打算學習按摩,養活自己。但喜歡音樂的她一直牢牢記住老師的話:“如果大家都一樣,誰愿意選你呢。你必須要做到比正常人更優秀。”
找工作那會兒,憑著一股倔勁,她將車站、地名等熟記于心,終于爭取到到用戶家里調音的機會。她開心的是自己不僅順利調音修琴,還有直到獲得肯定時,客戶才被告知調音師是盲人。
這都是十幾年如一日練出來的。打小,姥姥就教她與人溝通時,眼睛隨物體、對話人的聲音移動,這是起碼的尊重。因為很多行為舉止與常人無異,沒少鬧笑話,甚至有人懷疑她裝盲人,陳燕一度無語。
她想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聲音,告訴人們盲人也可以融入社會,開心活著。20多年來,她在圈里摸爬滾打,調了上萬架鋼琴,包括不少被客戶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琴,倒也闖出了名聲,成為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音師。后來,她還創立了公司,在淘寶上開了陳燕盲人鋼琴調律店,招募了40多個盲人小伙伴一起打拼。
琴行位于居住的同一幢樓里。當天,員工外出調音,她和丈夫在琴行里拍攝視頻,當起內容創作者和宣傳官。導盲犬黑萌萌正趴在腳邊,聽著《夢中的婚禮》《愛麗絲夢游仙境》等曲子,時不時搖搖尾巴,跟網上的70多萬粉絲打招呼。
愛上網購,帶導盲犬游世界
鋼琴房另一側是簡易畫室,墻上掛著風景畫、導盲犬珍妮畫像及大熊貓畫,這些都是陳燕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創作的。在2019全球女性創業大會上,她還帶著黑萌萌登臺,親手將一幅愛心樹畫送給了馬云。
屋子里有不少她從網上淘來的寶貝,大到書桌、寫字臺,小到凳子、衣帽架,還有黑萌萌的指甲鉗、玩具等。回想以前去線下店買東西時,常常得問別人這是啥、多少錢,而且很多場合不接受導盲犬入內,她覺得現在的網購生活很幸福。
淘寶無障礙購物讓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只要點擊手機屏幕,系統自動語音播報產品名稱、價格到功能、用途,通過智能語音輸入,她還可以實時與客服溝通。網購數量增長之際,她在手工領域也有了大展拳腳機會,表示“寫字臺、書柜等家具都是我組裝的,鋼琴的8000多個零件我都能搞定,桌椅板凳都是小菜一碟”。
中國盲道的數量世界第二,但是我們卻很少在街上看到盲人,不是因為盲人少,而是他們很少出來。陳燕樂于通過社交渠道分享自己的生活,讓人們了解這一群體,為導盲犬暢行和盲人鋼琴調音師夢想而努力。
她練就了越來越多的絕技,玩輪滑,騎獨輪車,寫書記錄聲音里的奇妙世界,到全國各地演講,還帶著導盲犬珍妮乘飛機、坐高鐵,到西藏旅游。
去年年底,服役了8年的珍妮退休,回到了寄養家庭安享晚年。自那之后,黑萌萌接力,成為了陳燕的眼睛。每隔倆月,陳燕都會回大連探親,看望珍妮。為了不讓寄養家庭家里有自己的味道,影響珍妮情緒,每次都要在酒店住一兩個星期。
她樂在其中,開心打趣:珍妮像個每天要上幼兒園的孩子,早送晚接。“它一生只有短短十幾年,想珍惜能夠在一起的每一天。”
想想人的一生,也不過短短幾十年,她想活得充實、精彩。她出生3個月時被查出先天性白內障,5個月大時險被父母丟掉,后幸運被姥姥撫養長大。一路走來,歷盡坎坷,教她用心看世界的姥姥也早已離開。
但那些關于愛與美的故事永遠不會離開。
從1999年成立到今天的20年間,阿里巴巴已經鋪了10條“互聯網上的盲道”,包括淘寶、天貓、閑魚、飛豬、支付寶、高德、UC、餓了么、釘釘、阿里云都為視障人士提供服務。每天,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的視障用戶約有30萬人,占比不足5%。盡管是很小的一批人,但阿里巴巴會繼續堅持為他們建造“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