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網
文丨智能相對論,作者丨魏啟揚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州府鳳凰城,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在自動駕駛賽道里卻地位超然,由于有Waymo等自動駕駛明星企業的加持,鳳凰城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氛圍、研發生態、研發成果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獨一檔”。
站在自動駕駛的風口上,以鳳凰城為“模板”,從北京亦莊到上海嘉定,再到長沙的湘江新區……幾乎在眨眼之間,大大小小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示范區)在國內各個城市“遍地開花”,城市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示范區)建設的目的只有一個,在自動駕駛賽道搶跑突圍,成為中國版“鳳凰城”。
9月6日,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與知名汽車軸承與變速箱供應商舍弗勒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舍弗勒正式入駐湘江新區成立獨資公司,同時還將在湘江新區成立在大中華區的第二個研發中心—智能駕駛汽車研究院,這也意味著,以湘江新區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為代表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示范區)”開始獲得國際巨頭的認可,以此為標志,中國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的全球聚合效應將越來越強。
產業熱潮的背后,每個參與者都在尋找“哪個城市最有機會成為中國的‘鳳凰城’?”這個問題的答案。
作為自動駕駛測試區,首要考量的是測試區的測試條件,除了常規的可提供測試的封閉道路、開放道路的里程長短外,測試場景的豐富程度以及V2X配套建設的支持力度等也應在考量范圍之內。
如是進行綜合對比,各個城市“自動駕駛測試區”的優勢與短板高下立判,一些虛有名頭,但實際上并不具備實際功用的測試區則無所遁形。根據國內幾大“國字號”“自動駕駛測試區”各自規劃以及側重點的不同,“自動駕駛測試區”的玩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科普體驗方向
代表測試區:遼寧盤錦北汽無人駕駛體驗項目、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測試區
這類“自動駕駛測試區”在現階段只提供封閉道路的自動駕駛測試,除了提供自動駕駛測試服務,更多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科普體驗場地的存在。
像遼寧盤錦北汽無人駕駛體驗項目建設在“紅海灘”旅游區內,是一條長約22公里的風景廊道,單向只有一條車道,沒有交叉路口,沒有社會車輛,沒有行人,能夠提供無人駕駛測試的場景非常有限。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測試區甚至專門在上海汽車博覽公園內建設了一個科普體驗區。體驗區內共有6.3公里的各類道路,普通民眾在其中可以體驗到編隊行駛、車道保持輔助、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制動、綠波車速引導等自動駕駛和網聯V2X場景。
不過,根據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測試區的規劃,后續還將建設典型城市綜合示范區、城際共享交通走廊等板塊,逐步成為自動駕駛系統性評價體系和綜合性示范平臺。
2、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融合方向
代表測試區:京冀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產業創新示范區、重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
這類測試區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的融合。
重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內涵蓋了50多種交通場景測試,能為自動駕駛提供盲區預警、變道預警、行人預警、緊急制動、車速誘導、自動泊車、隧道行駛等場景測試。
京冀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產業創新示范區以應用落地示范為主要方向,建立并開放了國內首個一共12公里的V2X潮汐測試道路,能夠提供集交通信號系統、智能道路感知系統、智能網聯汽車為一體的“人、車、路”的車路協同測試環境。
3、5G應用落地方向
代表測試區:浙江5G車聯網應用示范區
這類測試區的主角不是智能汽車,而是5G技術。根據億歐網的統計,目前,三大運營商在全國范圍內已經落地了8個基于5G技術的自動駕駛測試區(示范區)。
浙江5G車聯網應用示范區在云棲小鎮上布設了34個LTE-V路面站點,全程都布設了高清攝像頭,實現車與車、車與人、車與網之間的互聯互通,使得路上的一切都可以實時傳遞到指揮中心,并反饋到車端。
4、自動駕駛研發產業聚集方向
代表測試區: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
在國內眾多“自動駕駛測試區”中,湖南湘江新區是個“新兵”,去年6月份才正式對行業開放,但其目標卻不僅僅只局限于提高高質量的自動駕駛測試服務,而是希望通過測試服務的帶動,打造出技術先進、產業配套、國際領先的智能系統創新園地。這也意味著測試區要在“硬件”配置上有獨特的優勢才能“后來居上”,支撐起目標的實現。
事實也是如此,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是目前國內測試場景復雜程度最高、測試道路總里程最長、研發辦公配套最齊全、5G覆蓋范圍最廣的測試區。測試區涵蓋228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景,其中3.6公里雙向高速測試環境及無人機測試跑道為國內獨有,可為智能駕駛乘用車、商用車、無人機、智能機械、機器人、網聯通信供應商提供系統測試服務。
評價一個“自動駕駛測試區”是否優秀,測試區的“硬件”(測試條件)是很重要的一個維度。平心而論,國內各大自動駕駛測試區的“硬件”雖然各有差異,但這些都可以通過擴大投資實現趕超。
一般來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那么,一個優秀的“自動駕駛測試區”還有哪些問題是用錢無法解決的呢?
