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王吉偉
AI換臉APP“ZAO”讓全民談“刷臉”色變,微軟小冰已經能夠作詩寫歌畫畫,張學友演唱會上的人臉識別攝像頭抓住了多名罪犯,你在家只需喊一聲“睡覺”全屋電器就會瞬間停工。這些場景,讓大家感覺人工智能就在我們身邊。
但事實上,人工智能距離大規模應用尚有一段距離,短期內人工智能尚難以真正落地。諸如BAT 以及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人工智能獨角獸公司,即便已經有不少的落地實踐場景,但在大規模應用和落地方面也仍在努力摸索中。
人工智能之所以落地難,主要在于當前大部分企業沒有與之相適配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是一個技術性賦能引擎,技術要落地就要解決應用問題,需要AI企業將切實可行軟硬件綜合解決方案輸出給企業。但現在它們面臨的問題是,很多企業并沒有足夠的場景去應用人工智能方案。
很多人工智能企業尤其是融資幾輪下來的初創企業,在AI應用落地上可謂絞盡腦汁,畢竟市場份額的多少與企業融資進程息息相關。不管技術與產品多牛,到最后能夠展現業績的還是客戶數量與銷售數據。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RPA橫空出世。RPA以廣泛的應用性、不限場景的適應性、不破壞原有信息系統的親和性以及與AI技術的高契合度,讓一眾人工智能企業看到了AI技術得以大規模落地應用的曙光。
于是,很多人工智能企業涌向RPA,踏上了通過RPA落地的征程。
當前知名的RPA企業中,達觀數據和阿博茨科技是AI企業做RPA產品的典型。
達觀數據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企業知識管理和文字語義理解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為企業提供完善文本挖掘、知識圖譜、搜索引擎和個性化推薦等文本智能處理技術服務。經過1年多時間的研發,在2019年1月份推出其RPA產品的1.0版本。前不久這家公司剛發布了新品“智能文本 RPA ”主打 NLP + RPA + OCR,從其擅長的 NLP 與 OCR 所覆蓋的場景切入,可在更復雜應用場景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
阿博茨科技,則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AI云服務提供商,專注為企業提供智能化的行業解決方案。這家公司在2018年之前專注AI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在2018-2019年期間推出了自有RPA產品,今年開始頻繁發表對RPA行業看法,諸如“AI大腦驅動IPA應用變革”等等。在RPA的智能化方面,AI公司不只有技術上的先天優勢,在產品理念上亦非常有遠見。
在融資列表中,英諾森也是一家被資本看好的企業。該公司的定位是一家AIOT驅動的專注能源與資源行業的創新公司,但出于用戶需求,目前RPA也已成為其諸多業務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自研RPA產品,也有人工智能企業會選擇以資本運作的方式實現RPA業務。這種做法在國外比較多見,國內的話目前也有來也科技與奧森科技合并的案例。
今年6月27日,來也科技宣布完成與RPA創業公司奧森科技合并。來也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交互平臺,專注深度神經網絡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奧森科技具備超十年的技術實力,2018年推出了平臺級RPA產品UiBot。兩家合并,無論是在RPA產品邏輯上還是在商業邏輯上,均能形成達成互補效應,同時還能在資本市場講一個更好的故事。
類似的人工智能企業還有一些。譬如,實在智能是一家專注于AI方向大數據智能領域的創業公司,是一家大數據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也推出了RPA產品。而容智RPA的開發商上海容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AI技術企業級應用的公司,RPA業務同樣也只是其業務之一。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AI技術融合RPA落地的可行性增強,將會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企業會推出RPA產品,或是以合并的形式加入RPA戰場。
近些年的人工智能,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突破之后,當前業內談的最多的已不再是技術難度如何,而是怎么落地實用。相對而言,隨著AI技術的不斷開源、發展與完善,深度學習、語義識別等人工智能的主要技術,企業通過研發相應的算法與模型都能獲取。但想要把這些技術應用到某些行業,則需要足夠多的應用場景與可行性方案。
本質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企業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讓企業能夠具備這個能力去改造現有服務流程,并進一步使企業面向的用戶受益其中,提高產品生命周期與服務滿意度;二是,可以通過優化及簡化企業內部運作流程,實現企業的增效降本,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當前而言,主要的人工智能企業已將AI技術融入到解決方案之中。譬如云計算服務商的各種“大腦”與多行業智能解決方案,企業只需將這些解決方案引入,就可以借助這些“智能化”能力優化自身以及服務客戶。這種實施方案看上去很簡單,但其中卻存在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當前中國企業的BI(商業智能)環境太差。
