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解決首都城市治理難題,在于從小切口縱深。北京市創新“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正是推動“重心下移”的創新舉措,以技術引領變革。近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發布《北京市智慧廣電發展行動方案(2019年-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六大重點任務,“提升智慧廣電服務承載能力,全面推進首都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在列其中。
該《方案》提出,依托智慧廣電云平臺和有線電視網絡,利用視聯網技術,構建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政府服務體系,及時有效發現基層治理難題,打通行業管理部門橫向壁壘,提高基層綜合治理效率。推動城市副中心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網絡覆蓋和信息承載能力,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設。廣泛開展合作,承擔應急響應、雪亮工程、金財工程、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慧旅游、校園安全等社會管理服務,提高首都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
事實上,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已走在前端。據了解,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歌華視聯網“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平臺自2019年5月份上線試運行以來,捷報頻傳。利用這套工作平臺,鄉鎮基層一旦發現問題,發起雙向視頻鏈接反饋問題,各相關部門執法人員通過現場視頻畫面,根據職責拿出具體執法措施,“現場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問題”,扭轉了原來“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叫腰腿不來,叫腿腰不來”的尷尬局面,極大提高了辦理時效。
據悉,這一平臺依托了視聯動力“高清、實時,大規模、雙向、結構性安全”傳輸視頻的視聯網技術優勢,結合了歌華有線廣闊的用戶覆蓋面和強大的基礎網絡優勢,將基層精準治理推進深處,讓基層治理工作簡約、高效。目前,盧溝橋街道下轄37個社區的平臺接入工作已全部完成。
政務服務信息化升級,不僅僅要打破政務服務所依存的行政區隔,還有制度壁壘和嚴格的條塊分割。讓信息通信技術所帶來的信息共享賦能政務服務,更好實現信息流通與服務提供的扁平化,消滅以往不同部門與不同地區間的行政壁壘與“信息孤島”,整合不同服務主體間的協作分工,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讓民眾少跑。”
歌華有線副總經理胡志鵬表示,基于歌華視聯網,匯聚城市管理力量和社區服務機構,創新和強化“最后一公里”服務,將基層精準治理推至深處。
視聯動力董事長楊春暉表示,視聯動力未來將持續參與智慧政務,積極促進政務服務場景的變遷,實現政府與民眾之間更為高效的互動,把信息惠民做到極致。
隨著智能硬件、AI、8K、VR/AR/MR/3D、5G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人類生活、社會發展對數據的傳輸質量、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視聯網技術在實時高清視頻通信技術創新研究和應用領域脫穎而出,與國內各大運營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動基于視頻數據傳輸的新型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演進,歌華視聯網正是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成功樣本。由此推而廣之的生態系統,在視聯網技術與各合作伙伴之間不斷融合發酵,產生新的產品形態,開拓釋放視聯網潛能的大帶寬實時應用,與智能硬件、AI、8K、VR/AR/MR/3D、5G等新技術深度融合,為各領域提供有特色的新型基礎承載網絡,構建具備內生安全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商慧麗 李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