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投中網(ID:China-Venture),由曹瑋鈺編譯,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創業者和投資人,這兩個角色之間,一直存在一種“脫節”,仿佛說的并不是同一種語言,很難做到相互理解。但投資人需要談出好的項目,創業者更是要從VC那里拿到融資,因此,了解對方的心理,懂得換位思考,其實是一種剛需。
本文作者是美國早期風投機構NFX的管理合伙人Gigi Levy-Weiss。Gigi Levy早年曾有豐富創業經歷,參與了包括SimilarWeb、Plarium、myThings、Hola等多家企業的創辦,曾擔任倫敦上市公司在線博彩公司888 Holdings的CEO以及貝塔斯曼的監事會成員。2014年Gigi Levy年進軍風投領域,創辦早期風投機構NFX。
創業者和投資人的雙重經歷,讓Gigi Levy深諳兩種人群的心理,并通過本文向創業者支招——VC的心理是怎樣的,痛點在那里,如何做才能提高融資的成功率。
與我們現在正在合作的許多創始人一樣,當年我們在創業過程中,經常會感覺到:創業者看待現實的方式,和VC的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著一種脫節。有時候甚至感覺,創業者和VC們說的不是同一種語言。
現在回頭來看,這是說得通的。我們在創業圈這個生態系統中深耕,沒有真正了解VC的心態,總是不能理解他們。我們的確不在同一個語系中。
經過這些年,我認識到了一個殘酷事實:對于初創企業來說,了解VC的心態,與了解用戶心態是同等重要的事。如果拿不到資金,創始人是贏不了的,所以最好學習下VC的語言。
過了幾年,我也開始做VC了。如今,我可以坐在談判桌的另一端,繼續體驗這種創業者和VC之間的互動。有一點感受很清晰,那種“脫節”今天仍然存在,與我們當年創業時沒什么兩樣。
為了縮小這一差異,我會分享一些投資人的心理,借此創業者可以預見VC的思維模式和決策流程。這些都是我們當年創業時沒有預見的,希望當今的創業者可以學習一下,掌握這種創始人和VC之間的溝通技能。
首先,想了解一個人的心態,最有效的途徑或許就是了解這個人的痛點。盡管人人都認為VC是份光鮮亮麗的工作,但現實情況是,做VC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會詳細說明。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VC的經濟學。VC擔任的是GP(普通合伙人)的角色,而投資的資金來自于LP(有限合伙人),LP通常是機構投資人。GP會代表LP進行投資,但只有在LP拿回本金后,GP才能夠獲利,拿到一定比例的Carry(超額收益),通常是超額收益的20%。
舉個例子,有一只1億美元的基金,投資的回報只有9000萬美元,在這種情況下,GP一無所獲。如果投資回報是2億美元(投資本金1億美元,加上超額收益1億美元),GP可以拿到20%的超額收益,也就是2000萬美元。如果是3倍的投資回報(很棒的投資回報水平),超額收益是2億美元,GP就可以拿到4000萬美元。這聽起來不錯,對嗎?
