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首批登錄科創板上市的晶晨股份(688099)公一度暴漲超過300%,公司實控人鐘培峰家族財富逼近350億元,在2018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位列第38位,僅次于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截止8月21日,晶晨股份以每股106.5元收盤。
出乎市場意外的是,上述公司近日披露的財報顯示,2019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下滑近三成。
該財報還顯示,晶晨股份預計,2019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后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9623萬元,同比下滑18.30%。而2018年全年,公司凈利潤增速為261%。公司公告稱,若未來公司下游市場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可能面臨業績持續下滑的風險。
對于業績的變化,晶晨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鐘培峰表示,全球收入占據公司收入比重超過一半,受國際形勢影響,業績會有所波動。
對于上述解釋,創頭條記者結合晶晨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和公開資料發現,盡管晶晨股份在芯片細分領域已經是龍頭地位公司,但是未來的風險不止一點。
企查查資料顯示,晶晨股份原名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7000萬元,在2003年7月上海成立,法人代表為鐘培峰。
晶晨股份是一家芯片設計公司,致力于為智能家電和互聯網電子產品開發半導體整體解決方案,為多種開放平臺提供各種多媒體電子產品,包括OTT、IP機頂盒、智能電視和智能家居產品。截至目前,晶晨股份產品遍及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智能芯片供應商之一。
2016年-2018年,晶晨股份實現營收分別為11.50億元、16.90億元和23.69億元,2017年、2018年營收分別同比增長47.06%及40.14%。2016年-2018年,晶晨股份的綜合毛利分別為3.62億元、5.95億元和8.25億元,2017年、2018年同比分別增長64.22%和38.64%。
此外,在晶晨半導體投資方名單中, TCL、上汽、小米、創維等知名企業在列,還有華登國際、凱石資本、中域資本等VC/PE機構,雷軍、李東生、陳大同等隱形大佬藏身其中。
然而,招股書還顯示,2019 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智能機頂盒銷售收入 3.28 億元,同比下降 7.53%。公司預計 2019 年 1-6 月智能機頂盒芯片銷售收入 58,961.54 萬元至 62,921.78 萬元,同比下降2.94%至9.05%。
凈利潤方面,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9,623.86 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155.92 萬元,同比下降幅度為 18.30%。
對于下滑原因,公告顯示公司業績波動主要因毛利下降、期間費用同比上升等因素所致。公司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但期間費用仍繼續增長,導致凈利潤下降的情形尚未明顯好轉,公司 2019 年全年業績存在同比下滑的風險。
實際上,不僅僅在于產品方面,創頭條根據晶晨股份的招股書以及公開資料可以發現,晶晨股份還存在以下不同風險:
(一)股東客戶收入占比較高
晶晨股份顯示,截至本上市公告書簽署日,TCL、創維、小米分別持有發行人的股份比例為 11.29%、2.03%和 3.51%。
公告顯示,由于在業務合作方面,晶晨為小米科技和TCL以及創維提供產品和服務支持,在交易過程中形成資本往來。
TCL于 2013年完成對晶晨的投資,符合TCL圍繞其主業相關上下游企業的產業投資理念。報告期內,晶晨股份通過直銷模式和經銷模式銷售給 TCL 的合計金額分別為 6,722.51 萬元、7,339.90 萬元和 8,562.49 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5.85%、4.34%和3.61%。
鑒于公司在視頻、音頻相關系統芯片領域具有的研發能力,2013 年,創維通過境外投資主體 Winform入股晶晨。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直銷模式和經銷模式銷售給創維的金額分別為 10,655.52 萬元、9,062.78 萬元和 15,573.73 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9.27%、5.36%和 6.57%。
2018 年 11月,小米集團通過 People better 入股晶晨股份,此前,晶晨股份與小米已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報告期內,晶晨股份通過直銷模式和經銷模式銷售給小米的金額分別為 8,375.15 萬元、21,516.77萬元和 58,659.88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7.29%、12.73%和 24.76%。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晶晨股份對股東客戶的銷售占比并未得到下降趨勢。晶晨股份自己也指出,若創維、小米股東客戶在未來增加投資,相關交易將構成關聯交易,這樣公司關聯交易的占比將顯著提升。
同時若股東客戶生產經營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對公司的采購發生變化,將導致對公司的訂單減少,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二)存貨跌價和周轉率下降
公告稱,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 17,624.41萬元、22,758.10萬元及52,949.91 萬元,存貨規模隨業務規模擴大而逐年上升;報告期內,公司存貨周轉率分別為 6.46 次/年、5.43 次/年及 4.08 次/年,雖然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存貨周轉速率仍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晶晨股份也表示,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存貨絕對金額隨之上升,進而可能導致公司存貨周轉率下降。若公司無法準確預測市場需求并管控好存貨規模,將增加因存貨周轉率下降導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風險。
(三)訂單延遲導致存貨跌價
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在手訂單大于期后3個月出貨量的存貨凈值為12,886.29 萬元,存在客戶延遲提貨的情形,主要因部分客戶下游市場需求延后及訂單執行周期較長所致。
針對此,晶晨股份已經與上述客戶簽署了銷售框架協議及具有約束力的訂單。
但是,客戶延遲提貨將增加公司存貨金額,降低存貨周轉水平,延長資金回籠周期。若未來公司客戶存在因下游市場需求情況持續惡化或其自身經營狀況出現嚴重問題,將可能增加公司相關存貨無法正常銷售進而導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風險。
(四)整個智能機頂盒業務下滑
由于智能機頂盒芯片市場已相對成熟,為維持公司在該市場的價格優勢,報告期內公司智能機頂盒芯片銷售價格水平亦隨單位成本的下降而下調。
但是,如果未來全球范圍內政策推進力度和持續時間不及預期、下游客戶縮減采購規模或選擇其他芯片供應商,或市場競爭對手大幅下降銷售價格出現競爭加劇,將有可能對公司智能機頂盒芯片業務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產生一定影響。
實際上,除了上述風險外,作為一家科技技術公司晶晨股份顯示還面臨技術授權、人才流失、客戶集中、研發失敗、核心技術泄密等等風險。
但是,科創板的推出在于培育和挖掘新興高科技公司。對于晶晨股份的上市,尚頎資本管理合伙人馮戟表示:“高端制造企業面臨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大、融資效率低等問題,科創板的誕生一方面能提高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效率,同時也拓寬了投資機構的退出渠道,也可以促進企業核心技術產業化落地。”
進入科創板為晶晨股份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資金和資源支持,晶晨股份唯有不斷解決上述種種問題、致力于技術研發和產品實踐才能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陳卓,微信:cz18510378718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