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人工智能大賽成果揭曉!阿里“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獲創新之星
8月9日,由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聯合指導、廈門市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人工智能峰會開幕,全國362支隊伍共995個項目角逐數月的人工智能大賽同時揭曉。本次大賽,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巴巴”)的“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獲評“人工智能創新之星”稱號,這是一套阿里巴巴20年間積累的海量線上線下假貨特征庫、打假經驗聚合而成的算法技術系統。
三部委向阿里“知產保護科技大腦”頒發科技創新獎。
大賽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倪光南表示,大賽囊括了互聯網的技術難點和前沿方向,兼具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點評獲獎作品。
如果人工查看1張圖片需要花10秒鐘,那么5萬人同時工作的效率才能勉強趕上“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的速度。阿里巴巴安全資深算法專家薛暉透露,這套系統的樣本數據總量相當于186個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量,僅累積的打假圖片樣本量就超過137億張,用0.3毫米的標準相紙打印疊加后高達411千米,約等于464個珠穆朗瑪峰。
“打個比方,這顆大腦可以毫秒級的發現上萬顆圓球中混進了一顆有細微黑點的圓球。”阿里巴巴安全專家張曉峰說,隨著假貨特征庫的數量不斷增加,算法學習能力不斷進化,這顆“大腦”會不斷強勁地擠壓制售假者的生存空間。
據了解,在過去3年,這套打假技術已經協助了全國31個省份、227個區縣的警方抓獲制售假嫌疑人4439人,搗毀制售假窩點4289個。
“AI打假比其他方法更加有效,它本身的一大特色就是會通過使用、學習不斷改進,會越用越好。我相信在打假這些新的領域,阿里這些應用會有很好的成效。”談及人工智能在“電商打假”上的應用,倪光南表示,諸如此類的技術創新應用將會對行業起到推動作用。
“現在我們的人工智能應用很多,像電商打假就是一種很好的應用創新,我們也很支持。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應用得越多就越能提高人工智能在某一方面的技術水平,技術突破后又會給應用帶來驅動。”在倪光南看來,人工智能具有引領性,未來也會有更大的應用空間。“很難說哪個領域是和人工智能沒有關系的。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或多或少減輕人的勞動,很多東西都能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
采寫:南都記者 秦楚喬 發自廈門
作者:秦楚喬 發自廈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