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領域既是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也是推動者。但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存在一定問題,希望汽車行業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理性、客觀、率直的建議,給壓力下的汽車行業發展帶來更理性的思考。
“我們必須客觀、理性對待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首先必須因地制宜開展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都擁有各自的優勢,在不同技術路線產品的推廣上,我們要減少行政干預,給市場自主選擇。”蔡團結認為,過去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過程中,行政色彩過濃,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帶來一些問題。如行政干預決定了技術路線,而事實上,新能源行業的技術水平卻沒有跟上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我個人堅決反對強制的行政干預。”蔡團結如是說。
繼純電動之后,當前氫燃料電池的發展進入火熱期,蔡團結建議,氫燃料電池要加強技術攻關,明確技術路線,切忌再走純電動發展的老路。“不要再讓交通運輸行業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試驗田,相關產品一定要研究好了,尤其是確保安全后再上路,不要以投資換市場。”蔡團結強調,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是要試點先行,集中技術攻關、明確技術路線,以企業為主體、行業為主線,不能以投資換市場造成行業的魚目混珠。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一定要加快完善落實動力電池的回收體系。要持續關注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落實生產者責任的延伸制度,引導建立透明暢通的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網絡,明確車企和電池生產者的各自責任,建立可監控的回收體系,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保證各環節的動力電池的回收進行有效的監測和管理,這是對國家的環境以及對于產業的有效保障。
“我們要充分考慮新能源汽車的自動駕駛發展趨勢,提前謀劃,在生產、設計、技術路線的選擇上也應提前謀劃。”在蔡團結看來,未來,自動駕駛將為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帶來巨大改變,方便人類出行,我國新能源汽車需提前做好準備。
“安全是底線,不安全的車不能用,生產不安全的車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使用不安全的車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是對生命的藐視,所以我們要確保安全。”蔡團結最后說,新能源汽車尤其氫燃料電池的推廣一定要確保安全,而在相關產品的市場推廣過程中,還需要企業做好產品安全運行的知識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