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工業4.0。它到底是什么?
“工業4.0”一詞由德國工程科學院在2011年創造。它描繪了制造業的未來愿景,提出繼蒸汽機的應用、規模化生產和電子信息技術等三次工業革命后,人類將迎來以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以數字化、網絡化實現智能生產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在“工業4.0”時代,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這些技術的使用,使人、機器和信息互相聯接融為一體,生產過程將全部被整合到數字化的企業平臺中?!肮I4.0”不僅僅意味著技術和生產過程的轉變,它還有可能發展出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模式,全面顛覆傳統的制造業思維方式。
工業4.0概念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全球新一輪的工業轉型浪潮。2014年,美國互聯網巨頭和傳統制造企業聯手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做出一系列未來生產力布局。中國于2015年正式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并相繼推出了兩化融合、工業上云等產業促進政策,扶持制造業跟上全球工業發展的步伐,向智能化生產邁進。
然而,從各大IT廠商發布的諸多工業4.0解決方案和應用案例來看,多是應用在大中型制造企業,動輒涉及復雜的網絡架構、種類繁多的設備和傳感器、艱深的機器數字模型,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高昂的金錢、人力和時間投入。市面上已存在較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基本上全是面向大中型企業提供服務,而且其提供的服務內容和收費水平并不完全符合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需求。
據報道,截至2017年末,我國中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型工業企業數量超過36萬家,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的97.5%。在中國乃至全球,中小微企業都是經濟活力、市場創新以及就業的主要力量。
但眾所周知,大多數中小生產企業在當前的經濟大環境下,難以維持穩定的訂單來源,缺乏充裕的資金及信心來投資工廠的信息化建設,也難以組建專業技術團隊來保障系統后期的運營維護,想上上不起,想用用不來。在諸多因素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下,如此眾多的中小企業難道跟工業4.0完全無緣,要被全球工業發展的新浪潮給淘汰?
事實上,工業4.0并不是大型企業的專利。
近日,國內領先的大數據平臺應用服務商艾龍技術在深圳宣布,其自主開發的艾龍智造云平臺V1.0上線運行,專業面向中小型制造企業,提供低成本、靈活易用的制造管理SAAS服務,幫助中小型工廠進行數字化轉型,以物聯網技術把工廠中原先各個孤立的人、機器等節點連接起來,消除信息孤島,實現生產數據的交換、流動和共享,借助云計算、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邁出融入工業4.0的第一步。
艾龍智造云平臺采用Hadoop和Spark分布式處理架構,以及Docker容器技術,滿足海量數據的流處理計算需求,以條形碼、二維碼/RFID等方式,采集生產過程數據,并把數據匯集到云端進行分析,實時呈現生產現場的生產進度、目標達成狀況,以及人、機、料的利用狀況等,讓生產現場完全透明,幫助中小型生產商實時掌握生產進度、及時追溯產品質量,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實時、準確、可靠的生產數據,增強自身的生產管理能力,提高生產效率和交付能力,縮短生產周期時間,減少庫存和在制品成本,增加收入。
在業務模式上,艾龍技術充分考慮到中小型制造企業缺乏充裕資金的普遍狀況,決心消除一切阻礙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門檻。企業可零成本入門,無需投入任何設備、無需組建專業IT團隊,也無需中斷或者修改當前的生產流程,兩周內即可完成部署上線。生產人員可在現場看板上即時看到生產進度或者出錯警告,管理者也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隨時查看自己工廠的實時生產指標、生產線瓶頸告警和其他數據分析結果,并且只按實際使用時間付費,輕松無壓力。
艾龍技術成立于2005年,位于深圳市南山科技園區,以提高企業運行效率為己任,致力于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應用解決方案研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趣的是,艾龍技術初成立的時候,其主營業務卻是電子產品的生產制造。這樣一家企業,是怎么實現從制造商向工業互聯網服務商的華麗轉身呢?
艾龍技術原本是一家典型的生產制造型企業,主要從事對講攝錄一體機、特種穿戴設備等專業電子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有豐富的工廠生產管理經驗。為了控制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質量,降低原料消耗,并保持產品生產的靈活性、可追溯性,艾龍技術計劃決定對生產線進行數字化改造和提升,以適應產品的不斷升級換代和業務流程的更新。
在研究了多個潛在的MES解決方案后,艾龍技術發現傳統的企業內部部署的MES解決方案會產生高額的前期成本,并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來實施,而且通常需要一支專業的IT團隊來維護支持MES系統的運行。作為一家中小型制造商,無論是部署成本,還是人員需求,艾龍技術都頗感壓力沉重。而環顧四周,艾龍技術發現,廣東省4.5萬家中小型工業企業都和自己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困境,這些中小型工廠對于工業4.0都有著強烈的愿望,只是限于缺乏資金和人力資源的實際狀況而無法行動。
數量如此巨大的企業需求,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市場。艾龍技術于2017年引入一支高水平的大數據技術團隊,開啟了工業互聯網轉型之旅,一邊開展大數據平臺的技術服務,在實戰中鍛煉隊伍;一邊使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結合自己對制造業的深入了解和豐富經驗,潛心進行艾龍智造云平臺的研發。并先后于2017、2018年開展了種子、天使兩輪融資,獲投資額高達三千萬元?,F在艾龍技術在大數據應用領域已擁有豐富的開發與項目實施經驗,并因出色的大數據技術能力,成為國際著名大數據平臺廠商Hortonworks(已與Cloudera合并)在國內唯一的金牌咨詢合作伙伴和指定技術服務商。
現在艾龍智造云平臺已經在數家中小型工廠中使用,以實時、準確、可靠的生產數據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其中一家客戶云頂科技公司選擇艾龍智造的原因是:
-- 靈活、易于調整的編碼管理和業務流程管理。
-- 生產管理的可追溯性和可視性。
-- 支持跨生產線、車間、工廠的數據采集。
-- 一條生產線的配置和部署工作只需要兩周。
-- 系統的運行、調整和持續維護無需專業的IT團隊,不會產生大量的經常性成本。
透明工廠只是艾龍智造云平臺的第一步。未來,艾龍技術將通過開放的物聯網平臺,讓數據不僅在工廠的設備、生產線、員工、倉庫、產品之間流動,而且超出工廠范圍,讓工廠與上下游供應鏈、合作伙伴、物流企業共享工業生產全流程的各種要素資源,使其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共同組成開放化、數字化的生態系統,實現大生產協同基礎上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共同參與市場競爭。
另一方面,艾龍技術還將對平臺采集、沉淀的海量生產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挖掘隱藏在數據中的規律,為企業、政府、金融機構等提供物流管理、資產運維、能耗管理、商機撮合、金融信貸等服務,讓數據成為實際資產,并實現數據價值的反饋與提升。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艾龍技術堅信,只有深入了解廣大中小型工廠的真實需求,立足現狀,以靈活實用的技術和低成本的使用模式,幫助企業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解開中小企業想上上不起,想做做不來的困局,才是中小企業走向工業4.0的真正發展之道。艾龍技術希望有更多的伙伴一起以實際行動幫助廣大中小型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共同開拓上萬億的工業物聯網市場,攜手邁向工業4.0的光輝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