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了。當你還在計劃著約奶茶、涮火鍋,別人已經走在去健身房的路上。
根據《TalkingData-運動健身人群畫像洞察報告》,目前26-35歲年齡段人群是健身類APP使用者占比達到7成左右,一個事實擺在眼前:90后,漸漸成為減肥的主力大軍。
當代90后有三大扎心:禿頭、肥胖、還沒錢。研究表明,人到25歲以后,每十年新陳代謝會減緩5-10%,贅肉越積越多。眼下,第一波90后即將迎來30歲,而一個“準中年人”的認命,是從放棄減肥開始。
繼植發之后,90后又催生了一門生意。根據電商網站公布的數據,每天有近百萬的減肥大軍在購物網站上探尋減肥之路。過去半年,搜索“減肥”相關產品的次數突破六億次。粗略計算,中國整個減肥市場規模達到900億元,隱隱爆發。
“我太難了”
90后、00后加入減肥大軍
如果你常逛知乎、豆瓣,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提問,“馬上要大學開學了,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減肥”。肥胖焦慮背后,越來越多90后甚至00后加入減肥大軍。
Cindy是典型的95后,減肥的初衷是希望漂漂亮亮地去現場見愛豆,減肥藥、生酮、辟谷、健身、長跑、祛濕等等,“你能想到的我差不多都試過了”。
大學時候,她就開始嘗試減肥藥,十幾塊一顆,隨后出現了頭暈、冒冷汗等副作用。“在地鐵上差點暈過去,后來我也不敢再吃了”。
去年,Cindy特意請了一個月的健身房私教,一節課收費240元,共10節課。“到了健身房,第一天就讓先爬箱子(一種刷脂運動),連續三組,一組60個,直接吐了”。
累不用說,一直以來Cindy在健身房辦季卡、年卡的花銷也幾千了,但最大的效果應該是開始適應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變得特別規律,運動完不會想吃油膩的東西,連奶茶都少了,最多就是三分糖的檸檬茶,而且感覺自己精神面貌好了很多。現在的話,我自己的肌肉含量已經沒有什么問題了,只需要稍微控制飲食,做做刷脂運動,調節好體脂率就好了。”
同樣通過健身改變自己的還有David,生于2001年,David目前是一名擁有過千粉絲的B站up主。他經常不定期更新視頻,最火的一條視頻播放量達到了3w。身高180cm,體重200斤的肥宅通過節食、跑步變成180斤,又通過健身增肌變成168斤的現實版“道恩·強森”。
除了傳統的調節飲食、健身,也有一大批人選擇“走捷徑”。知乎很多匿名用戶分享自己抽脂、切胃的經歷,比如抽脂后,大腿內側皮膚凹凸不平,摸著感覺里面有不平的硬塊,“肉眼看,像一坨坑洼的土地”,最扎心的是,很有可能抽完脂,并無變化;比如切胃,因為失去消化吸收營養的絕大部分能力,體質下降,容易生病,經常想吐,頭暈,大把掉頭發……
不過,90后、00后經濟能力有限,且通過互聯網接觸到更多“科學、健康減肥”的理念,更多的人還是選擇輕食、健身等更為理性的方式。
“管住嘴”,輕食興起
VC研究了一番:很難跑出好項目
“管住嘴,邁開腿”這是年輕人減肥的至理名言,背后蘊藏著無數生意。
首先看“管住嘴”。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3年中國減肥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市場上主要以瘦身膳食替代品和非處方減肥品為主,其中瘦身膳食替代品規模達7.5億美元。
數據顯示,到2020年,無麩質食品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75.9億美元,其中烘焙類產品市場增速最快。低碳水、無麩質食品作為健康的代名詞,愈加被大眾認可。根據公開信息,投資界(ID:pedaily2012)梳理近三年輕食類企業的融資事件:
輕食主義最早源自歐洲,指操作簡單、快速上桌、分量不大的果腹食物,之后演變成為一種健康主義生活態度,自2013年起,“輕食”概念在國內火爆,此后這一領域獲得創業者及VC機構的關注。
這是一盤誘人的生意。據美團點評數據顯示,2018年輕食類消費訂單量同比增長75%,輕食類門店的數量也從2017年底的600多家迅速增長到目前的3500多家,因此專業人士認為輕食產業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千億。
然而,隨著創業者一窩蜂涌入,泡沫冒起來了。2015年12月10日, GREENY小綠格蕾沙拉宣布與吃貨們“告別”;2016年4月,極客沙拉關閉了北京的兩家門店,開始嘗試新的 “店中店”+ 線上配送模式;2017年初,“沙拉日記”宣布倒閉;2019年3月,甜心搖滾沙拉官方媒體賬號已停更,全線業務已停擺了三個多月。