事實上,目前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最大障礙也正是企業應用場景的缺乏。舉個例子,某企業想把帶有AI技術的CRM系統應用于運營,但實施團隊考察之后發現在其現有的信息化程度下根本無法實施,除非重新構建其信息化系統才能保證CRM的應用,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企業經過核算,發現這種實施方案投入產出比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高,索性就先不做了。
這個案例只是中國萬千企業引入AI時所面臨困難中最簡單的案例,更多企業面臨的情況還要復雜的多。中國的企業雖已跟隨互聯網歷經十幾年的信息化發展,但除了少數大型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大部分傳統企業不夠完善、不具標準的信息化場景,在沒有進行信息化改造之前的碎片化場景并不適合引入AI方案。這,也正是令人工智能企業頭痛的主要問題之一。
目前最常見的AI應用方式,是以云服務的形式融入到企業ERP、CRM、OA等信息化系統之中。但很多企業存在的問題是現有ERP等系統沒有得到有效應用,或者一直打算改造但因為預算及施工周期會影響企業整體運營策略而將計劃擱置。這種情況下,讓企業再花錢上一套智能ERP系統或者改造現有信息化系統,估計很多企業難以接受。
AI技術也可以軟硬一體的模塊化形式離線應用于企業各種軟硬件設備,只是將其引入企業運營流程的難度也不小。每一項AI技術的應用都將需要一筆價值不菲的預算,不是每個企業都能用得起人工智能,很多企業亦就此放棄了引入AI的打算。
RPA的出現與應用,則給了廣大企業以曙光。RPA幾乎可以無視企業信息化的場景完善完整與否,理論上只要是企業運營流程中存在重復的、規則性的工作任務就可以應用。甚至在沒有組網僅有幾臺電腦的辦公場景中,都可以用RPA來優化運營流程,提升辦公效率。
類似于游戲的窗口化等增強工具,對企業運營中應用的office、ERP、CRM等軟件而言,RPA就是一種“外掛”形式的存在。不管企業是否有標準的信息化流程,不管企業應用什么樣的辦公流程軟件,RPA以“外掛”的形式在不破壞原有信息化架構的基礎上最大化幫助企業實現運營流程的自動化。
尤其是RPA也可以接入OCR、NLP等技術,使得企業不用大費周折就能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這是大部分企業之前從沒有想過的。從這個角度而言,RPA起著“媒介”的作用,不具備AI應用場景的企業在應用RPA之后,就能通過RPA的API接口應用相應的人工智能技術。這,也是人工智能企業看重RPA的重要原因。
此外,從RPA產品的進化迭代來看,所有RPA產品最終都會以IPA (RPA+AI)的形式存在。這個發展趨勢由用戶需求衍生,也由RPA技術發展路徑決定,并已得到頭部RPA企業的踐行。由此,在UiPath等國外老牌RPA企業將AI技術融入RPA產品之后,國內的達觀數據、云擴科技等企業也相繼發布了智能RPA。
從企業運營的商業流程來看,RPA處于操作員與應用系統交互接口的位置。RPA是企業業務操作員與系統的人機交互接口,而嵌入智能技術的RPA就屬于人工智能應用率先落地,將會在未來的應用中處于關鍵地位。
對RPA企業而言,人工智能意味著產品的未來。對部分人工智能企業來講,RPA可能已成現階段AI技術落地的最佳方式。同時,也是企業實現人工智能的最佳捷徑。
經歷了幾年的火熱,2016年人工智能開始在資本市場降溫。熱炒的技術與估值,在資本機構回歸理性投資之后,不管之前有技術壁壘還是資源優勢,最終這個賽道競爭的落腳點又回歸到了市場格局。
人工智能下半場選手們比拼的是落地能力,誰的落地能力強,誰能爭取到更多客戶,誰就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也就能得到資本的長期垂青,最終在估值高懸眾星捧月的氛圍中IPO上市。
在AI企業生死時速的狂奔中,最重要的莫過于短期內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才能進一步講出更好的資本故事。很多企業都在抓耳撓腮,偏偏就在“如何做、怎么做”的問號一直縈繞在AI企業心頭之時,突然火爆RPA一下就成了解決人工智能落地難題的萬能鑰匙。
相關數據統計,RPA在未來十年會有大幾萬億的市場價值。而RPA的終極形態又是IPA,這使得RPA可能會成為是AI技術落地應用的最大場景,而人工智能也將成為主導RPA的重要技術。
而從發展趨勢上,接下來RPA有望成為企業運用流程自動化的通用解決方案,或者會成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的主要方式之一。也就是說,以后不只是的RPA供應商,包括PaaS、SaaS平臺以及ERP、CRM供應商都將首選RPA作為解決企業增效降本的通用方案,人工智能企業又可以AI技術供應商的身份從上游為這些企業提供RPA智能解決方案。
這一點,已在RPA供應商的產品發展規劃中得到驗證。當前主流RPA廠商的產品規劃中,基本都包含了增強AI技術,其中NLP技術、知識圖譜技術等都是重點,這也是來也科技擅長的技術方向。
這意味著,RPA不僅會成為部分AI企業落地的重兵,同時也將成為更多人工智能企業做大做強乃至上市的殺器。
【鈦媒體作者介紹:王吉偉頻道,關注TMT與IOT,專注數字化轉型與流程自動化。公號ID:jiwei1122】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