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微信:ilieyun)廣州】6月2日報道(文/第七筆畫)
6月1日,由廣東省科技廳、中山大學、海珠區政府指導,海珠區科工商信局、粵科金融、中大控股主辦,浙商銀行廣州分行、易孵網絡、中大科技園承辦的“廣東創新+ 海珠夢起航”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洋灣2025創新島舉行。中山大學、市科創委、海珠區委區政府以及海珠區創新企業、項目、創客等300余人出席此次活動。
一、大賽情況
此次大賽是海珠區政府聯合企業、園區共同為創新型企業、創業項目打造一個政策、產業、資本、技術等資源對接平臺,激發釋放更多更好創新資源活力。此次大賽將持續至7月份,報名時間將截止至6月中旬(報名方式:登錄海珠區科工商信局官網:http://jjmyj.haizhu.gov.cn/,或融易孵官網:http://rongyifu.com.cn/)。前期,經過了近兩個月對海珠區孵化器、眾創空間、高成長性科技創新項目的實地調研走訪后,已篩選出近80多個優秀的入圍參賽項目。經篩選淘汰后,40個項目將免費參加兩天一夜的創新創業訓練營,邀請知名導師授課輔導,之后,大賽將在海珠區高新企業服務中心、CCIC孵化器、醫創社、融易孵創業空間舉行四場科技成果路演,最后,大賽將在7月舉行決賽,精準篩選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大賽邀請了廣東粵科風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小南、廣東粵科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石明、廣州海匯投資管理公司副總裁付勝春、廣州安融達創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富康為導師,每位導師帶隊十個項目或團隊,最后進行終極PK。
在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項目將獲得以下扶持:租金補貼: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50%的辦公租金補貼,每年最高10萬元;對入駐中大國際創新谷的企業,給予最高每月50元/㎡的租金補貼;融資補貼: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融資給予3%的補助,最高100萬元;貸款貼息: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貸款給予30%的貼息補助,最高10萬元;團隊獎勵: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核心人才團隊,獎勵10萬元。
二、海珠區創新發展情況
近年來,海珠區政府圍繞“創新引領、高端發展、生態立區”的發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戰略布署,以《海珠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三年行動計劃綱要》為指導,持續抓創新主體、建創新載體、出扶持政策、促產業集聚、補行業短板,推動高端優質創新資源集聚海珠。
一是形成三大創新產業帶。海珠區相關負責人提出“創新發展要集聚,要成行成市”,以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為龍頭,發揮重大功能區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集聚效應,吸引高端人才、資本、資源等各類要素集聚,打造有顯示度、凝聚力的區域經濟集聚中心。經過近兩年的發展,海珠區初步形成了以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為龍頭,中大國際創新谷和南中軸創新帶、海珠灣濱水創新帶為支撐的創新發展布局。
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內13個項目已完成投資152.06億元,阿里巴巴、唯品會、騰訊等9個項目按計劃穩步建設中,科大訊飛、康美藥業2個項目已啟動建設,粵科金融、粵傳媒2個項目預計今年內動工。16家拍地企業共注冊成立了51個項目公司,總注冊資本141億元,其中,10家拍地企業已開展業務,包括騰訊微信研發、QQ郵箱和手機安全軟件銷售業務,小米華南智能產品銷售業務,國美線上銷售業務,復星華南醫療投資業務,科大訊飛在線教育業務,康美華南藥品銷售業務等。今年1-4月,已開展實體業務的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25億元,同比增長682%。
中大國際創新谷按照“系統規劃、分步實施、點狀發展”的思路推進,市政府已與中山大學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加快建設,海珠區政府與中山大學簽訂了共建啟動園區框架協議,第一個啟動園區——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創業港(科大訊飛對4棟3層和1棟4層的舊廠房、1棟7層學生公寓,建筑面積合計38600平方米的物業進行改造,成立項目公司,打造中大國際創新谷首個啟動園區,包括創業工坊和人才公寓等。)預計6月底正式掛牌運營,第二個啟動園區——廣州海員學校(業主單位中遠海運(廣州)有限公司與中山大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利用廣州海員學校校區打造中大成人教育和培訓基地,部分物業改造成創業基地。)預計下半年掛牌。海珠區政府將大力支持中大國際創新谷啟動園區的招商工作,若“廣東創新+海珠夢起航”創新創業大賽中篩選出的優秀項目落戶中大國際創新谷啟動園區,海珠區政府將有一定的租金減免政策。
