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鴻蒙OS終于來了。
8月9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在其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向全球發布鴻蒙OS,并宣布開源鴻蒙OS。
在介紹鴻蒙OS開發初衷時,余承東表示:
“隨著全場景智慧時代的到來,華為認為需要進一步提升操作系統的跨平臺能力,包括支持全場景、跨多設備和平臺的能力以及應對低時延、高安全性挑戰的能力,因此逐漸形成了鴻蒙OS的雛形,可以說鴻蒙OS的出發點和Android、iOS都不一樣,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能夠同時滿足全場景流暢體驗、架構級可信安全、跨終端無縫協同以及一次開發多終端部署的要求,鴻蒙應未來而生?!?/p>
那么,為未來而生的鴻蒙,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否承載華為的使命?
據余承東表示,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英文名harmonyOS,是希望給世界帶來更多和諧和方便。
鴻蒙OS將率先應用在智能手表、智慧屏、車載設備、智能音箱等智能終端上,著力構建一個跨終端的融合共享生態。而鴻蒙OS有三層架構,第一層是內核,第二層是基礎服務,第三層是程序框架。
不過據鈦媒體(微信ID:taimeiti)了解,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不是華為手機,而是榮耀智慧屏,發布時間是8月10日。此外,華為智慧屏終端將在今年9月份發布,兩款產品都會搭載海思鴻鵠818自研芯片和升降式AI攝像頭。
余承東還提到,目前華為還是將優先采用安卓操作系統作為主力,但如果出現任何不確定因素,鴻蒙OS將會無縫接入華為,包括手機在內的所有智能設備,第一時間完成遷移。未來華為的鴻蒙將開源化,歡迎更多的合作伙伴進行共同開發。
此外,鴻蒙OS的設計初衷是為滿足全場景智慧體驗的高標準的連接要求,為此華為給出了4大特性的系統解決方案:
1.分布式架構首次用于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2. 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3. 基于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4. 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事實上關于鴻蒙OS,業界早已不陌生。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鴻蒙”申請日期是2018年8月24日,注冊公告日期是2019年5月14日,專用權限期是從2019年5月14日到2029年5月13日。
在商品名稱一欄中,華為鴻蒙可應用于操作系統程序、計算機操作程序、計算機操作軟件等。
圖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
華為推出鴻蒙OS也并不是“心血來潮”。
據《金融時報》報道,華為操作系統其研發時長至少有7年之久。而今年一系列的遭遇,更是加速華為推出鴻蒙OS的進度。
5月1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國家緊急狀態,限制美國企業購買威脅國安的產品及技術。隨后美國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
美國的一紙禁令,曾讓華為一度面臨“停用安卓操作系統”的風險。5月20日,谷歌曾暫停了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
雖然之后禁令有所放開,但這種“斷供”風險仍舊存在。不過對于這個局面,華為也早有準備。
余承東曾表示:我們準備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如果無法繼續使用這些系統(Android),我們就準備開始B計劃。
事實上,早在2012年的時候,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一次對話中,就明確表示要做自己的操作系統:
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于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芯片的時候,我并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芯片。
我認為你們要盡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芯片,好好的理解它。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我們不能有狹隘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會害死我們。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賺錢,是要拿下上甘嶺。拿不下上甘嶺,拿下華爾街也行。我們不要狹隘,我們做操作系統,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樣的道理。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任正非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如今鴻蒙OS的推出也給華為打了一針“強心劑”。
余承東表示:“我們相信鴻蒙OS的推出會極大地提升產業的活力和生態的豐富性,希望鴻蒙OS的推出能夠為全場景時代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體驗。我們歡迎全球開發者積極支持鴻蒙OS生態建設,共同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生活體驗”。
不過操作系統投入大規模商用,需要考慮很多設備應用的兼容等問題。
鈦媒體作者王新喜曾在《華為操作系統要成功很難,但5G時代或是最好時機》一文中稱:華為要研發出一個操作系統,并且要發展到較高水平,有技術積累與迭代的難題。操作系統的開發周期長,需要時間來不斷優化迭代,在智能手機行業,變化太快,想短時間做出一款操作系統迎頭趕超谷歌蘋果不現實,但時間太長也等不起。
如今在安卓與iOS的夾擊下,包括 Windows 手機系統與三星 Tizen 系統、諾基亞塞班系統都失敗了。在5G時代的大背景下,華為鴻蒙OS能否應對挑戰,殺出一條血路?
