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戰略下又一款重磅車型,長安A+級SUV明日座駕CS75PLUS,日前在成都車展期間宣布正式上市。
新車共推出六款車型,官方售價10.69萬元—15.49萬元,價格上雖然沒有太多意外,但是這款產品的競爭力確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該車上市后也將與長安CS75同期銷售,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消費者需求。
早在六年前,長安汽車推出了CS75系列車型,長安作為自主品牌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自此開始了品牌向上的征程,CS75PLUS作為該系列的最新力作,在此價格區間之內盡可能提升了整體產品力,自然而然也成為了長安下半年最重要的一款車型。
正式公布售價前,CS75PLUS的預售成績也說明了問題。自8月16日開啟預售至9月4日,短短19天預售訂單就達到11729臺,它或許會成為長安另一款走量車型,不僅會超越CS55和CS35,所占長安汽車份額的比例也將繼續提高。
在當前汽車市場中,能夠保持數年如一日的產品力領先、并且持續暢銷的車型并不多,長安CS75系列憑借優質的產品實力以及產品口碑,歷經五年的市場檢驗,成為了中國品牌緊湊級SUV中的明星級產品。
隨著年輕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消費觀念也在隨之改變,長安汽車也敏銳的發現先了這一點,具體到CS75PLUS車型上,它提出了一種以“用戶思維”為導向的理念,基于對未來出行生活與用車趨勢的深度洞察去設計產品。
甚至在代言人的選擇上,長安也格外慎重,此次宣布陳坤作為長安汽車品牌代言人,俘獲了一種80、90后年輕群體,陳坤同時作為CS75PLUS第一位車主,在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手里接到了第一把鑰匙。
相比此前的車型,全新的CS75PLUS全面升級了外觀、智能、安全、動力等幾個最為核心的方面,CS75PLUS的研發歷時四年,匯聚了中國、意大利、英國、美國、日本的近兩千名專家、工程師共同研發打造,期間歷經大量精密而嚴苛的測試。
CS75PLUS擁有1.5T、2.0T兩種動力版本,其中,2.0TGDI+愛信8AT動力系統,最大功率171Kw,最大扭矩360N·m,動力性能比肩3.5L自然吸氣發動機。另外一套1.5TGDI+愛信6AT動力系統,發動機燃燒效率更高,最大功率可達131kw,扭矩達265N·m,百公里油耗僅為6.7升。
在生產方面,CS75PLUS的智能工廠設備綜合自動化率高達90%,數據自動傳輸率達到100%。另外在零部件供應商的選擇上,博世、愛信AW、博格華納等國際一線供應商的支持最大化地保障了零部件的質量和技術的先進。
CS75PLUS搭載了行業首發的遙控代客泊車系統APA5.0,實現了人在車外即可自動泊車的領先科技,只需車位大于車身71厘米,在有清晰車位線的停車區域,車內人員可直接下車,車輛可自動尋找前方20米以內車位并泊入。
CS75PLUS還配備了同級少有的手機藍牙鑰匙,在全球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將虛擬鑰匙通過手機分享給他人,并且車主可無限次數的分享和收回虛擬鑰匙,讓借車用車不再麻煩。
除此之外,CS75PLUS搭載TINNOVE OS汽車智能系統,深度整合了騰訊車聯的基礎能力和騰訊核心生態資源,為車主提供統一極致的智趣出行體驗。
TINNOVE OS汽車智能系統不僅提供豐富的娛樂功能,并支持40余種精細化場景的智能推送,用戶還可將微信里的位置信息,分享到車機屏幕,讓汽車成為人們聯絡感情的媒介。
幾天前,在重慶舉辦的智博會期間,CS75PLUS也刷了一波存在感,率先應用了車載微信。微信是騰訊產品體系當中用戶量最多的產品,第一款合作車型便是CS75PLUS,騰訊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合作伙伴甚多,為何將如此重要的產品率先放在長安的產品上,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也能從側面佐證CS75PLUS的產品力。
CS75PLUS的誕生,與長安汽車在戰略上的高瞻遠矚密不可分,在第三次創新創業的契機之下,長安汽車針對技術升級積極投入,在全球六國九地設有涵蓋設計、動力、底盤、智能科技等全覆蓋的研發中心。
可以說,CS75PLUS代表著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最高水準,也在引領著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突破的腳步,戰略上的高度重視,讓長安的技術更加有底氣。
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正在經歷28年以來的寒冬,長安汽車也并不好過。8月30日下午盤后,長安汽車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銷量在國內六大國有汽車集團中排名下滑至第六,合資品牌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表現都不盡人意。
公告還顯示,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98.76億元,同比下降16.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40億元,與去年同期盈利16.1億元相比暴跌239.17%,留給長安汽車的考驗依舊嚴峻。
隨著CS75PLUS 逐漸進入交付階段,這款車也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在合肥工廠經歷產能爬坡,只有產品口碑逐漸擴散之后,才能實現市場表現的正向循環。
但CS75PLUS的誕生至少證明了一件事:面臨當下嚴峻的車市寒冬,積極投入自助研發才是車企的正確姿勢,只有持續開發消費者需要的產品,適應互聯網化、年輕化的消費趨勢,才能迎來周期性復蘇。(本文首發鈦媒體,編輯/李玉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