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真心很累,有過裝修經歷的人都深有這樣的感觸。而這在第六空間互聯網項目創始人呂衛東看來,這一切正因為互聯網而改變。
12月5日,在初橙、福云創咖、蜂巢集創聯合舉辦、思達派作為媒體協辦的“互聯網+房”新時代高峰論壇上,阿里校友、第六空間互聯網項目創始人呂衛東做了主題演講,他認為,互聯網家裝絕對是一個朝陽行業,已經開始改變整個行業的效率。
第六空間是中國高端家居品牌。憑借200余個全球頂級家居品牌的旗艦店和主力店,第六空間被譽為中國家居界的“恒隆廣場”。由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作序的商業模式探究著作《誰創造了專業MALL》一書如此評價:“第六空間模式是中國家居市場的顛覆者,給中國專業市場MALL化之路打開了想象空間。”
呂衛東介紹說,雖然線下是第六空間的優勢,但他們也在積極擁抱互聯網,并希望通過“家裝+互聯網”的模式,讓家居生活變得更美好。
互聯網家裝早期主要提供信息流為主。近幾年,包括索非亞、紅星美凱龍也在開始往線上跑,最近1-2年還出現許多O2O垂直類的業務模式。
呂衛東,近幾年整個行業在高速發展中,2017年整個行業規模將是今年的一倍。
目前,家裝市場分為硬裝和家具軟裝,第六空間的重心主要放在家具軟裝這一塊,通過這樣場景化的方式,一方面滿足用戶基本的家庭功能,包括進門的鞋柜,包括大衣柜、收納,同時還會滿足整個用戶效果的體驗。
通過軟裝的搭配,把整個舒適度提升,結合用戶的愛好通過兩個角度,一個是通過設計師把整體套餐系列給到用戶。第二,用戶通過一些個性化的需求在我們這邊可以有一些社區板塊和用戶之間,和設計師之間一對一的教育,把整體家裝概念給客戶建立起來。
對于行業來說,目前最痛點的兩個問題,一是經銷商和廠家獲客成本過高,一個成交流量基本上成本要上千塊。二是現在散單非常多,消費者基本是一單一單過來,有些經銷商會積攢一下,幾單之后向工廠下單。對工廠來說,銷售生產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從用戶體驗來說,一般情況下軟裝通常需要三個月時間才能將家具配齊。用戶每次到家具店,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前后買回來的家具,和家里整體風格不搭。互聯網的優點是信息透明,價格公平,并且能按照一定的產品體系和風格來選購,也不容易受到導購的影響。
另外,用戶在線下看過商品樣板是什么樣子,觸摸感什么樣子,使用的時候舒適度什么樣子,在購買時會極大增強信心。
因此,第六空間希望把商戶能夠聯合起來,做一個商戶的大聯盟。通過商戶大聯盟,上下游的關系,我們去打造一些線上線下的樣板間,樣板間不同商家一起分攤獲客成本。其次是做用戶的大聯盟,用戶下單之后可以批量生產,工廠生產成本可以往下降。
線上樣板間比較容易理解,要做線下樣板間成本很高,除了和商家合作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體驗中心,我們打算聯合所有的業主,以每個小區為單位,以業主的方式分享他的空間,分享他的新家。這樣的方式能夠把所有的資源利用起來,把社會化資源利用起來。
我們對比一下外貿工廠,外銷為什么比內貿便宜那么多,因為外銷都是大訂單批量生產。我上個禮拜去廣州時參觀了幾個工廠,他們的訂單全部是流水線作業,像板式類衣柜生產,基本上在一天之內就完成了,整個生產效率是非常高的。
對用戶來說,他希望盡快把整個家裝修起來,因此我們想把整個供應鏈的交貨周期降下來。其實影響整個供應鏈交貨的不一定是某一個廠家,而是整個空間里所有的產品。比如板式定制類的,完全可以在一個禮拜內交貨。但是有一些移動類的,比如說椅子或者沙發,可能某些原因的情況下,沒有辦法能夠快速交付,導致影響了整個全屋的交付。所以我們會通過一些數據的分析,做一些備貨,或者做一些預生產,以這種模式把全屋整套交付時間縮短,這是我們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