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
在經過近1年的試制、生產之后,車和家旗下首款量產車型理想ONE即將在2019年10月開始交付。對于這款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一經發布就成為了新造車勢力中的“當紅炸子雞”。
對于相對小眾的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到底有何真本事?前不久,車和家正式開始了理想ONE的試駕工作,鈦媒體也參加了本次活動,接下來就與大家一同分享下它的各方面表現。
正式開始介紹前,筆者先為大家解釋下,此次試駕的車輛是理想ONE的PP3車型,它在正式交付到用戶手中前還要再經過P1、P2兩個優化階段。不過這兩個階段更多會集中在軟件與一些細節方面,而不是針對車輛整體。
Mobileye EyeQ4視覺識別方案和博世毫米波雷達
整體外觀設計方面,理想ONE并非純電動車,所以在正面還是保留了較大的進氣格柵,確保增程器進氣空間。
在前風擋玻璃上方為Mobileye EyeQ4視覺模塊,前保險杠上方是博世的毫米波雷達,這兩個傳感器為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最主要的感知硬件。
星環頭燈
在現有相對傳統的設計基礎上,理想ONE也在很多細節方面進行了較超前的改進。車頭最顯眼的就是這條“星環頭燈”了,與貫穿式尾燈不同,貫穿式頭燈在國內量產車上并不多見。一方面是設計上的難度增大,另一方面也是車輛安全的法規不允許將高亮的燈光貫穿車頭。
但為了保證車頭的設計和美觀,理想ONE的“星環頭燈”是以一種示寬燈的形式出現,它內置117顆LED光源,調低了燈光的亮度以符合法規要求。并且,其還使用了難度更高的厚壁注塑工藝,支持動態點亮,在解鎖時呈現出的動態效果非常炫酷。
總長5037mm,軸距2935mm
作為理想的首款量產車型,理想ONE主打的還是中國消費者比較喜歡的大車、大空間,定位為全家出行工具的產品。
理想ONE的尺寸為5037mm,軸距達到2935mm。中大型SUV的體積可以保證其內部空間,目前中國大多數家庭都是2+2+1或2+2+2的成員組成,一臺車可以完成日常通勤+周末外出等多場景使用。
貫穿式尾燈
反觀車輛尾部,理想ONE也采用了當下比較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設計。其實,在眾多汽車品牌中,最早也是做得最好的貫穿尾燈當屬保時捷,而理想ONE的設計也屬于中規中矩的類型,并沒有非常突出的辨識度。
并且,理想ONE的尾部車門不支持感應開啟,這對于手提重物的使用場景有些不方便。
整體動力表現
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最大的問題依然為續航里程,而理想制造ONE則采用的是難度較大的增程式動力系統。主要是因為增程式動力系統在“三電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依靠“燃油發動機”的發電系統,這對整體的布局,NVH控制以及性能等方面要求都是極高的。
理想制造ONE這款車的增程式系統主要由電動機、電池組以及1.2T增程器組成。(增程器供應商為東安動力,電控系統的供應商為匯川動力,而電池組則由寧德時代提供,總電量40.5kWh)。
這款車采用的是前后雙電機布局,前軸由兩臺聯合電子提供的電動機,其中一臺和發動機連接,充當發電機;另一臺直接連接驅動前軸。
后軸是一臺由博格華納提供的電動機,最大功率140Kw,直接連接后軸;前后雙電機的布置讓它擁有了四驅系統,同時綜合功率達到了326馬力,最大扭矩530牛米。
理想ONE 1.2T的增程器最大功率是96kW,但輸出這個功率時轉速高達5500轉,還是挺吵的,因此其輸出被限制在了60kW,這個功率滿足高速巡航毫無壓力,也有較高的燃油經濟性。
理想ONE提供“增程模式”和“混動模式”兩種駕駛模式,在提供180公里的電池里程和620公里的燃油發電里程的基礎上(NEDC工況),通過不同的控制策略,來匹配不同的用戶使用場景。(上圖從右到左觀看)
增程模式:理想ONE優先使用電池行駛150公里(NEDC工況),之后增程器啟動并提供620公里(NEDC工況)的燃油發電里程。燃油耗完之后,仍然剩余30公里的安全電池續航,適合有家庭充電樁的用戶,用戶可享受極低的能源成本。
混動模式:增程發電系統在純電行駛50公里后開始工作,燃油耗完之后,剩余130公里的充沛電池續航,更加適合無家庭充電樁的用戶,能源補給方便。
行車過程中動力顯示
無論是你選擇哪種模式進行駕駛,在行駛過程中中控屏都可以進行不同驅動力的顯示,綠色為電池電能驅動,而藍色為增程器電力驅動。
兩種不同模式下,增程發電系統和電池組之間的協同工作,基本都是淺充淺放,而不是通過大功率增程器將電力快速轉移到電池內。這樣的協同工作,相比于純電動汽車來說,可避免電池組過充過放,保證電池組的安全和壽命。