1、政策保障:產業研發的保護傘與緊箍咒
任何一項新技術的研發與落地都需要配套的政策進行支持與約束,自動駕駛這類與人類生命安全關聯極為密切技術尤甚。因而自動駕駛的研發每到一個階段都需要有對應的政策,既為約束與監管,也是為其商用落地創造環境和規則。
美國眾議院早在2017年就一致通過了一項關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提案,禁止各州阻攔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并且發布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監管新規,最大限度解除了對汽車制造商和自動駕駛技術研究機構的約束,自動駕駛技術將直接受聯邦監管,避免了出現“政出多門”。
北京也對測試區內的測試車輛進行嚴格監管,包括要求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應安裝監管裝置,接受第三方機構日常監管。為保證測試安全可控,示范區研制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監管平臺”,實時監管車輛的位置、自動駕駛狀態及車況、測試駕駛員行為等。
長沙市發布《長沙市關于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以《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V2.0》為核心的6項涉及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的管理規程,除了對產業發展出臺激勵政策外,還對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管理進行規范。一面想方設法促進產業發展,一面不忘給技術研發帶上“安全帽”。
2、生態聚合:產業發展的試驗場和催化劑
自動駕駛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其牽涉的上下游產業鏈非常長,因而一個優秀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必須具備非常強的生態聚合能力,這樣才能讓處于自動駕駛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不同玩家在自動駕駛生態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價值,從而形成具有活力的產業生態氛圍,快速推動產業發展。
上海的自動駕駛測試區就建在有“汽車城”之城的嘉定安亭,本身就有上汽集團、上汽大眾、蔚來汽車等主機廠及相關配套零部件企業入駐,具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相比北京、上海這些城市的區位優勢并不明顯,但憑借著出色的“硬件”條件,在短短1年多時間內就吸引了包括百度、騰訊、阿里、京東、中車、大陸、博世、希迪智駕、地平線、獵豹移動等自動駕駛產業內不同研究方向的大小巨頭們入駐,迄今長沙全域內已經聚集了智能網聯汽車重點關聯企業347家。
此次,湖南湘江新區與舍弗勒達成合作,舍弗勒將把旗下應用于智能駕駛領域的Space Drive線控技術引進長沙,開發符合未來智能駕駛要求的Mover平臺系統和90度智能轉向模塊,滿足未來無人駕駛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實際上也是長沙自動駕駛產業集群效應落地結果的一個印證,舍弗勒這樣的國際巨頭也會選擇從長沙入局,將自家在自動駕駛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在中國市場從推廣進入到落地實施階段。
3、服務能力:產業規范的分水嶺和基準線
自動駕駛測試區的基本功能是為測試提供服務,因而服務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自動駕駛測試區”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同時也是產業規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湘江智能常務董事、常務副總經理李焱在與智能相對論交流時曾表示,自動駕駛測試區的服務能力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有合理的測試流程和合適的測試手段。
自動駕駛技術復雜,政策層面對安全的要求又極為苛刻。因而為了將技術的可行性與安全臨界值測試出來,必須有合理的測試流程和合適的測試手段作為保障。
