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在8K、HDR內容生態鏈中的投入很大
隨著中國家電市場整體環境持續下滑,各個廠商也在尋找不同的出路,作為電視領域一直專注于高端產品的索尼,也開始在產品表現和價格競爭兩端同時發力。作為目前電視技術領域中最為尖端的8K顯示技術,索尼也早早開始進行布局。無論是年初8K電視產品的發布、上市等一系列動作,還是在內容創作領域的持續投入,索尼可以說是目前在8K產業鏈當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公司。
當然,內容制作、供應、傳播和普通消費者的關系看起來并不大,電視產品的實際觀感體驗才是重中之重。在觀感中,“顆粒感”實際上是推動電視分辨率晉升的一個重要的指標,最早的720P乃至更低分辨率的電視產品其顯示屏尺寸也同樣很小,后續主流產品進入到32英寸以上時,分辨率也需要提升至1080P,到現在的55英寸~60英寸占據市場主導,4K分辨率也成為了電視的標配。
這也是目前8K產品主要集中在75英寸以上產品的原因,分辨率的提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數據量與處理能力的要求,7680×4320個像素點相較于4K帶來了多一倍的畫面信息量,很多人也在擔心自己能不能看出來這種顯示質量的差異,那么今天鈦媒體就通過多個場景的索尼電視實際觀感對比來對體驗提升進行一個總結。
8K電視對比,左索尼Z9G 右三星Q900
首先來看產品間的差異,這次鈦媒體體驗到了目前索尼和三星的旗艦級產品,分別是Z9G和Q900,兩者均是今年年初才亮相的旗艦級8K產品,除了高分辨率之外,在性能上也同樣是目前電視產品中最“發燒”的配置,顯示尺寸方面兩者分別為85寸和82寸,并且支持HDR高動態范圍渲染技術。先從整體的觀感來看,索尼Z9G在畫面的明暗控制方面要更好一些,畫面的細膩程度整體看來處于同一水平。
局部放大對比
放大細節之后就會發現它們之間表現差異,比如一些暗部細節的處理,通常對于石頭或者樹蔭這種低亮度的畫面,畫質芯片會以默認的黑為主的色彩方案,但是這種處理會帶來一個問題:暗部細節的丟失,而且由于識別區域和背光調整能力的限制,往往對于低亮度區域的調節也會直接影響到周圍相關畫面的表現能力,在這一點上索尼Z9G表現出了優勢,即可以保留暗部細節和對比度,也不會使得周邊的畫面被干擾。
拖影對比:左索尼Z9G,右三星Q900
另外,拖影問題也是電視廠商越來越看重的一項表現,尤其是像運動會、球賽、游戲等場景,拖影將會嚴重地影響到觀感,從對比中可以看到索尼Z9G在拖影的控制能力上提供了更好的表現,由此帶來的優勢就是畫面響應速度和流暢度的進一步提升,根據規劃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觀眾將會有機會看到高幀率的8K轉播,相信這些體驗細節到時候會帶來很大的觀感差異。
720P流媒體視頻播放,索尼(左)其他產品(右)
在索尼的Z9G等產品上,雖然它們本身具備4K乃至8K的分辨率,但是目前主流的影視內容依舊以1080P和少量的4K內容為主,會不會在高階的電視產品上獲得了與舊產品完全相同甚至更差的觀感,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疑慮之一。這里就要說到對信號的處理能力以及顯示內容的自動清晰化了,通過對原始畫面的分析,可以識別到原始顯示像素的色彩并加以分析隨后進行周邊顏色調整和拆分顯示,因此在4K、8K的電視上即使播放720P或者1080P視頻也可以獲得類似4K、8K的觀感。
放大后的對比圖,左側為索尼,右側為其他產品
通過我們對細節進行放大,可以看到人物的輪廓對比,索尼Z9G配合8K迅銳圖像處理引擎PRO能夠將2K、4K片源內容提升至接近8K的水準。即使在720P的在線片源當中,也可以看到左側產品在人物頭發、衣服的輪廓上過渡的更加自然,沒有出現模糊不清的邊界以及明顯的鋸齒狀紋理。
目前盡管8K的片源并不算多,且更多的是用于展示場景的DEMO,但是電視硬件的發展始終是處于內容前端的,同時,在高分辨率下如何更好地加工、處理好不同片源的色彩、亮度等顯示也非常重要。反映到電視的硬件部分,與它最直接相關的就是電視的芯片處理能力。
索尼電視和電視處理芯片的發展
索尼在電視芯片的布局上已經有22年的歷史了,自1997年開始,索尼就開始針對液晶電視產品的信號處理以及畫質推出專門的優化算法和芯片產品,當然彼時的電視產品在芯片應用上的受關注度實際上還不夠,隨著之后索尼逐步推出了X1系列芯片,大家才開始真正注意到芯片性能實際上對于觀感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一直到此次鈦媒體體驗的Z9G電視產品,它搭載的芯片為支持8K、HDR圖像處理的X1旗艦版芯片。
復雜顏色場景下的畫面對比,左為索尼產品,右為其他產品
更好的芯片與顯示調教會帶來更好的色彩表現,通過這組實際的對比圖可以看到,實際上索尼電視在對于同場景下高光和暗光場景的處理更加自然一些。從整體畫面來看,兩者在環境曝光度的表現上基本相同,但細節的顏色表現可以看到差異,比如頂部的傘是否可以清晰地看到紋理。
放大對比,可以看到在細節處理上的差異
在放大左側的窗戶細節后,兩者的差別也就更加明顯一些,左側畫面的窗戶依舊維持了正常的曝光水平,而右側的畫面可以看到明顯的過曝現象,這種過曝畫面的出現會影響平時所看到的畫面細節,其背后的算法邏輯在于芯片監測到畫面當中存在這種情況的區域,再根據整體亮度調節背光的照射。
另一組場景對比
切換到更多色彩的畫面還可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乍一看的情況下會認為右側的畫面飽和度、對比度更強,因為背景色和其他顏色的傘產生了更大的色彩差異,而左側的顏色之間的區隔卻不會這么明顯,還原性更好。
高光控制與顏色對比度的調整能力
如果想要更加形象地理解這種關系,也可以這樣進行想象:一個由純白和純黑兩種單一顏色組成的畫面與一個由白、黑、灰三色組成的畫面,顯然后者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會更強。在攝影領域中我們也經常會說到色深這個問題,在表現上也差不多,但是在電視的顯示當中這種差異更多的不是硬件能力的不足而是算法甄別優化的細致程度。
首先是具體產品的對比,在同為8K旗艦產品的對決當中,從筆者的實際觀看及拍攝呈現出的效果可以看出,索尼Z9G在畫面拖影、對比度和暗部控制方面確實有一定優勢。而在8K產品之外,索尼在其他機型中的表現也十分不錯,這也得益于索尼多年在電視領域的積累以及對于色彩的調教水平,除此之外,還有芯片算法、面板品控等一系列優化。
在每一次電視產品革新的背后,實際上都是新一輪技術的角逐,8K時代更是如此,其所涉及到的技術遠不止一個高清信號源的解析成像那么簡單,索尼一直以來堅持走在電視的高端市場當中,也是源于自己對技術積累的信心,未來索尼也會繼續深耕高端電視的產品線,在8K的時代,其擁有的全套產業鏈以及在電視產品中的不斷積累,都將充分地轉化為競爭優勢。(本文首發鈦媒體,攝影、作者/鄧劍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