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浪之下,中國創業市場迎來爆發。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咖啡、眾創空間、創新中心遍地開花,且坐擁城市的黃金地段。承載著孕育創業公司重任的創業孵化器,迅速擴張。
落地窗、木質桌椅、懶人沙發、管線裸露的頂棚、開放式空間……這些建筑元素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套簡潔的孵化器。資本助力、資源共享、技術輔導……獲得這些“創業孵化全鏈條”服務,只需要低廉的租金,有的聯合辦公空間甚至“免費入駐”。
國內孵化器產業起步較晚,但經歷了“孵化熱”,我國孵化器數量目前已經達到世界第一。作為當今高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國孵化器取得了驕人成績。
但是幾年發展下來,相關問題也逐漸暴露,孵化器同質化、管理混亂……孵化器在“孵化”這件事上開始乏力,直接表現就是2016年以來孵化器接連不斷的倒閉潮。許多孵化器在政府的支持下一哄而上,數量多,但實際上孵化質量并不高。
2018年,硅谷著名YC孵化器登陸中國,孵化器再次引起創業行業的討論和關注。事實上,企業孵化的過程遠比想象中要復雜,對孵化器團隊的資源和能力要求都很高。隨著越來越多國外頂級孵化器的入局,當下中國的孵化器產業形勢如何?那些轟轟烈烈進場的孵化器,如今發展地怎么樣了?網易雙創邀請到優投空間創始人兼CEO代瑞紅,一起聊了聊孵化器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