但如果看一下持股比例,我們會發現,由于初創企業在融資過程中股權不斷稀釋,早期VC在退出時的持股比例通常為10%或者更低的水平,因此,為了獲得3億美元的投資回報,基金須得投在那退出時總估值超過30億美元的公司。
如果你恰好是Facebook或Airbnb的投資人,這不是什么難事,但大多數企業的退出估值是低于10億美元的,因此,不管哪支基金,能以30億美元估值退出的可能性都是很低的。
這些數字說明的是什么?基本來說,可以總結為兩條鮮為人知的風投指南,理解這些是至關重要的。
VC需要很高的退出估值
的確,有一些VC嘗試專注于“小而美”的初創企業,投資預期也會低一些。但總體來看,運用這種投資策略,想獲得多倍的回報是極其困難的。
創業者見到的多數VC,通常會嚴肅地告知:“我可以看到,你們的公司會發展成一家估值1億美元的企業,但規模不會更大了,所以不是我們的投資標的。”
這不是很好理解。舉個例子,如果一家VC在一家公司估值800萬美元時投資,在估值1億美元時退出,這看上去是一筆很好的投資,投資回報也很優厚。
但是,我們創業時沒有考慮到一個現實情況:1億美元的風投資金,投資標的200萬美元,占股20%,為了在1億美元退出時獲得2000萬美元的收益,然后必須在之后的輪次中跟投更多資金(假設沒有進一步稀釋)。這對1億美元的VC來所沒有任何變化——他們需要獲得3億美元的回報。這就是VC必須得瞄準巨大成果的原因。
VC需要很高的占股(15-25%)
風險投資往往需要明星項目來帶動,每支成功的基金都會有1到2個明星標的來“成就”這支基金。
對于VC來說,回頭看的時候,每個團隊都是聰明的,但在決定投資時,VC并不知道哪個公司會是最成功的那個。
結果就是,VC需要足夠高的持股——在種子輪,每家標的公司通常是10%-15%。想象這種痛苦:某個標的公司本可以讓基金回本,但你的基金只持股了3%。持股比例較低的情況下,你需要更高的整體退出估值。
對于VC來說,大筆押注至關重要。
VC需要維護良好的關系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那些數字的含義,也理解了VC大筆下注的壓力,現在我們再試著了解下,鎖定這些公司的實際難度有多大。
風險投資合伙人的角色主要包括:1)篩選潛在的投資項目,2)深入研究,找到更好的case,3)鎖定合適的公司,進行投資。這份工作并不像你想的那樣困難,但也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投資人每天的會議、收到的投資申請會有數十個,并且永遠也不清楚下一家偉大的公司會來自哪里,所以他們得把這些公司全部看一遍。即使其中會有許多不錯的想法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團隊,但投資人也只會投100家中的其中1家。
但這些事情,甚至還沒有觸及這份工作真正困難的部分——拒絕掉剩下的99家。
那么,為了應對這些痛點,投資人在心理層面主要的驅動力是什么呢?實際上很簡單。
1.?害怕錯失好的項目
每一位投資人都樂于與別人分享他獲得的巨大成功,但我們在創業時,都會低估一點——每位投資人,都曾有過巨大的失敗。
那些錯失掉的好項目,往往都建立在經濟損失之上,并且伴隨著與深深的遺憾,這種遺憾通常會與日俱增。
明星項目往往可遇不可求。投資人如果看到這類項目并且有機會投資的話,失之交臂會是他們最大的恐懼。
比如,我本人曾錯過了一家名為Yotpo的公司。我喜歡他們的團隊,但不喜歡他們產品,就拒絕了這個項目。但我錯了,我不僅錯失了一個可能的巨大財務回報,也錯過了參與這段非凡旅程的機會。而且,這還不是我唯一一次重大錯失好項目......
所以說,當投資人看到了一家初創企業有日后成長為大公司的潛力——擁有優秀的團隊,熱愛所在的領域,還有好的點子——他們很難不去做這筆投資。這是第一個心理上的驅動因素。
2.?擔心看起來很蠢
眾所周知,VC的“設定”就是要提升收益,但很少有人會談論VC為了避免看起來很蠢,會是什么樣子。
有什么會讓VC看起來很蠢呢?比如,壓注了一家已經很成功的公司;投資某個賽道,即使其中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占據主導到位,但已經有頂級基金已經下注并“宣告”勝者,這種情況下,其它公司想融資只會越來越艱難;再或者,投資了某個領域,但競爭對手已經籌集了大量資金。舉個例子,我們已經見識過,軟銀在某些領域投了幾筆億級資金之后,其它的競爭對手就會面臨資金枯竭的境地。
