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靖亞資本鄭靖偉:尋找企業服務獨角獸的原則和邏輯
縱觀靖亞資本管理合伙人鄭靖偉的職業生涯,會發現他成為一名專注于企業服務的投資人似乎早已注定。
在美國工作時,他在聯邦快遞做高級分析師,跟數據庫打交道,對中小企業做營銷;后來到甲骨文擔任產品經理,對用戶體驗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在eBay搭建互聯網營銷平臺,對接門戶、廣告聯盟和所有搜索引擎。鄭靖偉也曾兩次加入創業公司——專注廣告技術的SaaS公司Adify后來被Cox以3億美元現金收購;屬于IT基礎設施的數據智能公司Vividence被Keynote Systems、Dynatrace收購,后來Dynatrace在紐交所上市。在2007年,鄭靖偉回國創辦了易傳媒。作為一個技術驅動的精準營銷平臺,易傳媒在供給端、需求端、廣告代理公司之間搭建橋梁,建立聯系,最終被阿里巴巴收購。這些經歷讓他對廣告營銷、產品管理、公司運營和企業軟件產生了深刻的理解,同時也為他開辟了一條堅實的職業道路。
在擅長的領域投資
曾在騰訊廣告平臺部擔任總經理,又常年深耕于B端合作,鄭靖偉深知企業花錢最多的地方除了員工工資,就是IT等基礎設施和廣告營銷。“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廣告營銷公司,谷歌、臉書、騰訊、阿里、今日頭條都不例外。”也是由此,他進入資本市場后仍專注在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資。
擁有多次創業經歷,鄭靖偉深知創業不易:創業就是歸零,所以很辛苦。“我創業時告訴自己,未來假如有能力和機會的話,希望能夠多幫助創始人。”他的初心在走上VC道路后實現了一半——靖亞資本專注于投資產品技術驅動的企業服務創業公司,并幫助他們成長。靖亞資本在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資涉及很多種類,在IT基礎設施中,最有前景的自然是人工智能——當AI與醫療、零售、快消、旅游、物流等垂直行業應用結合時,再與各行各業中必不可少的存儲、數據庫、安全、通訊等軟件交叉,會產生無數個“交點”,其中蘊含的可能性不言而喻。
在人工智能在這個時代掀起的驚濤駭浪中,既帶來了便利,也引發了質疑。鄭靖偉相信,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作用是支持人,是“coaching”,給人指導,而非替代人。人工智能應用可以幫助人在工作中提高效率,比如靖亞資本投資的創意供給平臺特贊,將需要創意設計的企業與設計師連接起來,并在大量的設計工作中應用人工智能,大大節約了設計師調整畫幅尺寸、對比色彩等基礎性工作的時間;圖匠數據則擅長數據挖掘和圖像識別等技術為賣場的銷售人員打造了線下貨架洞察,為監督貨品擺放提供了極大便利。通常,巡店員在巡店工作中拍攝大量照片并上傳,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獲得結果分析,而現在,在圖像識別技術的幫助下,能夠即刻發現問題并改進,幫助品牌和店鋪實現智能化、數據化、精細化的戰略升級。
人工智能的“培訓”能力還體現在通過數據采集和分析來幫助銷售從賣場到汽車、教育類、信用卡等銷售人員調整銷售策略。所謂“培訓”,就是AI通過分析客戶的對話、語意來提示銷售人員的問題和措辭等,而且AI能夠迅速記錄和轉換文字,節約人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優秀投資者的三原則
鄭靖偉的投資遵循三點原則,首先看項目質量,其次看價格,再次看時間點。項目質量包括項目本身的市場規模、商業模式、創始人和團隊、是否能夠規模化等方面。其中,鄭靖偉和眾多風投者一樣,相信投早期最關鍵的就是看人。如果項目質量不錯,就要要問自己,為什么是現在投?為什么不在下一輪投?什么時候會爆發?價格方面,則要憑借投資人的經驗和眼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騰訊,騰訊自然是好公司,但是選擇什么時候投很重要。
