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山東梁山縣舉行的“創新、創造、創品牌”大會上,對于科技創新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得到獎勵,這其中70%的創新都來自于專用車產業。如今,梁山成為全國最大的專用車產業基地,年產值300多億元。
提到梁山,人們自然會想到《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而如今,專用汽車已經成了梁山的一張亮麗名片,這里是全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條最完整的專用汽車及零配件生產基地。梁山專用車產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一群維修農機具的技術工人從制造拖拉機車斗起步,逐漸摸索生產掛車。但隨著規模迅速擴張,一些不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相繼涌現,同質化競爭明顯,威脅著整個產業發展。
被“逼上梁山”的梁山專用車產業,從2005年開始編制出臺了《專用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促進專用汽車產業向技能型、質量型、集約型方向轉型升級。2013年底,梁山又痛下決心關停并轉了181家非公告專用汽車企業,并投資6億元規劃建設了50平方公里的專用汽車產業園,吸引企業進區入園集聚發展。從2014年開始,梁山每年都對專用汽車企業開展地毯式檢查整治,引導企業規范發展;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企業與大學共建專用車技術研究院,在科技創新上尋求突破。去年,梁山專用車申請專利554件,其中發明專利56件。
今天的梁山專用車產業已實現“鳳凰涅槃”,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家,被工信部認定為“區域品牌創建試點示范單位”。下一步,梁山將推動專用車產業向多門類、全領域、可移動的專用裝備方向用力,在新能源、特種用途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