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家公司想做所有公司「人工智能背后的人」
GQ 去年那篇 ,讓更多人看到了人工智能背后那些為算法材料標注的人,和他們始而復之的工作。
在美國,有一家舊金山創業公司 Scale 也在為各大科技公司提供這個服務,本月以超過 10 億的估值。
想讓 AI 系統達到人類表現水平,背后得數十上百億判斷例子。
在少數可負擔得起去做人工智能算法訓練和那些沒法自己做這類訓練的公司之間的差距真的很大。
22 歲的 Alexandr Wang 說道,他是 Scale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成立三年多,Scale 靠為科技公司的自動駕駛業務服務打出了名堂,像 Alphabet 的 Waymo、通用汽車的 Cruise 和 Uber 等都是 Scale 的客戶。
▲ Alexandr Wang,圖片來自 《彭博社》
簡單來說,Waymo、Uber 這些公司會向 Scale 遞交采集的圖片數據并提出識別要求。
現在,Scale 的正式員工約為 100 人,但負責實際操作圖片標注的人卻是和 Scale 合作的 3 萬名合同工。
說起這些合同工,Scale 中存在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 這些合同工通過標注圖片等內容為 AI 輸入學習資料,與此同時,另一些 AI 則在負責決定這些員工是否稱職:
我們建造了一堆算法和人工智能去審查和培訓合同工。
(培訓過程中)我們會提供反饋,并判斷他們的工作質量是否足夠高。而且,我們的算法還會檢查他們的工作成果,并和我們自己算法做出來的結果做對比。
反正,我們這里真的很多算法。
雖然他們會用算法來評估合同工,但 Scale 聲稱他們其實很尊重他們,為其提供了。再者,Scale 發現工作得越久的員工。
在進行人工識別之前,Scale 會先用已有算法對圖片進行初步分類、圖片注釋等處理,隨后在讓人工判別更細致的內容,大大提高了效率:
以前得幾小時才能完成的人物,最后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了。
可以預想到的是,這些自動駕駛公司對自己采集的數據保密都非常重視,因此 Scale 在進行處理時不僅得對面向合同工的界面進行一定處理,同時也承諾不會將這些公司提供的數據用于其它自動駕駛公司的算法訓練中。
▲ 圖片來自 Tech Crunch
除了圖片,Scale 的服務類別也在隨著新客戶的改變而變得更加多元和細致。Scale 現在在為 OpenAI 在做語言識別,同時也在為 Standard Cognition 做圖片的更細致識別。
Standard Cognition 是一家軟件服務公司,主要為類似 Amazon Go 的零售商提供自動識別付款服務,而 Scale 需要幫 Standard Cognition 達成的目標則是:
終極問題是,「這到底是番茄醬還是芥末醬?」如果是番茄醬,我們還想知道這是不是 12.6 盎司的亨氏番茄醬,好讓我們給你推薦合適的菜譜。
彭博社指出,這個領域已經有不少企業:Uber 收購的 Mighty AI、亞馬遜提供的自動標識服務、創業公司 Hive 和 Alegion。
而選擇了投資 Scale 的 Accel 和 Peter Thiel 的 Founder Fund 則認為,Scale 的服務更先進,可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完成工作。未來,Wang 還計劃讓 Scale 跳出信息標注的單一服務,為所有需要建造 AI 的公司提供更多樣的服務。
公司永遠都想讓他們的系統變得更好,這是一個無止盡的需求,而他們則需要不斷給 AI 輸入更多信息。我們所有的客人都有這個需求,這是一個常青的需求。
提圖來自 Unsplash
#歡迎關注愛范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