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今年6月,360順利拿下重慶市合川區360網絡安全協同創新產業園一期項目,這是360公司宣布全面進軍政企安全市場后的首個落地大單。從某種角度來看,這或將意味著360正在調整自己的姿態。由原本的TO C模式轉向偏重的TO B/G模式,逐步開放自身的安全能力,同樣也開始構建安全產業的新模式。
在《人民的名義》中,高小鳳問侯亮平:侯局長,你想先搞哭誰?
這句話在2017年的網絡安全領域有了新的投影——“想哭”勒索蠕蟲由微軟網絡漏洞為起點,在全球大范圍爆發并蔓延,上百個城市的數十萬名用戶中招,醫療、教育、能源、通信、金融等多個行業受到波及。經此一役,“想哭”一戰成名。
互聯網時代,城市安全正在被無限“放大”。
在智慧城市的建設步伐愈發穩健的當下,城市安全已經成為這項工程必須面對且勢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它的意義不僅僅是對企業,更是對時代。
任何聳入云霄的建筑,都必須要有一個被無限夯實的地基。如今恰逢這個地基建設的關鍵節點。
一、智慧城市的安全「木桶」
一個不難觀察到的事實是,智慧城市的建設正在呈現愈發明顯的“木桶”效應——發展的快慢程度開始由出現的短板決定。
安全,正在成為這個木桶的“溢出口”。
這點不難理解。基于此的大背景是中國高速邁步的智慧城市步伐,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近798個城市在籌備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預計到2019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可達14.9萬億元,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與之對應的則是互通互聯,全民智慧時代的到來,整個城市以軟件打底。
但高度智能,高度協同也意味著安全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管理、運營的基礎。智慧城市帶給人們的智能終端越多,其由此引發的安全問題就可能越多。
如果換個角度理解,則是隨著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安全市場規模也必將呈現出指數級增長的態勢。
不難看出,只有將城市安全工程提速,智慧城市的步伐才能實現本質上的提速。對于它的角色,你可以理解為其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木桶短板”;但更可以理解為,它是平穩發展的“基石”和“護航者”。
放大來看,智慧城市的安全包含網絡空間安全、物理空間安全兩個層面。從網絡空間安全層面來看,智慧城市聯網后所產生的數據、應用、主機等安全需要進行武裝防護;另一方面,城市的物理空間安全,則需要通過智能手段保證其安全。
這也就意味著,指數級增長的城市安全市場需要的是“復合型”玩家——既要擁有強有力的網絡攻防能力,還需要有針對各個線下場景的安全防護模式。
顯然,這樣的入場券并不是人人都有。
二、安全大腦的新「姿態」
不經意間,一些安全的“提速”正在悄然進行。
今年6月,南京建鄴區邀請360、百度、華為等業界互聯網巨頭,經過近20輪的修改論證,完成了《中新智慧城市示范區建設(2019年)推進方案》。
“建鄴區會是一個我們目前所有城市安全技術的綜合體。”360副總裁穆鴻表示,“要干貨,不搞假大空,圍繞解決問題出發,不要概念要落地,這和我們的思路不謀而合。”
從產品出發,以場景驅動,圍繞細節落地,這是360對于智慧城市安全的理解。
這里的綜合體指的就是360城市安全大腦。先給這個“新大腦”下個定義:你可以理解為它是以數據智能為核心,覆蓋社區安全,公共安全等多個細分領域,結合360在大數據、人工智能、IoT、邊緣計算等方面的特長的,一個全場景、全在線、全實時、全智能、全防護的城市安全綜合治理平臺。
其實,在這之前,這個“新大腦”已經有相關落地。據了解,360與天津的公交集團一起合作,收集智能公交系統所需要的大數據,去判斷司機的行車行為是否異常,減少乘客的誤傷率;在社區方面,更是通過軟硬件結合,來保障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與此同時,360城市“安全大腦”還承擔了國內一些大型城市的應急管理項目,作為一個城市級的安全工程,它幾乎涵蓋了外界所能了解的全部安全項目。
從公安、政法、城關到交管、應急,就當下來看,360對于城市安全的布設涉及到方方面面,從安全的角度,構建起智慧城市的底層發展框架。
可以看出,城市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360城市“安全大腦”的角色就是要將各個領域的安全場景落地、串聯、貫通,并由此建立一個“城市安全賬戶”,進而輔助城市建設者可以利用其安全機制進行排列組合,利用“分布式大腦”進行各個部分的相互借力,實現更高級別的安全協同防護。
“力出一孔,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我們能做的方向上去,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在第七屆互聯網安全大會的現場,穆鴻說道。
三、為什么是360?
