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行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魏我粋€造車新勢力廠商推出新款電動車,都會被貫之以“特斯拉殺手”的稱號。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大部分廠商還沒和特斯拉交手一個回合,往往就是自己把自己給殺死了。
不過,隨著傳統豪華車廠的入局,我們似乎見到了更有實力的“特斯拉殺手”,這一回,也許真的不一樣。
近日,保時捷在北美、歐洲和亞洲三地同時發布旗下首款純電跑車Taycan,其售價為149.8-179.8萬元人民幣。
在電科技看來,保時捷入局電動車領域,一方面是行業趨勢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保時捷瞄準了電動車高端市場的空缺。不過綜合來看,有特斯拉珠玉在前,保時捷想要在電動車領域依靠品牌溢價實現高利潤,也許并不會一路綠燈。
保時捷電動車其實挺尷尬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兩年前,保時捷北美CEO Klaus Zellmer在接受媒體時表示,“我敢肯定,有一些看重聯網功能、數字配置與電力驅動的消費者,因為無法在保時捷產品線中找到他們想要的,因此選擇了特斯拉。”
結合采訪和產品配置,我們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此次保時捷推出Taycan劍指的是特斯拉的Model S。
特斯拉 Model S 長續航版機身尺寸為4979 X 1964 X 1445 mm,軸距為2960mm,續航里程為660km,最高時速250km/h,百公里加速3.8s,具備前永磁同步電機/后交流異步電機,售價79.39萬人民幣。
保時捷 Taycan機身尺寸為4963 X 1966 X 1378 mm,軸距為2900mm,續航里程為465km,最高時速260km/h,百公里加速2.8s,具備兩臺永磁同步電機,售價179.8萬人民幣;
特斯拉 Model S 高性能版機身尺寸為4979 X 1964 X 1445 mm,軸距為2960mm,續航里程為650km,最高時速250km/h,百公里加速2.6s,具備前永磁同步電機/后交流異步電機,售價89.39萬人民幣。
如果消費者手握180萬,那么買一輛130萬的保時捷燃油跑車911在造型和性能上可以完全吊打保時捷 Taycan,剩下的50萬買一輛Performance 高性能版特斯拉 Model 3,又能體驗到經過市場檢驗的成熟電動車,綜合體驗絕對優于單純的保時捷 Taycan。
可以說,保時捷 Taycan除了在造型以及logo上有亮點外,其他參數不論是橫向對比自家的燃油車,還是縱向與特斯拉的電動車對比,都沒有拉開差距。
因此,這也是目前保時捷 Taycan的定位模糊之處——如果追求實用,消費者大可以選擇更成熟的特斯拉電動車,如果追逐高端,那么本家的燃油超跑又足夠吸引眼球??梢哉f,保時捷并沒有給出消費者選擇Taycan的理由。
對比保時捷拼命搶占高端市場,特斯拉卻反其道而行之——采取目前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屢試不爽的下沉策略。相應的,為了在下沉市場獲得盡可能多的銷量,特斯拉只能降低自身的毛利。
從財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特斯拉銷量與毛利此消彼長的趨勢——根據特斯拉2019年7月25日發布的19年Q2財報,本季度特斯拉汽車交付量刷新了自去年Q4以來的記錄,達到了9.52萬輛。
但是營收方面,特斯拉僅收獲了63.5億美元,營業虧損為1.68億美元,同比收窄73%,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達到了4.08億美元。
特斯拉的下沉策略成績斐然。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交付了15.82萬輛電動汽車,而保時捷僅交付了13.38萬輛電動汽車。CleanTechnica還預測,特斯拉在2020年上年的銷量將會翻倍,達到31.6萬輛,到了2021年將會直接達到63.2萬輛。
對比手機行業,特斯拉的步調十分類似當年的小米,都是在前期通過“高性價比”產品搶占市場、教育用戶。
但是不同于客單價低的手機,動輒幾十萬的電動車又給特斯拉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自2003年成立至今,特斯拉僅有4個季度實現盈利。
因此,站在商業的角度考慮,特斯拉目前的下沉策略最終一定會被資本家所摒棄,其首要目的還是要賺取利潤。
而實現盈利最簡單的方法當然還是提高高端產品的銷量——繞來繞去,保時捷和特斯拉盯上的是同一塊蛋糕。
謎一般的高端電動車市場
正如前文所述,僅從參數來看,傳統車企推出的高端電動車對比特斯拉的高端電動車并沒有太多亮眼之處。
這正是電動車將逐漸“手機化”的一個明顯信號,由于電動車技術透明化,并且出現了特斯拉這樣的顛覆者,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關注從此前的品牌、發動機轉移到了現在的續航里程、人機交互、物聯網等切身的體驗上來。
這對于靠品牌說話的傳統汽車廠商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在燃油車時代,只需要做做外形、裝裝內飾,就可以躺著數錢。
而現在,掌握能量密度電動技術和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簡稱AP)技術的特斯拉直接將高端電動車價格的上限定在了80萬人民幣左右,基本封死了傳統汽車廠商的后路。
可以說,得益于特斯拉的耕耘與教育,一旦入局玩家逐漸增多,電動車市場或許也會像手機行業一樣經歷一次價格戰。
而在高端市場,消費者也會趨向于認同有真正技術實力的品牌。隨著技術的下方,或許未來高端電動汽車的價格會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而不是類似目前以高端廠商為主導的漫天要價銷售模式。
高端汽車用戶的心理,其實一直都是謎。毫無疑問,誰能更快解開這個謎團,誰就能更快獲取土豪們的心,最終獲勝的是保時捷還是特斯拉,你覺得呢?
電科技專注于TMT領域報道,青云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