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印度一位小伙為了抗議沒得到一輛他所想要的捷豹,而將父母送他的寶馬 3 系推下了恒河……要是再過幾年,他就無需再在這兩個品牌間掙扎了。
早在 6 月,寶馬和捷豹路虎官方宣布,將就下一代電驅動技術展開合作。然而不久后,又有消息傳出,雙方的合作等不及“下一代”,捷豹路虎很快將采用來自寶馬的汽油發動機,進而將更多精力集中到電驅動研發方面。
現在,捷豹路虎與寶馬的合作又有進一步深化、加快的跡象:據 Autocar 消息,捷豹路虎將基于寶馬的前驅平臺,打造新的入門級車型,并很可能用于下一代路虎極光等現有車型。換言之,捷豹和路虎不僅電驅動要和寶馬合作研發,還要使用寶馬的內燃機;不僅會搭載寶馬發動機,還將直接基于寶馬的整車平臺造車。
具體來講,雙方將共用剛剛在寶馬新一代 1 系上啟用的全新前驅車平臺 FAAR。捷豹會基于此,推出與寶馬 1 系相當的入門級新車;路虎可能借此復活神行者,作為門檻更低的入門車型,2020 年后的下一代發現神行、極光也很可能基于 FAAR 平臺。由于寶馬 FAAR 平臺設計時便考慮到了電動化,這些車型都有可能推出插電混動,甚至是純電動版本。
而這項合作的基礎條件是,寶馬有現成的入門前驅車產品線,肯定要更新和延續;捷豹路虎有向下拓展、降低入門門檻的意圖,而為此單獨開發新平臺耗資巨大。
這與寶馬豐田合作研發 Z4 和 Supra 有相似之處。由于近年來全球小型跑車市場萎縮,寶馬在研發新一代 Z4 時,對于外界合作態度更為開放。而豐田意圖重振運動精神,復活 90 年代經典跑車 Supra,卻苦于技術積累和投入回報不對等。這種情況下,豐田與寶馬達成合作,豐田得以使用寶馬成熟的底盤基礎和動力總成,寶馬則可以分攤掉相當一部分研發成本。
雖然一邊是小眾跑車,另一邊是入門轎車/SUV,但都是寶馬要更新現有產品線,另一廠商恰有合適的發展需求,雙方一拍即合。
FAAR 平臺是寶馬新一代橫置引擎前驅車平臺,目前僅搭載于全新 1 系兩廂車。不過接下來,1 系三廂版、2 系 Gran Coupe、X1 乃至更遠的下代 X2,都會基于 FAAR 平臺打造,現有的前驅車平臺 UKL 將逐漸被 FAAR 取代。
捷豹現有的產品線中,轎車入門門檻是與寶馬 3 系同級的中型后驅車 XE,捷豹應該會打造一款與 1 系相當的緊湊型前驅車,作為更低的入門車型。根據現有消息,大概是由于緊湊 SUV 擠占兩廂轎車市場,這款新車會采用類似寶馬 X2 那樣的跨界車身形式,并以捷豹 SUV 家族的 “PACE” 來命名。更遠一點,同為橫置前驅平臺的緊湊型 SUV E-PACE,應該也會在 2020 年代中期加入 FAAR 平臺。
路虎現有產品線中,入門級別有七座中型 SUV 發現神行(Discovery Sport)、五座緊湊型運動 SUV 攬勝極光。路虎一直在密謀一款定位更低的車型,來向下拓展市場。目前來看,這個基于寶馬 FAAR 平臺的新車,大小應會和寶馬 X1 相當,即五座緊湊型 SUV。恰好,在發現神行誕生之前,路虎的入門車型神行者(Freelander)就是如此定位。所以路虎借寶馬平臺復活神行者,算是順理成章。等到 2020 年代,發現神行、極光也將面臨換代,二者同為橫置引擎前驅車平臺,所以屆時也會改用 FAAR 平臺。
(路虎神行者 2)
除了入門級前驅車產品線,縱置引擎后驅結構的捷豹路虎高端車型,如路虎攬勝、捷豹 F-Type 等,仍將基于其自研的新平臺 MLA 打造,但動力系統將換裝寶馬發動機。已經進入測試階段的新一代攬勝、F-Type,據稱已在測試寶馬 4.4L V8 引擎。這也意味著,捷豹路虎自行研發、剛剛裝車不久的?Ingenium 系列直列 6 缸發動機,未來的應用前景存在著不確定性。
捷豹此前曾高調宣布,下一代旗艦轎車 XJ 未來將轉為純電車型。去年,捷豹路虎全球銷量下滑 4.6%,營收同比下降 6%。在轉型電氣化的途中又遭遇業績受挫,捷豹路虎不得不加快拋棄包袱,將希望寄托在更遠的未來。
對于寶馬,有了捷豹路虎加入,FAAR 平臺的年產量規模,預計將從目前的 85 萬輛提高至 2025 年的 150 萬輛,能夠大幅分攤平臺研發成本。與豐田合作使得寶馬 Z4 得以延續一代,與捷豹路虎的合作則有望為寶馬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但對于捷豹路虎而言,與一線知名豪華品牌共用整車技術平臺,并不一定就能帶來喜人效果。英菲尼迪曾與奔馳有過密切合作,基于奔馳 A 級前驅車平臺推出了 QX30,結果全球范圍銷量慘淡。搭載奔馳 M274 發動機的國產英菲尼迪 Q50 也并未取得滿意成績。最終兩家于 2018 年終止了合作,英菲尼迪轉向日產的自研動力總成。
下載虎嗅APP,第一時間獲取深度獨到的商業科技資訊,連接更多創新人群與線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