測試流程可從制度層面進行規范,測試手段可用測試場景進行補充,這對自動駕駛測試區的專業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其次,要可以發放測試牌照。
必須承認的是,雖然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各類“自動駕駛測試區”很多,但能夠發放測試牌照的測試區卻只有幾個。
測試區具備發放測試牌照的能力,則意味著測試區為自動駕駛研發在政策層面掃清了障礙,自動駕駛在研發時遇到的問題也大多有章可循,這也讓研發企業可以放開手腳沒有后顧之憂。
最后,要可以積累測試大數據以及有完善的保密和共享機制。
上文提到自動駕駛研發需要產業集群,生態聚合,串聯自動駕駛產業鏈,方便企業間進行商業合作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自動駕駛研發企業之所以重視測試區的生態環境,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同行間的互動與交流,可以大大提升技術的研發速度。
自動測試區在其中則需要承當起橋梁的作用,不但可以為參與測試的企業提供大數據支持,還應在測試區內建立完善的保密和共享機制。
這兩項手段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增加測試區內的生態活力。但前者相當于“拉新”,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后者相當于“留存”,為企業研發和后續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就目前來看,長沙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積聚了足夠大的能量,即便與北京、上海這些起步更早的一線城市相比也不落下風,且更具備成為中國“鳳凰城”的氣質。不過,在此之前,長沙還需加快以下兩項動作,才能在今后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名至實歸。
首先,商業化落地是“鳳凰城”名頭歸屬的決定性因素。
自動駕駛研發最終還是要落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上,鳳凰城之所以受行業關注,除了豐富的產業生態外,Waymo在鳳凰城推出付費無人出租車服務,拿下自動駕駛C端商用落地的頭炮也是原因之一。圖森未來也與美國郵政(USPS)合作,用自動駕駛技術在鳳凰城和達拉斯市郵政配送中心之間往返運輸貨物。
中國“鳳凰城”遲遲未有定論,就在于沒有可以值得一提的自動駕駛商用落地項目,就目前中國自動駕駛行業所曝出的規劃來看,百度聯合紅旗生產的首批量產L4級Robotaxi已經批量落地長沙,將在年內進行商業化運營。
如果該項目可以按計劃實行,長沙則將拿下國內最具分量的自動駕駛商用落地項目。當然,要想持續保持領跑,長沙還應在自動駕駛環衛車、自動駕駛公交、自動駕駛重卡、自動駕駛接駁車等多種已經達到技術臨界點的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盡快實現商用落地。盡可能多的探討不同的商業模式和商業路徑,這樣才會對行業有所啟發,也是自動駕駛測試區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其次,自動駕駛的“圈地運動”范圍還要擴大。
我們注意到,目前所有自動駕駛商業落地的運營區域都被限定在一個不大的范圍內,但如果要想讓更多人接觸到自動駕駛,讓技術的普及程度更高,其商業運營的范圍勢必要持續擴大。由于自動駕駛的實現需要高精地圖和V2X的協同配合,因而自動駕駛需要像“圈地運動”一樣,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和“掌控空間”。
目前,湖南湘江新區正在加速建設100公里城市開放道路、100公里智慧高速的“雙100”建設,并且希望通過自主代客泊車、智能系統設備檢測仿真實驗室等,打造“封閉+開放、虛擬+物理、城區+城際”的多層次、立體化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環境。
很顯然,長沙已經把握住了自動駕駛未來競爭的要點,正在“圈地運動”上持續加碼,可以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圈地運動”都將是自動駕駛測試區之間競爭的主旋律,長沙則需要在“兩個100公里”的基礎上再“圈”更多的“兩個100公里”。
【鈦媒體作者介紹:智能相對論(公眾號ID:aixdlun)】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