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印度哈里亞納邦,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在大諾伊達的印度佛陀國際賽道推出科納電動SUV,這也是在印度推出的第一款電動SUV。
韓國車企是汽車制造業的后起之秀,面對汽車行業發展的新情況,韓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力度正逐步加強。而在新能源汽車到底應該走哪條路的問題上,韓國汽車行業也有自己的看法。
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24979輛,同比增長26.2%,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2018年韓國新注冊登記的混合動力汽車中,現代汽車的Grandeur Hybrid車型位居第一,起亞汽車的Niro Hybrid排名第二。純電動車排名中,第一、第二均為現代汽車的車型。有分析指出,韓國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主要得益于韓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政府新增70個城市可以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使全國101個城市可以享受該項補貼。而2018年韓國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總預算由2017年的1960億韓元增加至2400億韓元。2018年,韓國對新能源汽車的國家補貼改為按車型進行差別化補貼方式,最高補貼1200萬韓元,最低補貼1017萬韓元。各地方維持原有的定額補貼政策。以地方政府補貼600萬韓元來計算,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1600萬~1800萬韓元(約合9.4萬~10.5萬人民幣)的補貼。
在享受補貼的車型上,純進口的新能源汽車同樣可以享受補貼。在進口汽車制造商中,寶馬、梅賽德斯-奔馳、捷豹和日產都計劃在韓國市場推出新的新能源汽車。在韓國本土汽車企業現代、起亞等占據新能源汽車主要份額的情況下,韓國政府也希望引入外力,刺激本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加速轉型,多個國家公布了傳統燃油汽車禁售時間表。韓國汽車企業抓住了本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轉型的新機遇。盡管目前在新能源車市場中,主要是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電動汽車,但隨著全球石油資源的逐漸耗竭,以及各國充電樁建設進度的緩慢,世界幾大汽車企業傾向于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會以氫燃料電池作為主要動力來源。2009年,戴姆勒、福特、通用、豐田、現代汽車共同簽署備忘錄,從2015年開始大力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已能夠確保汽車在零下30攝氏度時順利啟動,解決了在冰點以下溫度發動汽車的難題。同時,由于采用了高耐用性催化劑技術,氫燃料電池使用壽命有了大幅提升。
盡管目前氫燃料電池依然面臨低溫啟動、續航里程、電池使用壽命、氫氣存儲密度等重重技術難關,但在研發歷史才20多年、實現商業使用只有6年的情況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還是得到了業界的肯定。美國工程院的數據預測,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在2050年的汽車市場中處于支配地位。2017年,在瑞士達沃斯會議期間,主要的幾家汽車企業與石化企業成立了氫能委員會,共同倡導使用氫能源,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對此,韓國政府也發布了“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圖”,其中提到,韓國計劃今年將氫燃料電池車擴大至4000輛,還制定到2020年為止將在韓國普及2000輛氫燃料電池巴士的計劃。
韓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一直離不開政府的參與,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最新發展趨勢,以及政府的政策導向,韓國汽車制造企業已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和制造中邁出重要一步。2013年,韓國現代汽車就已經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型的氫燃料電池轎車ix35 FCEV,并在歐洲以及全球的多個國家投入市場。2018年,續航里程達到609公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NEXO實現量產。同時,為更大范圍地實現商用,現代汽車也開發出了氫燃料電池大巴車和出租車,并在去年平昌冬奧會中大量投放使用。到2030年前,現代汽車計劃將把燃料電池系統的年產能大幅提升至70萬套,實現生產包括乘用車、商用車在內的50萬輛氫燃料電池電動車,并將協同多家供應商向研發和配套設施擴建領域投入約7.6萬億韓元,這將在2030年之前創造約5.1萬個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