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檔,一個齊劉海,煙熏妝的小屁孩形象席卷院線,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十天破23億元的票房,刷新國內動畫電影紀錄。
不僅票房踩上風火輪,在社交媒體和專業網站上,《哪吒》的評分也是高歌猛進,其在豆瓣的評分更是沖到8.7分,超過之前大熱的動漫電影《大圣歸來》8.2分,實現全民“自來水”的國漫安利盛況。
●?23億票房背后不為人知的艱辛
據悉導演餃子(本名楊宇)透露,電影哪吒大獲成功的背后,卻滿是辛酸。在長達3年的制作時間里,楊宇團隊幾乎動用了國內動畫產業近半數的力量,總共設計了100多個或可愛、或搞怪的哪吒形象,到頭來卻選了最丑的那一個。
“對趕制工期的團隊來說,春節也只有三天假期”楊宇說,連那些分擔整部電影制作的合作公司,壓力同樣巨大。甚至,公司一度因為資金、人才等問題而面臨倒閉。?
歷經66次劇本修改,先配音后作圖的工業流程,20多個外包團隊,1600多位動畫制作人員參與,1400多個特效鏡頭,《哪吒》才勉強趕上今年的暑假檔期,這在中國動漫發展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那么《哪吒》的成功,是不是代表國漫終于崛起了?楊宇表示,之所以做起來這么痛苦,主要還是動畫行業背后的工業成熟度的差異。當好作品出產非常恒定,當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不再提國漫崛起的時候,國漫才是真的崛起了。
●?“國漫崛起”背后的真實傷痛?
2016年我國上映的動畫電影數量為65部,總票房68.9億,增速62.12%遠超電影票房整體增速,票房占比上升至15.07%,但其中國產電影票房只有23.8億元,票房占比34.5%。
2017年動畫電影總票房為49.9億元,較2016年減少了20.14億元,同比下滑了28.75%,其中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為36.37億元,占比為72.89%。
2018年總票房較2017年再下滑約13.37%,其中34部國產動畫總票房只有16.23億。
近5年國產動畫電影表現最好的是《大圣歸來》9.56億元,第二名《大魚海棠》,票房為5.65億元,第三名《白蛇緣起》票房為4.49億元,第四名《熊出沒熊心歸來》票房為2.88億,其余作品均未過億。
《大圣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零星爆款背后,是大量動畫電影的慘敗。投資成本高、制作周期長、高口碑不一定有高票房,這是成人向動畫電影高風險的特點。
在國漫進擊階段,當下主要矛盾是觀眾對高質量作品的需要,同整體落后的產業鏈之間的矛盾。《大圣歸來》之后國漫市場經歷了一段較長時間的沉寂期,行業的嚴峻勢態還沒有過去。單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就大喊“國漫崛起”,還為之尚早。
●?“破局”,來自區塊鏈的助力
從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國漫乃至文娛產業的發展,極度依賴大制作公司、大資本方等壟斷性中心集體,一旦叫好不叫座,投資便迅速撤離,生產方式和受益形式仍然非常傳統。
如今隨著科技進步,區塊鏈技術的先進性也給影視行業帶去了更多思考。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它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編碼平臺,在此之上人們可以確認并記錄過往交易,使之透明化。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分散價值確權與交換,對于內容創意產業的業態將引發深刻變革。
一部大規模投資的電影,利用區塊鏈技術通過價值確權的分散化,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未來風險,同時還可創造一種投資手段,讓消費者有機會成為影片共有人,沉淀價值鏈(持通證即持股)。國漫發展的破局,借鑒區塊鏈技術與思想很有必要。
Token給數字空間增加了經濟學維度。在區塊鏈下,用戶在平臺/網絡的行為將被納入某種經濟模型,將被獎勵通證,參與行為越多或質量越高,被分配的通證越多,用戶可以獲得通證收益,也可以利用通證參與價值交換,還可以因持有通證而分享平臺/公司因自己的行為而實現的價值的增長。
理想狀態下,消費者們可以預先買通證,收集到的通證投資給制片方用于電影制作,同時消費者也享受了一部分蛋糕的權利。消費者天天去推廣電影掙通證;當市場認可度越高,又會有其他消費者去二級市場購買,形成一個個價值交換。
最后隨著大家對項目信心的提升,通證的價值也慢慢上升起來。區塊鏈因為用通證去交換所有的價值,所以它就把這個價值鏈沉淀了下來。通證對消費者的獎賞機制和刺激機制具有獨創性。
同時,“在計算用戶數據和分配各方收入上,區塊鏈為版權許可方和投資人雙方提供了更開放、更透明的方法。可推進發展影視制作過程中信息的對稱性與透明性,為影視從業者提供極有價值的數據,能夠有成效幫助影視制作。
幣搜:比特幣領域的搜索引擎www.btcsearc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