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恩和吉爾摩曾在《體驗經濟》中指出:“未來經濟成果中,產品約占4%,服務約占16%,體驗約占80%。”
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個性化”需求的增長,“體驗式消費”如今成為刺激消費市場的絕妙方法,很多行業都紛紛采取該方式。不過在汽車行業中,“體驗”似乎都止步在了4S店試駕層面。不僅如此,試駕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試駕場景設計不足、銷售人員綜合水平參差不齊等,都會導致試駕“形同虛設”,消費者很大概率無法真正了解產品優缺點。
筆者前幾天參加捷豹路虎極光發布會時,與負責品牌和營銷的副總裁胡波先生聊了幾句,期間談到關于“體驗式消費”的問題,胡總對于路虎已經開展的“全地形年”活動講道:“路虎的體驗不是簡單的試乘試駕。”
路虎最近一直在推所謂的“全地形年”,其實就是一系列的體驗試駕活動,針對于路虎ATRS全地形科技,打造了不同“等級”的項目,讓消費者全方位的感受和了解路虎的“全地形”越野能力。
最基礎的就是“全地形駕探營”,全國已經有130多個城市舉辦了240多場全地形體驗活動,而且仍在持續進行中。消費者可以前往選擇任意的車型和不同的路段進行體驗,會有專業的向導人員帶領,并幫助完成復雜的路段駕駛過程。這種方式雖然也算是“試駕”,但消費者能夠直接體驗到越野性能,通過自己駕駛車輛一步步完成越野路段,遠比銷售人員”喋喋不休“的講解更具有震撼性。
不過路虎的“區域性活動”才是最吸引筆者的點。
路虎將試駕體驗分成了“金字塔形”的多個級別,其策略是根據人們活動半徑決定“體驗”的項目,最底層的是經銷商舉辦的小活動,在城市附近的“駕探營”為中間部分,而最高的則是由專業團隊帶領的長途“豪華自駕游”,也就是“發現無止境”活動。
路虎從2012年開展“發現無止境”活動開始,已經舉辦了六次,總共約有3萬多名車主和媒體人駕駛路虎駛過近四分之一的中國版圖,總行程超過了5萬多公里。例如去年按照茶馬古道設計的“新滇藏線”體驗項目,從麗江出發大約需要8~12天的路程到達拉薩,整個活動不僅僅是感受車輛本身性能,還有沿途絕美的風景游覽和文化體驗。
今年第七季活動將會進入新疆帕米爾高原,征服新疆的復雜路段和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未來還將開展更為高端奢侈的體驗項目,例如納米比亞、瑞典、美國、英國等地。
筆者自從8年前迷上了汽車節目《Top Gear》,就無比羨慕“三劍客”可以開著車“環游世界”,總是夢想著有機會找幾個朋友馳騁在壯麗的風景里。然而現實狀況是,時間、金錢的成本還都是基礎的,如果要“不走尋常路”,所需的不僅僅是一臺功能車,更多的是裝備、經驗、向導等。
汽車帶給人們最大的快樂就是“自由”,有車之后“想去哪就去哪”的變化讓人們的活動半徑大大增加,而越野自駕更是能夠讓車主體驗到對大自然的“征服感”和“敬畏感”。但擁有一臺越野車并不意味著車主有精力和時間去規劃越野自駕游,路虎巧妙地將越野自駕游與品牌價值融合在一起,看似只是簡單“體驗”活動,但實際上車主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準備成本,還會鞏固對路虎的品牌忠誠度。
不過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路虎“體驗”方案背后,隱藏著一個弊端,那就是體驗群體的問題。 一般來說,參加活動的大多數都是車主和媒體,除了車主的個人影響力,媒體雖然能夠替路虎做宣傳,但文字視頻帶來的沖擊感還是不足,遠不如潛在消費者親自體驗的效果好。
由于賣方與買方是天然的“利益矛盾”關系,“試駕”所消耗的成本其實是“埋藏”在購車成本中,很多賣家會衡量消費者購買潛力而決定服務態度,而買家也會因此對賣家產生不同程度的“敵意”。而路虎的“體驗活動”轉變成了付費服務,雙方不存在“利益沖突”,消費者能夠更全面體驗車輛的優缺點,而路虎也能竭盡全力地保證良好的體驗。
胡總也提到了:“路虎能夠提供不同費用的體驗方式,未來將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甚至達到高端旅游產品的體驗。”不得不說路虎在宣傳方式上的確頗下功夫,恐怕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將品牌形象回升至當年輝煌。但筆者想說的是,路虎既然已經打造了一系列成熟的體驗項目,何不思路更開拓些,將其打造成真正的“高端旅游服務”。
長途自駕游,汽車性能好壞直接決定了旅途的質量。路虎一直以來被詬病的“質量問題”恰恰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不明真相”的人群認識了解到變化和提升,同時通過苛刻的復雜路段,也能讓更多的感受到路虎如何在保證“豪華舒適”的同時,輕松應對各種不同地形。讓更多從未感受過越野的人們,真正體會到擁有一輛路虎,對于生活品質、旅行半徑的提升。
如今生活中娛樂項目看似很多,但實際上可供選擇的并不多。早些年高端的出國游,放在當下也并不十分具有吸引力,但很多人對于“征服感”和“自由”的追求更加旺盛。路虎作為豪華SUV品牌,如果能在“旅游”領域開拓一條新思路,不僅對于廣大的越野愛好者來說是福音,而且對于自身品牌的宣傳也有巨大幫助。
畢竟,路虎“發現無止境”已經舉辦了6年了,但市場的反饋卻并不如預期般美好。
下載虎嗅APP,第一時間獲取深度獨到的商業科技資訊,連接更多創新人群與線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