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科技加速營人工智能產業論壇
“化學在人工智能這個產業方面同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怎么解決大數據時代共同的化學語言建設問題,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的。”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主席周其鳳在“2019科技加速營人工智能產業論壇”主題演講中說。
8月22日,由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辦,北京大學創業家俱樂部、創業谷·光華承辦的“2019科技加速營”系列活動在北大科技園拉開帷幕,約400名科技創客群體參加了此次活動。

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主席周其鳳
周其鳳于2018年擔任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主席一職。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于1919年在法國巴黎成立,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化學與應用化學組織。其基本任務是創建全球通用的化學語言和工具,涉及化學元素發現、物質量的定義、化學物、化學反應等的命名、測定方法、數據等的確認與推薦等。這是自聯合會在法國成立近百年來,中國化學家首次在該組織擔任主席一職。
“化學家們在100年前就意識到,化學需要有一個共同的語言。這個語言全球凡是做化學的,或者跟化學相關的都需要懂。那就是它命名的規則、命名的系統。包括大家都知道的化學元素的名稱,化學元素什么樣子,它是不是一個新的化學元素,這個化學元素的性質是什么。它應該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什么位置,它的原子量是有多少,它的同位數是多少。所有化學的概念、定義比如說摩爾的定義都需要統一。另外涉及到化學反應相關的動力學、熱力學的測試的標準、方法,都是由這個組織來推進建議。過去是人跟人之間的對話,人跟人談到化學要互相懂,但是現在基本上都要通過計算機、電腦,通過人工智能來實現。所以,我們共同的語言系統就發展到不止是人和人之間的共同的語言,而且是要把機器考慮進來。在這中間翻譯的過程里不要有錯誤的理解,所以就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問題。當然大家知道人工智能里機器的設備、制造,比如說華為它不止是一個物理的問題,數學的問題。華為它用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是最多,它同樣要用大量的化學家。因為你需要材料,人工智能離不開材料。所以化學在人工智能的產業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周其鳳說。
人工智能技術擅長在海量數據中尋找“隱藏”的因果關系,從設計、實驗、測試到證明等環節,科學家們都離不開數據的搜集、選擇和分析。未來,材料、化學、物理等基礎科研領域的發展將構筑于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基礎之上。
據悉,科技加速營系列活動主要目的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發展環境,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創造事業,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自2018年舉辦首屆活動以來,本年度已是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辦的第二屆“科技加速營”。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