對于駕駛感受方面,理想ONE可以自定義動力回收、方向盤模式以及懸掛模式,基本是舒適與運動兩種。筆者比較喜歡舒適的模式,畢竟是一臺家用的大車,無論是駕駛還是乘坐都要更加順手輕松。
雖然有增程器的加持,但其油門與剎車之間的感受與純電動車無異,二者之間的配合很默契,不會出現功率驟降而造成的動力缺失。
本次共288.4km試駕路線能耗小計
本次開始試駕前,筆者將行程能耗小計清零,結束時綜合能耗如上圖所示。這次主要是較短城市道路+較長高速路段,所以選擇的“增程模式”較多。
在綜合能耗中,燃油形式里程較長,為206.2km,平均油耗8.1L/100km,而純電行駛里程為82.2km,平均能耗17.4kw/100km。
對于一臺6座的中大型SUV來說,理想ONE的能耗其實還算不錯,在不急加速急減速的情況下,增程器與電池之間的配比相當合理,但如果油耗再縮減一些,經濟性上可能會更好。
同時,在增程器介入的形式階段,理想ONE座艙內部并沒有特別明顯的噪音情況,與傳統燃油車的噪音控制接近。這樣的表現得益于前車窗和前風擋采用圣戈班雙層隔音隔熱玻璃,增程器、前機艙、頂棚、側圍、門板和后備箱等位置布置了高品質隔音材料。
標配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理想ONE標配自動輔助駕駛系統,采用Mobileye EyeQ4視覺識別方案和博世的毫米波雷達及超聲波傳感器。
理想ONE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功能包括: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LKA自動車道保持、AEB自動緊急制動、FCW前向碰撞預警、LDW車道偏離預警、LCA 并線輔助、APA全自動泊車、APO停車位駛離、360°高清全景影像、SVA側方盲區輔助、IHC遠近光自動控制、EID環境信息顯示等。
開啟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后車輛自主行駛
在開啟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LKA自動車道保持后,理想ONE的加減速與車道保持效果非常不錯,車輛的速度不會出現急加速急減速的情況。
并且,理想ONE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駕駛員監測機制并不是扭矩識別(駕駛員輕轉方向盤),而是通過握力識別,當超過離手時間后,駕駛員需握下方向盤進行確認。
目前,理想ONE還無法通過波動轉向燈自動變道,需要人工介入。并且,在路口等無車道線的情況下,LKA自動車道保持會較快退出,當重新識別到車道線后,還需再次開啟,這點有些繁瑣,可以設計個自動識別再次啟動的功能。
四屏互聯座艙
理想ONE在發布之初,其車內空間設計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截止到目前,理想ONE也算首批量產多屏互聯的車型。
在車內座艙方面,車和家則提供了四屏與全車語音結合的交互方式,其中四屏由雙芯片和雙系統驅動,中控屏與副駕娛樂屏由車規級高通驍龍820A芯片和Android Automotive系統驅動,提供包括百度、高德地圖導航、愛奇藝、喜馬拉雅及在線音樂等在內的服務。
多功能方向盤
其實,將更多的屏幕加入車內空間并不是特別難的事,但是如何在行駛過程中在駕駛員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最簡單的操控才更為重要。
理想ONE也采用了多功能方向盤設計,左手部分主要是對液晶儀表盤的控制,右側則為多媒體操作區域,配合語音功能,駕駛員可以在不脫離道路視線的情況下,完成大部分車內功能選擇。
排擋位置屏幕操控
在理想ONE的排擋位置設計有一塊獨立屏幕,這塊屏幕主管空調、后備廂開閉、油箱蓋、中控鎖這些功能,界面非常簡單直觀,也很容易操作,作為最重要的“增程模式”和“混動模式”的調節也在這里。
空調快速調節
對于車內更多大屏的加入,不少老司機都持有保留態度,沒有傳統旋鈕操作來的方便,并且行車過程中還要分神去看調節選項,增加危險情況。
考慮到用戶的使用習慣問題,理想ONE加入了一個非常貼心的功能,在主界面可以通過左右、上下滑動直接盲操空調風量與溫度設置,行車過程中不用進入任何一級界面,完成快速調節。
全液晶儀表
理想ONE的儀表盤也是全液晶儀表,其由三部分構成,左側為導航/音樂信息和電池與增程剩余里程顯示,中間顯示自動駕駛輔助信息,右側則是小計里程、能耗,電池剩余電量,實時功率輸出及動能回收功率顯示。
整體布局非常合理,但個人認為字體稍小,顯示風格也不會根據駕駛風格來切換,未來如果可以在控制選項中調整布局&字體大小,根據不同駕駛員偏好來選擇色彩搭配會更加個性化一些。
中控娛樂系統&副駕娛樂屏
在液晶儀表的右側,為車輛中控屏幕和副駕駛娛樂屏幕,這兩塊屏幕雖然是獨立存在,但在設計上通過黑色背景進行連接,形成了貫穿式的效果。
副駕播放音樂or視頻內容
