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短視頻社交被再度推向風口。
?
?
社交產品如何分類
?
社交產品按照屬性可以分成三大類:內容社交、工具社交、場景社交。
在內容社交領域,有兩個分支,一是純知識性的內容社交,像知乎、TA在;二是以圖文、音頻、視頻作為載體的內容社交,像微博 、抖音、快手。
在工具社交領域,以即時通訊功能為主要特點,又被分為兩條線,一是熟人社交,如微信;二是陌生人社交,如陌陌。目前,微信和陌陌用戶基數大且穩定,已占領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在場景社交領域,企業將自己定義在某個行業垂直領域,例如:職場社交、旅游社交、游戲社交、運動社交,像脈脈、旅拍、虎牙、keep。
?
短視頻的“社交向”屬性逐漸被開發
?
目前國內持續運營的154款短視頻應用中,有48款具有社交屬性,月均活躍設備5.9億(2018年7-12月)、行業覆蓋率83.3%,成為主要的短視頻應用類型。
?
?
據《2018微信數據報告》和2018年新浪微博“V影響力峰會”公布的數據,去年微信月活用戶10.8億,微博月活用戶4.46億,也就是說「社交向」短視頻的月活已經相當于0.5個微信,1.3個微博。
如此振奮人心的數據似乎預示著短視頻社交的春天已經來臨。
現實中社交帶來的壓力遠超過它帶來的新鮮感。而短視頻與社交相結合,一方面能夠鼓勵用戶不斷輸出新鮮有趣的內容,另一方面減輕了人們的社交壓力。
如今是流量的時代,得流量者得天下。尤其是「私域流量」的興起,讓社交產品瞬間身價倍增。要想在流量的紅海中分得一杯羹,短視頻產品必須要順勢而為,開啟對社交向功能的探索。
隨時隨地發起聊天就是短視頻平臺開啟社交探索的重要一步。
作為頭部的快手和抖音相繼推出「喜翻」、「群聊」正是兩家公司在產品優化升級中做出的一次嘗試。
相比于快手,抖音更偏向于內容消費平臺。相關行業人士表示,抖音平臺的推薦功能與粉絲粘性天生矛盾,推薦的內容越精準意味著用戶越會跟著內容走而不是達人。
如何讓達人運營起來自己的粉絲,群聊或許是一個解決方案。
?
在抖音內實現群聊功能困難重重
?
以上種種都在說短視頻與社交融合的可行性和緊迫性,但抖音開啟群聊后數據反饋并不理想,這其中的原因可以從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和使用習慣上窺探一二。
?
1、用戶打開抖音是為了刷視頻,不是聊天
用戶對已經發展成熟的產品有自己固有的認知和習慣,比如在淘寶上購物、微信上聊天、b站上看二次元,蝦米上聽歌,抖音和快手對他們來說就是用來刷視頻的。
這種定位根深蒂固,用戶只能接受在大方向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產品優化和微調,接受程度也僅限于提高使用感受而已。
如果產品的定位和屬性做出調整,那用戶會接受無能,甚至會由于不能繼續原有的體驗而產生反感,即便新的功能非常優秀,用戶也會選擇視而不見。
所以很多產品為了不斷強化、鞏固自己的定位優勢,而選擇刻意弱化一些新功能。
比如微信從誕生至今,一直堅守在「熟人社交」領域,雖然陸續延申出「微信商城」、「視頻動態」等功能,卻從未發力引導,這么做反而在用戶心中強化了自己的主線業務。
?
2、抖音群聊需要雙向關注,實現困難
抖音是偏單項關注的產品,重在信息獲取。
而群聊功能要求雙向關注才能實現,必須雙方互為好友才能建群。可見群聊功能在本質上與產品定位發生了偏差。
?
?
試想,作為普通用戶,互關好友不會太多,在什么情況下非得選擇在抖音里群聊呢?或者說,抖音群聊與微信或QQ相比有什么獨特性能呢?
大概不用保存本地,視頻能一鍵分享在群里是一個特性。但僅有這一點顯然不能提升用戶粘性,也無法成為它與微信QQ爭搶用戶的制勝法寶。
?
3、從陌生關系入手,逆向搭建社交關系網絡
成功的社交產品都是從熟人關系入手,以此為根基逐漸拓展到半熟人、陌生關系上來,再開拓群聊功能。這條路徑已被微信和QQ的成功驗證過了。
反過來,從陌生關系到熟人關系的路徑也被一些產品失敗的教訓驗證過是行不通的:
今日頭條上線的「飛聊」和「多閃」,以及去年和「多閃」同一天發布的另外兩款社交產品「聊天寶」、「馬桶」,都是基于陌生人的關系鏈來拓展熟人社交(群聊)。
2個月后,「馬桶」夭折、「聊天寶」解散,「飛聊」和「多閃」也不見什么好評。
抖音想通過群聊,從陌生關系為出發點,逆向搭建社交關系網絡恐怕還是挺難的。
?
4、抖音社群對KOL來說沒有用處
抖音平臺「重內容,輕關注」,粉絲和 KOL 之間的用戶關系其實很弱。
KOL 重要的競爭力是內容。很多 KOL 在抖音上的變現方式是接廣告。
那么,對于他們來說,想要在抖音上生存下來,就需要生產足夠優質的內容,獲得更高權重的推薦,只有內容播放量足夠高,金主爸爸才會看到你。
所以,很多 KOL 的工作重心就是內容,而非社群運營。群聊功能對他們來說沒有實際價值。
深耕智能社交,是字節跳動產品一脈相承的方向,不過這個群聊能不能發展起來,前景并不樂觀。 ?
愛盈利-運營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終堅持研究分享移動互聯網App運營推廣經驗、策略、全案、 渠道等純干貨知識內容;是廣大App運營從業者的知識啟蒙、成長指導、進階學習的集聚平臺;
想了解更多移動互聯網干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運營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轉載請注明:愛盈利 ? 抖音上線“群聊”,短視頻社交屬性是否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