作為風險投資人,鄭靖偉會接觸許多大大小小的項目,而一些優質的項目明顯被低估了,這時是投資的最好時機,“投資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才能賺錢,人們往往爭搶著名的創始人,導致估值過高,令投資人虧損”,鄭靖偉總結。圖匠數據就驗證了鄭靖偉的眼光:靖亞資本在其天使輪進入,當時很多人不敢投圖像識別這個方向,后來市場證明這的確是未來發展方向——圖匠數據在后來的融資中收獲了紅杉資本、真格基金、創新工場和火山石資本等知名機構的投資,發展迅速。
投后管理是鄭靖偉作為曾經的連續創業者最擅長的部分。作為資源型的基金,靖亞資本的團隊有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企業家、千億美金公司高管等,能夠為創業者對接廣泛的資源;靖亞資本成員的職場經歷也意味著他們對于產品、技術、銷售、管理和運營都有極為豐富的經驗。靖亞資本“實踐型”的團隊保證了創業者能隨時獲得幫助。“我們7天24小時準備著,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團隊成長。”
投資進化論
成為優秀投資人,鄭靖偉認為首先要勤奮,要跑大量的項目;第二,要有眼光,有研究和分析的能力,要能夠區別項目有沒有潛力。看人是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對于早期投資來說更是如此。要從一個小孩三歲的時候判斷他能不能成大器,這就是VC和PE的區別。這對投資機構的研究分析能力,對人的判斷以及未來運營的經驗都是挑戰。投資中也免不了看走眼的時候,往往創始團隊的眼光、胸懷、判斷力、執行力在項目成功與否占了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一個頂級的團隊在普通的項目上碰到了挑戰是會轉彎的”,鄭靖偉在創辦易傳媒時也經歷了多次轉變,“一開始我們想做一套SaaS給運營廣告聯盟的運營者,但是回國后發現中國并沒有完善的廣告網絡,于是我們馬上轉身去做廣告網絡,幾年后,我們發現廣告網絡的商業模式也式微了變成了移動廣告、視頻廣告……所以要一直跟著市場的節奏,甚至要跑在市場的前面。”確實,很難想象賣書的亞馬遜現在成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領頭羊,所以看創始人有沒有能力、眼光、胸懷和智慧把他的團隊和公司帶往另一個高度。
做VC要識人,自然少不了與人打交道。鄭靖偉在其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真誠二字。交朋友不必帶著太多目的性,或許日后因緣際會能夠產生一些聯結。
靖亞資本集中精力在人工智能上,因為無論是水平還是垂直的應用,要繼續發展和優化升級都離不開人工智能的加持。另外,鄭靖偉看好物聯網,在各個行業怎樣利用各種技術提升生產力,降本增效。“中國的GDP年增長約為6.5%左右,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的增長則可能達到50%,這就意味著中國很多傳統行業在負增長。因此,傳統行業需要擁抱信息化、互聯網化,運用移動化和智能化來幫助他們降本增效,不然很容易被顛覆。”此外,硬件上也有大幅提升空間:GPU慢慢取代CPU,因為GPU的算力越來越快,這意味著未來GPU上面會長出一系列的生態,“我們投資的一個數據庫公司,他們的數據都跑在GPU上,傳統的數據庫跑在CPU上”,這意味著新的架構、新的基礎建設會培養新的生態。大數據、云計算也是一例。云計算帶來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提供商也是五花八門,那么怎樣管理數據,怎樣做存儲在未來都是很大的挑戰。鄭靖偉也相信,在大數據云計算時代,會有很多新的解決方案順勢而出。
科創板與靖亞資本的投資高度相關,對此鄭靖偉持審慎樂觀的態度。“這是新的退出渠道,但是目前來評論還是太早”,他相信立足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潛力無限,且政府積極鼓勵的領域,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