對于城市安全,360有自己的底氣。
“360正在重新確立自己在黨政軍企的地位,重新確立在政企市場的角色。”在北京雁棲湖的第七屆互聯網安全大會上,紅衣教主周鴻祎現身說法。
一個共識是,在互聯網時代,360的身上始終掛著“安全”的標簽。
不論是從早年的免費殺毒軟件還是如今的深耕To B/G業務,抑或是當下基于安全大生態的建設,安全始終都是360的主線。
一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360個人安全產品覆蓋了6億計算機用戶和8億的智能手機用戶,同時,其服務的家政企業的數量更是逾300萬家。
另外一邊,2018年微軟公布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百名安全專家,360有13人上榜,8人排名前50,是入選人數最多、綜合排名最高的安全廠商。
依托于此的技術、經驗和高端人才,正在構成360進軍智慧城市安全的新底盤。
360要做的還不僅于此。
“360在城市安全接下來有幾個簡單規劃,一是生態化,二是圍繞核心自主可控,三是圍繞模式創新。”在采訪環節,穆鴻這樣解釋360接下來的動作。
可以理解為,360不僅要廣積糧,更要高筑墻。從產品、技術出發,同時以投資手段為輔進行安全生態建設,真正地從TO C轉向TO B/G,依托“IMABCDES”(IoT、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和安全)的大安全時代技術關鍵詞進行業務模式和產品形態的協同和創新。
進化,很多時候是由外而內。但于360而言,自內而外已經成了企業本能。
你很難不相信,有些時候基因缺失決定著企業前進的方向、深度以及廣度。與其說是360選擇了安全行業,倒不如說是安全行業需要360。
在這個行業和個體面前,需要和被需要成了一個必要命題。
四、「大安全」加速躍進
有理由相信,在數據至上的當下,城市安全的地位將會被無限拔高。
對于360而言,安全將會永遠是它身上最為明顯的標簽,而于安全行業而言,360也將會是最為主要的建設者和布道者。
盡管智慧城市玩家眾多,但就當下來看,真正以安全為切入點開始進行布設的,只有360一家。
今年6月,360順利拿下重慶市合川區360網絡安全協同創新產業園一期項目,這是360公司宣布全面進軍政企安全市場后的首個落地大單。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或將意味著360正在調整自己的姿態。由原本的TO C模式轉向偏重的TO B/G模式,逐步開放自身的安全能力,同樣也開始構建安全產業的新模式。
領跑者不僅僅要自己跑得快,更要帶領大家一起跑。
以消費互聯網時代的“矛”,構筑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盾”。顯然,在安全至上的當下,360要發力的不僅僅是城市安全。
同步躍進的還有安全產業的新布局——下沉市場。“我們發現,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安全需求特別旺盛,甚至不比一二線城市少。”穆鴻介紹道,“所以,360在下沉市場的角色更像是一條鯰魚,來試試是否會產生化學反應。”
布局調整背后是360基于自身經驗的對安全行業的深度理解和剖析,安全行業不僅要縱向的深度發掘,更要橫向的需求裂變。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正如紅衣教主之前在內部信中提的那樣,“我們要站的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新。”安全不可懈怠,城市安全更是一道時代發展的長期必答題。
前路漫漫,對360和安全行業來說,不論是城市安全,還是TO B/G的企業安全和網絡攻防戰,它們接下來的步伐還需要更快,更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