右側的娛樂屏目前只支持播放音樂和電影,功能還比較簡單。不過有一點好處就是主副駕的娛樂屏支持雙音源,手套箱里的耳機接口可以讓副駕享受自己獨立的娛樂空間,而不與主駕相干涉。平時副駕沒人時也可以主動關閉副駕娛樂屏省電。
副駕內容分享到中控娛樂系統
在停車狀態時,如果副駕的朋友想與大家一同分享視頻或者音樂,可以直接按住播放的內容進行滑動,這時播放的內容就會自動分享到中控屏幕中,并且播放形式也變成外放,可以讓同車其他人員一同分享。
注意,這個功能考慮到行車安全,只能在停車時完成,還是那句話“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中控屏幕操作
中控屏是車內最常用到的屏幕,時鐘左側與下方的小圖標都是快捷菜單,包括最常用的音樂、收音機、導航、車輛設置和360°環影,用起來很方便,但左側的小圖標會被方向盤遮擋,因此不好在開車時使用。
進入二級菜單后,可以通過左下角的房子圖標按鍵,或使用三指下拉操作直接回到主界面,這兩個簡化操作的設計考慮很周到。
360°影像
對于一款中大型SUV來說,停車可是比較費勁的問題,特別是北上廣這些相對行車、停車空間有限的城市,一套好用的360°影像不可或缺。
理想ONE在360°影像上做的非常到位,多種模式的選擇可以觀察到全車周圍每一個角落,特別是“上帝視角”,在通過狹窄路段會自動開啟,停車過程中,駕駛員也可以調整不同的位置,就算沒有他人輔助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剮蹭的情況。
據官方介紹,量產車型的理想ONE會加入水平及垂直車位的自動泊車,還有自動駛出車位功能,但筆者目前試駕的車型該功能還暫未開放,具體使用效果只能等到量產車下線再來一看究竟。
語音控制
在語音控制方面,理想ONE的喚醒詞經過了幾輪篩選,最終定為“理想同學”,這一次比較符合中國消費者的說話習慣,并且多種方言中都可以模糊識別,識別率有所提升。
通過“理想同學”用戶可以完成多媒體調整、信息查詢、導航以及車窗開關等功能,識別率與速度都非常不錯,配合多功能方向盤使用,讓駕駛員在行車中可以更便捷的完成多種功能的選擇。
理想APP遠程操控車輛
除了在車輛內部進行控制外,作為主打科技屬性的理想ONE自然也少不了APP遠程操控。當用戶對賬號和車輛進行綁定后,可以在APP端對車輛車窗、空調、車門以及定位等功能遠程調整。
此外,理想ONE也支持無感藍牙鑰匙功能,當綁定手機靠近車輛后,車輛自動解鎖,平日完全可以舍去傳統鑰匙。
雖然筆者這次試駕的是PP3階段的理想ONE,但是它本身的完成度、駕駛感受以及科技功能都讓我非常驚訝。作為車評人出身的李想,在造車上要比其他廠商更加了解中國消費者,這樣的經驗促使理想ONE可以定位更加精準,功能更加完備。
首先是車型定位的問題,理想ONE作為車和家的第一張王牌,它很聰明的把握住了中國消費者對于大的需求,一輛車既可以滿足3-4人的日常通勤,也可以滿足6-7人的周末出游,這對于希望多場景使用的消費者來說直擊痛點。
第二個就是關于續航里程的問題,不少人對純電車型望而卻步的原因就是續航里程不夠,充電難,這些問題需要時間來慢慢解決。在這個時間過度的階段,混合動力還是更加吃香的,增程器的加入可以改變單一的充電補能問題。
并且,增程電動車目前除了帝都北京不享受新能源指標外,其他有限購的城市都可以享受新能源車的待遇,包括免費牌照和不限行等,也符合了部分用戶選購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第三個就是駕駛上的問題,其實理想ONE在行駛過程中與純電車型并無差距,增程器噪音并沒有網上猜測的那么可怕,動力輸出很足,在100km/h后還可以很有勁,能量回收并不像其他品牌的中大型SUV有點頭的現象,增程器、電池以及回收系統之間調教非常默契。
智能輔助駕駛是這兩年汽車市場必備的功能,理想ONE所搭載的L2.5級自動駕駛用起來還是比較省心的,但是因為成本的原因,單視覺+毫米波雷達的方案讓其在變道方面稍顯不足,并沒有其他家競品用起來方便。
最后關于車內娛樂系統與遠程互聯功能上的配置,理想ONE做的更是獨樹一幟,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造車勢力,目前四屏互聯的方案還很少有量產落地的方案,遠程APP互聯對于車輛控制、信息分享等功能上都相對完備。
總的來看,作為國產自主品牌的首款量產車,理想ONE在整體做工、配置以及功能方面都非常完備,并沒有特別大的BUG出現。再加上它增程器解決里程焦慮,同時又能享有電動車政策的情況,理想ONE相對于傳統燃油車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筆者認為,未來可能會影響到理想ONE市場的問題也許就是售價,32.8萬的售價并不算低,并且對于一個大眾相對陌生的品牌,如何完成市場教育與品牌推廣是理想在量產后的大問題。
畢竟是選擇一臺市場保有量高且品牌可靠的傳統燃油車,還是嘗鮮選擇一臺造車新勢力的全新車,這個問題在每個潛在消費者心中都會反復考量吧。(本文首發鈦媒體,攝影、作者/Kiwi)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