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0余歲的戴姆勒集團中,存在著一個極富“創業精神”的團隊。
對于數字化及信息技術部門,梅賽德斯-奔馳數字化和信息化營銷及銷售副總裁盛瀾寧(Sabine Scheunert)最大的印象便是:“熱情”。這種熱情和激情不僅體現在情感上,更時刻流動在工作方式中。
而恰恰是這種對新技術的共同熱情,把傳統汽車人才與來自互聯網行業的新伙伴們凝聚在了一起,試圖共同構建一個數字化的未來。
與此同時,這個“年輕”的IT部門在數字化浪潮中肩負著使命:支持公司從一個硬件生產企業,變成一個軟硬件結合的企業。基于此,戴姆勒大中華區IT部門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專門提出了 “北極星”戰略,它引導團隊用最佳、最高效的解決方案,實現戴姆勒成為數字化先鋒的愿景。一方面要在中國將戴姆勒打造成為數字化的先鋒,同時還將在中國學到的技術和方法運用到全球各個市場。
戴姆勒大中華區首席信息官石峰(Stefan Eberhardt)
戴姆勒大中華區首席信息官石峰(Dr. Stefan Eberhardt)告訴車云菌,“北極星”戰略有五個重要的支柱:
第一,快速,即敏捷、快速地發現市場需求、適應市場需求、滿足市場需求。
第二,數據,即利用數據為客戶和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第三,架構,即確保有效性、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創新,即采用最新的技術,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
第五,人才,包括來自中國本土的人才和全球人才。
然而,更新的領域,意味著更大的競爭。
單單是招攬IT精英,團隊就做了很多工作。畢竟與其競爭的不僅有汽車行業的同行,還涉及到其他各個行業。除此之外,涉足IT領域也挑戰著集團傳統的效率和速度、以及工作方式、內部合作方式等企業文化的變革。
眾所周知,傳統汽車產品迭代周期一般為6-7年,而推出一個數字應用服務的時間只有5-6個月。因此,擺在IT部門面前的首要挑戰就是,如何能更加迅速、更靈活地完成數字化領域的應用開發與落地。
從三年前,盛瀾寧擔任梅賽德斯-奔馳數字化和信息化營銷及銷售副總裁時起,便開始與各業務部門進行探討。每個部門都積極地列出一個很長的單子,寫明需要在IT和數字化領域獲得哪方面的支持,以此進行各種層面的溝通,共同協定項目,推進落地。
盛瀾寧表示,這種扁平化的架構,對IT部門非常重要,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借此,團隊打破了以往傳統的傳達模式,直接到一線了解各業務部門的訴求,更快、更準地實現目標。
為了提升效率,部門也使用了諸多新技術與內部開發工具,包括內部APP等,其與董事會時刻保持密切的溝通與匯報。與此同時,集團層面對于IT部門,尤其是中國IT部門的工作也相當支持。
在中國IT部門如何與總部協同配合的問題上,石峰告訴車云菌,中國團隊與總部的合作有一個基本原則:后臺系統由總部負責,以保證全球統一的標準;面對客戶的前端等,則盡量放到各個市場,以便更加靈活、迅速、和定制化地為當地的客戶服務。
通過IT方面的新技術、新服務,對內對外創造價值,是IT部門工作的動力源及出發點。
“途伴熊”APP的開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業務最早來自于戴姆勒員工內部創意會上的提議,后續IT部門將其一步步落實。從其主打的位置共享和行程分享功能來看,其并不是傳統的戴姆勒的產品和服務,既沒有與售后服務緊密相連,也不為奔馳車主所專享,而是被視作“探索前沿出行服務落地的產物”。
盛瀾寧特別指出,這個APP從開發到推出只花了短短6個月的時間?!巴景樾堋盇PP首先進入的市場正是中國。
談及IT團隊在中國主要關注的兩個核心點,石峰總結為:
第一,更好地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中國市場的特點在于,網絡技術發展迅速,客戶需求豐富多元。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中國車主平均年齡比歐美國家的車主年輕十多歲,相比其他市場,這種差異導致客戶群整體對于數字化和智能互聯的需求多得多,相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對前沿技術的適應和應用。IT部門在大數據、物聯網和工業4.0三方面都在嘗試著吸收、學習和應用中國市場上已有的前沿技術,以此為產品和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現階段,IT部門關于AI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售后、生產、銷售三個層面。
在售后方面,通過AI技術提高零部件倉庫中的分揀效率,讓配件更快到達售后服務網點中,縮短客戶在售后服務時的等待時間。石峰提到,IT部門開發了一個線上售后平臺,可以提供“輪胎一鍵煥新”服務,如出現爆胎等情況,可以線上提交維修需求,目前在中國的主要大城市中,可以確保在2小時內將替換輪胎送到現場,由售后人員直接完成輪胎更換。
在生產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術例如面部識別和手勢識別技術,提高生產制造中的效率以及精確度。在銷售方面,奔馳也與經銷商合作伙伴合作,協助其提升效率。
短短幾年內,戴姆勒IT部門在全球范圍內推出了豐富的數字應用,以及近400個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據了解,這400個API在全球每月調用量達5億。也就是說,團隊在18個月時間內為一個全球化企業的IT體系進行了升級和革新,其中包括合資公司及其工廠在內的所有相關體系。而這是令整個IT團隊自豪的一個小成就。
要知道,與新造車勢力面前的挑戰不同,作為一間擁有130余年造車歷史的汽車企業,戴姆勒在龐大IT系統的數字化更新升級中都面臨著挑戰,使其適應新時代需求。
在整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憑借130余年的造車經驗,戴姆勒在傳統燃油汽車的生產、研發和制造方面固然有其優勢。但中國汽車出行市場的需求顯然不止于此。如今最熱的話題主要聚焦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層面。
當下,數字化戰略對于集團整體產品服務與客戶體驗越來越重要。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三年來,戴姆勒將汽車傳統硬件與軟件、數字化服務融合的思考落實為“TwiceAsFast”全球IT戰略目標。
快速與靈活,也將成為戴姆勒下一個時代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