最新的關門案例是:2019年4月,米有沙拉在大眾點評上的上海門店僅剩3家,而芮歐店和長泰廣場店均顯示暫停營業,其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分別在2018年12月4日和2018年9月1日停止了更新。
一位曾經看過這個賽道的VC投資人直言,輕食行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國人沒有將“輕食”作為主食的消費習慣,再加上行業內門檻低、同質化高的特點,很難跑出好項目。
歸根到底,這個消費群體目前還是過于小眾。餐飲連鎖品牌戰略顧問王冬明就曾表示,輕食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仍處于小眾消費階段,很多消費者吃輕食是為了滿足社交及分享需求,并不是養成了輕食的消費習慣,目前市場還處于培育階段。
“邁開腿”,健身運動潮來了
三年近40筆融資,但倒閉事件屢屢發生
相比“管住嘴”,“邁開腿”似乎是更多90后的減肥首選。
健身運動,已經漸漸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相較于輕食類企業,健身運動群體更為大眾,也更受資本歡迎。根據公開資料,投資界(ID:pedaily2012)梳理近3年健身類企業融資事件:
這一產業,生機勃勃。2018年11月,美團點評發布的《2018美團點評健身行業白皮書》中提到,健身產業總產值在逐年遞增,從2012年的1068.3億元到2017年1545.3億元,近6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7.7%。
整體而言,健身行業投資時間在輪次上較為均衡,A輪及A輪以前投資占比約為56.41%,投資金額以千萬級別居多,而B輪及B輪往后億級投資顯著上升,健身行業內部競爭較輕食來說更為激烈,出現頭部企業拉開差距。
今年以來,健身運動領域倒閉事件頻頻發生。2019年6月1日,專注于智能健身的樂跑屋退出健身圈;6月4日,存活了21年的浩沙健身宣告破產。
還有其他細分領域的健身運動公司,情況也不容樂觀:專注于羽毛球技能分享社區陪你動、打造球類運動的O2O平臺尋球團、致力于自行車信息分享平臺的Bikernel、免費舞蹈教學分享平臺的舞吧、為企業、個人等拓展戶外訓練項目的一諾網……都于2019年6月正式關閉公司。
一位參與多個健身項目的VC投資人曾直言,判斷項目的一個重要原則,在于該項目在投資進入前,要證明自己“能活著”——即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相對穩定的現金流。既能運用互聯網手段打開健身行業的“天花板”,同時又要保有一個健康的商業項目應具備的盈利模式。
怎么賺90后減肥的錢?
這里有一個創投圈的勵志故事
從風投的角度來看,中國減肥行業的用戶群體足夠大。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有9000萬肥胖人群,其中1200萬屬于重度肥胖,超歐美國家,高居全球榜首。
正如“減不完的肥,賺不完的錢”,龐大的人群自然催生巨大的市場。以輕食行業為例,君聯資本投資總監康毅曾領投gaga鮮語的億級A輪融資,他認為隨著餐飲業上游及用工逐漸規范化,餐飲企業未來資本化率將會逐步提高,對于投資機構來說可能存在持續的投資機會。
不過,問題在于:如何保證自己的品牌不會被當做路邊“398減10斤”的小店?對此,更多的投資人認為,歸根到底還是要做出口碑,做出文化,才能制造出差異化;同時,可以運用短視頻、社區交流等手段擴大營銷,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比如健身行業獨占鰲頭的Keep,積極發展線下店,運營一年時間,滿課率已高達 95%,學員復課率也達到 80%
減肥跟投資一樣,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因此社群文化興起。已經完成D輪融資的咕咚重點發育社群力量,用戶可以創建跑團,如瑜伽團、跑步團、騎行團等,吸引那些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線下運動。
不過,無論輕食還是健身運動,減肥仍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意味著這個行業還存在著巨大的痛點。
90后減肥,帶來無數的創業機會。據說,一個90后胖子8個月減掉50斤,后來創業做了一個健身運動App,還拿到了5輪融資,這是創投圈近年來最勵志的故事了。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