研發一款操作系統容易,但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態,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過去這些年里,塞班Sybiam、微軟Windows phone、黑莓 BlackBerry OS 投入巨大的人力及財力,均未能如愿。那么,鴻蒙系統能否打破禁錮,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環境呢?
首先,從手機系統來說,鴻蒙OS兼容安卓,這就意味著現有的安卓App只需要重新打包和編譯,后續保持同步更新優化即可,極大降低了開發者的遷移成本,而且華為(包括榮耀)品牌的手機已經占到國內市場接近50%的份額,有著龐大的用戶基數,這是一塊不小的“蛋糕”,足夠吸引開發者和App廠商投身其中。
據了解,目前華為已聯合阿里、百度、騰訊、網易四家國內頂尖互聯網公司,共同成立“安卓綠色聯盟”,這些大廠App包括電商、生活服務、社交、游戲、文娛等方面,幾乎覆蓋所有國內終端用戶,有了以上大廠的助力,將會極大加速鴻蒙系統國內生態的完善。
從消費者體驗來講,鴻蒙系統要比安卓高效許多,原理是通過方舟編譯器,先把各種代碼都編譯,做成機器碼直接執行,解決安卓程序“邊解釋邊執行”的問題,理論上可大幅提高系統性能,用戶有望享受到如iOS系統一般的順滑體驗。
不過鴻蒙系統真正的挑戰,還是來自國外。
眾所周知,安卓系統已經發展多年,以谷歌搜索、谷歌地圖、Gmail、YouTube為代表的一批谷歌自家App,已成為用戶日常使用的不可替代的服務產品,想要在手機上安裝這些App,就必須得到Google的GMS授權,鴻蒙在缺失GMS的前提下,想要依靠類似App來替代谷歌自家App,難度可想而知。
目前,考慮到合作伙伴和生態建設,華為手機端還是優先使用安卓系統。
除了手機生態系統,鴻蒙更大的野心在于建立5G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
據悉,在發布會前一天,華為發布了2025年趨勢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IoT 設備數量將達到 1000 億以上,是一片廣闊的藍海市場。
根據此次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的介紹來看,通過HiLink開放平臺+LiteOS系統+IoT芯片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從端云業務開放平臺、操作系統到芯片,華為將端到端解決IoT產業發展困境,而鴻蒙OS將打通硬件壁壘,從而進入硬件互聯的全新時代。
目前,華為互聯網云服務全球注冊用戶達到5億多用戶,91萬應用開發者,覆蓋15個數據中心,170+國家和地區,同時HiLink平臺已經覆蓋到260多個品牌,擁有3000多萬用戶,支持的IoT設備已經超過1.4億臺,這些都將成為華為挺進物聯網的生態基礎。
按照規劃,2019年鴻蒙OS 1.0將首先應用于榮耀智慧屏,2020年鴻蒙OS 2.0將應用于創新國產PC、手表、手環、車機,2021年鴻蒙OS 3.0將用于音響和耳機,2022年及以后,鴻蒙系統將會應用在VR及更多設備上??梢韵胍?,隨著鴻蒙系統逐步完善,將應用于更多的場景當中,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此外,為了推動鴻蒙OS的生態發展,鴻蒙OS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源,并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顯示出鴻蒙意欲構建全球化操作系統的野心。
一個多月之前,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態需要兩、三年左右的時間,如今隨著鴻蒙按下“開始鍵”,萬物互聯的時代已觸手可及。(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丨柳牧宗、王糈,編輯丨李小年)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