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倩
頭條站內搜索只是前奏。
36氪日前獲悉,頭條通用搜索引擎已經悄然上線,。頭條搜索的slogan是“搜你想搜的”,百度則是“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
頭條搜索引擎上線,意味著頭條與百度的戰爭徹底打響。也意味著,今年頭條的靶心從騰訊更多的轉移到了百度。
打開頭條搜索首頁,會看到與百度類似的簡單搜索框,目前下方還沒有信息流內容。點擊搜索框后,頭條搜索會出現歷史記錄和猜你想搜,百度搜索是搜索發現和歷史記錄。
輸入“臺風”進行搜索,會看到頭條搜索的類別包括視頻、資訊、小視頻、圖片、音樂、用戶和微頭條這7大類。相比而言,還是百度搜索的類別更豐富多元,包括問答、地圖、小程序等16大類。此外,百度還有很多圍繞搜索、社區、開發者的服務。
搜索類別的豐富度也直接體現到搜索結果中。頭條搜索關于臺風的搜索結果顯示,文章、討論、小視頻多來自今日頭條、微頭條和抖音等。如果是其他渠道的內容會標注來自站外,比如臺風路徑、中國臺風信息網等。百度搜索結果也有來自百家號、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內容,但同時還有微博、虎撲、騰訊視頻等站外源。
從體驗來看,頭條搜索內容還不如百度搜索多元,而且結果更多適配移動端。
2017年字節跳動便開始布局搜索,36氪曾報道360搜索總經理吳凱17年底加入,任搜索業務負責人。不過,字節跳動一直強調是App內搜索,但其實背后更大的目標是一個通用搜索引擎。
今年3月初,頭條App內已經可以搜到不少站外內容。3月12日,頭條在開屏推廣“頭條全網搜索”,打出的推廣語是“搜羅全網好結果”。
8月初,字節跳動發布搜索部門招聘啟事,表示將從0到1打造一個通用搜索引擎,并且將是全網搜索。字節跳動稱,“搜索團隊覆蓋了今日頭條、抖音、西瓜、火山、懂車帝等產品,正在打造出一個理想的搜索中臺架構。只有你不想搜的,沒有你搜不到的。”
字節跳動當時回復36氪,搜索產品已經上線,這是今日頭條“信息創造價值”理念的延伸,用戶可以通過今日頭條上面的搜索框進行試用。但如今回過頭來看,這一招聘啟事其實是為頭條搜索這一通用搜索引擎做鋪墊。
頭條App開屏推“頭條全網搜索”
頭條為何推出通用搜索引擎,又會對百度搜索帶來多大的沖擊?
超級內容App做搜索已經成為移動時代的必然結果。PC互聯網時代,百度成為搜索入口。移動互聯網時代,超級App不僅自己生產內容,而且自建搜索體系,封鎖了很大一部分流量。其實除了頭條,微信也已經搭建起來一個包括站內站外內容的搜索體系。只是,微信搜索還只能通過App進行搜索,而頭條已經單獨推出通用搜索引擎。
雖然初期已經搭建起來一個可以搜索的信息孤島。但是長遠來看,想要讓更多用戶留在這個孤島里,就必然需要向外拓展更多的內容。如果不拓展內容,信息孤島本身也處于增長停滯狀態。所以張一鳴最近一的一次內部講話表示,“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DAU”。
一個通用搜索引擎,必然會給頭條產品矩陣,包括圖文、小視頻、長視頻、小程序,帶來巨大的流量。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小程序,百度和頭條上線小程序的時間差不多,但是后者通過搜索導流讓小程序獲得爆發增長,而頭條小程序幾番改版都未有起色。
頭條做搜索,這是一個從內到外的過程。微信也是類似的路徑,只是目前微信搜索還只能通過App進行搜索。
外界關于“百度搜索已死”的討論已久,百度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但是成立移動生態事業群,加大用戶產品的建設,似乎已經慢一拍了。7月,抖音日活突破3.2億,字節跳動旗下產品總日活超過7億,全球月活超過15億。同月,百度App的日活用戶規模達到1.9億,百度移動產品的月活躍設備數量達到11億。這意味著,字節跳動系產品的月活已經超過百度。
“頭條系的各個內容UGC生態小系統已經成型,最后用一個搜索做總入口,用戶量加起來會超過百度產品。”一位業內內容向36氪談及頭條搜索上線的影響。
其實除了用戶、流量的爭奪外,頭條搜索上線會直接沖擊到百度的廣告收入。字節跳動宣布月活破15億時,投資機構應聲將百度目標價從179美元下調至160美元。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兩者都是廣告為主的營收模式,而字節跳動占領了百度部分市場份額。
上述業內人士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字節跳動的搜素業務今年已經開始商業化。頭條搜索上線后,其廣告競價體現可能也會隨之推出。今年受經濟下行影響,廣告主預算收縮,頭條為了完成1000萬-1500萬元的廣告收入,開始快步向競價廣告體系延伸,這會直接對百度收入造成壓力。
今年百度財報首次出現虧損。百度一季度營收241.23億元,同比增長15%;但歸屬百度的凈虧損為3.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凈利潤人民幣66.94億元轉虧。隨著頭條搜索的加碼,下半年可能會為百度帶來更大的壓力。
字節跳動與騰訊、百度的戰爭一直存在,從口水之快、到法院判決再到現在直接的收入碰撞。但是相比于插入百度的搜索,進入騰訊以社交和游戲為核心的腹地更難。這也意味著,字節跳動在搶百度現金流(廣告主預算),卻只能搶騰訊的流量和用戶時長(刷抖音頭條而非微信朋友圈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