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快訊 |?8月9日消息:中國移動昨日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隨著傳統通信業務市場趨于飽和,流量紅利快速消退,簡單依靠傳統要素投入來推動業績增長難以為繼,中國移動營收與凈利雙雙下降。
但截至8日港股收盤,中國移動股價僅微跌0.16%,市場反應較為溫和。
由于公司收入和盈利承受著較大壓力,中國移動正在加緊5G布局,擬建5萬個5G基站,加速轉向價值經營,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努力修補業務短板。
受制于傳統通信業務收入的增長乏力,中國移動上半年該部分業務收入小幅下降。
其中,語音業務及數據業務的營收變化趨勢截然相反。語音業務收入從去年上半年的629.14億元減至485.36億元,同比下降23%;數據業務則從2831.21億元增至2917.8億元,增長了3%。
然而,盡管數據業務收入只有些許增長,半年報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今年上半年移動客戶凈增998萬,達到9.35億;4G客戶凈增2113萬,達到7.34億,是中國聯通的三倍;中國移動4G客戶人均月流量同比增幅高達132.5%,已增至7.1GB。
今年1月29日,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通信業統計公報解讀》顯示,受惠于通信業積極落實提速降費政策,2018年,我國電信綜合價格指數同比下降56.7%。2018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不足10元/GB,按照每兆(元/M)價格計算的固定寬帶接入平均資費僅為2014年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見,盡管用戶規模持續擴大,用戶流量使用量持續增長,資費的管控與下調,是數據業務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
當然,數據業務規模的增長還要倚仗于互聯網規模的不斷擴張。因此,上半年,中國移動繼續強化網絡規模,其4G基站數凈增30萬個,達到271萬個。
由于通信服務收入增長乏力,中國移動著力推進收入結構優化,采取總部管總、區域主戰、專業主建的策略,培育家庭市場、政企市場為其新的增長動能。今年上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的家庭市場收入及政企市場收入分別實現了21.3%、15.7%的增長。
中國移動的轉型升級,還包括繼續積極布局5G的發展。
董事長楊杰透露,中國移動年內將建設超過5萬個5G基站,實現超過50個城市的5G商用服務。
此前,市場十分關注5G是否能帶來運營商資本開支的新一輪增長,楊杰談到,“2020年到2022年是5G投資的主要周期,有三年時間,中國移動會控制總投資不會大幅增加,通過產業鏈共同努力,這一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為保證5G高速率和廣覆蓋要求,5G基站數量要比4G基站更多,需要更大規模投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都在公開場合表示要加大5G資源共享。
具體地來看,資源共享包括推動5G和4G技術共享、覆蓋協同、業務協同,充分利用4G站址傳輸資源,低成本高效建設5G網絡。
2019年6月,中國移動取得5G商用牌照,并隨即發布了5G品牌“5G+”,全面實施“5G+”計劃。楊杰表示,面對同業及跨界競爭不斷加劇,提速降費持續推進等復雜多年的經營環境,公司將持續深化實施“大連接”戰略和“四輪”驅動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全面推進轉型升級,積極布局5G發展。
8日的財報會上,楊杰還回應了有關SA/NSA的問題。6月,楊杰的一句“明年不支持5G NSA手機入網”引發了真假5G手機的爭論。
不同于2G/3G/4G,5G時代為了快速推進部署,行業定義了兩種組網方式。其中,NSA是一種過渡方案,依托4G基站和核心網工作;而SA的核心網是一個全新網絡架構,能充分發揮5G的能力,但是投資更大,網絡建設需要時間更久。
楊杰解釋稱,明年1月起新入網手機要同時具備SA/NSA模式。SA是目標架構,今年由于技術、產業均不成熟,先部署了NSA,但明年相信是SA架構,這樣5G既可以支持2C又可以2B。
此外,中國移動還將大力融合5G與AICDE(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打造以5G為中心的智能基礎設施;聯合社會各方創新力量,構建5G開放型生態體系;面向農業、工業、交通、醫療、城市、金融、教育等領域,推出創新融合應用,更好地促進產業數字化,從而催生更多新業態。
(鈦媒體編輯陶淘綜合自新京報、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