海珠灣濱水區創新帶已有廣州之窗創新示范園區、啟迪中海科技園、中船匯、大阪倉創意園、海珠創意園等項目,其中,廣州之窗創新示范園區入駐率100%,是全區首個垂直樓宇孵化園區;啟迪中海科技園將打造首個以海洋科技為主題的產業園區,預計7月份可正式開園,廣州市首個海洋與智能科技技術創新聯盟落戶于此。海珠創意產業園更匯集了茵曼、韓后等知名電商品牌。
二是打造十大主題園區。目前,海珠區擁有29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面積49.23萬平方米,其中,3家國家級孵化器、1家省級孵化器、4家市級孵化器。在2016年廣東省科技廳考核中,海珠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啟盛科技企業孵化器被評為優秀(A類),占全市的1/3。全區建成眾創空間13家,其中,10家被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支持體系,約占全市的1/5;10家被定為省級試點眾創空間,約占全市的1/6。在創新載體的推進建設上,區委、區政府堅持“一園區一特色一亮點”模式,通過園區的產業化、集聚化逐步實現海珠高端產業圍城,目前,海珠區已建成或正在建設十大主題創新園區,如TIT:互聯網+創意,廣州國際媒體港:數字媒體,廣一:電子商務,1918:智能硬件,洋灣:科技金融,啟迪中海:海洋科技,M+:騰訊生態小鎮,北島:時尚創意,訊飛創業港:人工智能,北山:檢驗檢測等。(十大創新園區詳細介紹見附件)
結合區域優勢,海珠區將重新研究制定產業集聚發展規劃,重新規劃定位,發展區域化、特色化高端產業,尤其做好50公里珠江前后航道等區域發展規劃,對30萬平方米的“三舊”物業進行升級改造,優化進駐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IAB產業體系。積極探索推進垂直樓宇孵化器建設,力爭今年新增登記孵化器面積30萬平方米。加快推進騰訊、科大訊飛、杰賽等知名企業專業孵化器和主題化、特色化產業園區建設,圍繞《廣州(海珠)價值創新示范園區建設工作方案(2017-2019年)》,力爭將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建設成為國內龍頭價值創新示范園區,將中大國際創新谷、TIT創意園、洋灣2025創新島、M+創工場等4個園區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價值創新園區。
三是營造一流創新發展軟環境。創新發展、推動新舊發展動能轉換已經成為全區上下、干部群眾的共識。2016年以來,海珠區陸續出臺了涵蓋企業創新、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科技園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科技金融等方面扶持政策,特別是5月初,海珠區發布了全區覆蓋范圍最廣的創新人才扶持政策——《海珠區扶持人才創新創業實施意見》,對高層次人才、大型企業高管和骨干技術人才、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人才等提供收入、住房、醫療、教育、交通、落戶等扶持補貼,最高可獲得178萬元。積極推進產業政策“進園入企”,編印《市以上各級政府扶持企業發展政策摘要匯編》、《海珠區支持企業發展政策簡明手冊》等,舉辦各專題親商暖企政策說明會,幫助近2000余家企業申請扶持資金、解決發展難題等。注重科技企業孵化器、產業園區等孵化培育能力的提升,建立服務小分隊,專人對接孵化器實地察看、認定、評估、年度考核等,對考核不達標、孵化能力不及格的孵化器予以資格撤銷,對優質孵化器發放“綠色通道服務卡”,給予稅務、工商等政務服務優先辦理通道,同時專人帶意向落戶企業與孵化器對接,致力于引進影響力大、創新特點強、成長性好的創新型企業。支持舉辦2016“互聯網+”轉型盛典、2016新華網創客會、“創新創業 共享發展”科技周等大型活動,在全區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濃厚氛圍。
下一步海珠區將突出打造三個環境:一是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落實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切實關心、尊重、愛護和服務好企業家創業家,著力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人才、用地、融資等瓶頸問題,做到“暖企”常態化。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創新收益,支持企業面向全球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資源,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二是營造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著力打造廣州塔、海珠濕地、海珠湖、黃埔古村古港等生態旅游景區,對“三橫四縱”(閱江路、新港路、新滘路、東曉南路、廣州大道、江海大道、科韻路)主干道12個重點部位和周邊路段,對地鐵站、專業批發市場及周邊區域,繼續開展“紅棉劍鋒”“五類車”專項整治行動。三是營造干事創業、勇于擔當的政治生態環境,按照攻城拔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要求,全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推動海珠發展再創新局。
?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