因此,結論就是,VC不希望投資到一個讓他們看起來很愚蠢的項目上?!癠ber已經融了5億美元,你為什么還要投Uber的競爭對手呢?”這不是VC希望LP會問的問題。
這兩種心理上的驅動因素,基本能說明全部問題。投資人要篩選數百家公司,并挑選出可以成長為大公司的贏家,因此就要不斷地平衡上述兩種心理。一旦你理解了這一點,你可以將其為我所用。
手速一定要快
與VC打交道,需要領會的另一個細微差別——時間是VC的朋友,但不是你的朋友。
VC總是寧愿多等一等再做出投資決策。等的時間越長,他們就可以收集更多關于業務的數據,也會更加了解你。對于他們來說,這些數據意味著風險得以降低。
維持一種“有得選”的狀態,符合VC的最佳利益——他們總是可以在之后說“No”。但是你,是需要在現在這一刻,快速拿到資金來發展公司的。你應該知道,每過去一天,投資人就越有機會聽到關于你的公司和所在賽道的負面評論,那些消息可能讓他們退卻。
你想快速close掉這筆交易,讓投資人跟著你的節奏推進,唯一的方式就是上面提到的投資人的第一個心理——害怕錯好的項目。因為VC通常只有在其他投資方也感興趣的時候,才會快速行動。
話術也是一種藝術
了解VC的心理后,若想提高融資成功的幾率,你只需用下面的三種表述來說服VC,措辭越到位,你就能拿到越多的投資意向書。
1.?你要說服投資人,投資的風險很低
首先,你要了解VC如何看待你們的數據,然后你可以倒推,找出合適的數據,并盡可能以最好的表達方式與VC溝通。
介紹產品前,你可以這樣開頭:
?我們的創始人經驗豐富,曾在這些很好的初創企業工作過?=?我們不僅是一支強大的團隊,而且有相關的經驗,很清楚初創企業該如何實現快速的發展和擴張)
?在創辦這家公司之前,我們已經合作好幾年了?=?我們了解彼此,團隊上不存在風險等
介紹產品后,可以圍繞著關鍵指標進行介紹:
?我們已經有1萬名日活用戶(用戶留存和參與度高)
?已經實現了變現,支付用戶的轉換率是3%?=?不存在免費App的風險
證明低風險,提供的數據越多越好。鑒于大多融資流程是需要時間的,因此最重要的是,你要及時向投資人進行更新,告訴他們你們正在取得的進展。沒有什么比快速進步更能證明你是低風險的了。
關于風險的最后一點是,要了解你的對手,進行仔細而深入的分析。你對競爭對手越了解,就能更容易說服投資人,讓他們相信你是低風險的。
2.?證明你有巨大的潛力
在證明自己的時候,數字起著重要作用。列舉出的每個數字,都要講好一個故事。
也可以使用其他行業的參考資料,幫助說明自己的觀點:“這個垂直行業的SaaS平臺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業務,我們追求的垂直市場也是相似的規模,因此可以建立一個類似規模的業務”。
展示公司的發展潛力時,不僅要通過“自上而下”(top down)的方式,還有“自下而上”(bottom up)的方式?!白陨隙隆钡姆绞?,舉個例子,“我們的目標是獲取該行業IT相關支出的5%”;而“自下而上”的意思是,“我們需要10%的潛在客戶,每月支付1美元,這是合理的”。當你能夠以這兩種方式來鎖定這些數字時,你的故事會變得更加可信。
數字必須精確嗎?并不是的。沒有人會指望你的數字準確無誤。但請記?。喝绻阌媱?年只達到500萬美元的營收,VC通常不會對你感興趣。VC并不是在質疑你能不能做出500萬美元或600萬美元的業務,但他們感興趣的,是你能不能把營收做到5000萬美元。
3.?展給投資人,其它投資方也很感興趣
這段值得單獨說一說。創始人要提及一下,你們也在和別人接洽(不要透露姓名,你不會希望他們談這件事情)。
當你拿到一份投資意向書,要讓其他人知道,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更快速地行動。你的項目看起來越受歡迎,就會有越多的投資者人對你興趣。
類似的表述會有很好的效果:“當前融資沒什么壓力,下周初我們會拿到一個投資意向書,但也很想了解你的意向?!?/p>
總而言之,投資人用的是一種與創業者不同的語言,創始人們必須得學會用這種語言,理解投資人的心理,并能借此來揣摩對方的心理狀態。
記得重復這幾個核心的表訴:我們的風險很低,規模會做得非常大,也有其他投資人對我們感興趣并且正在推進中。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