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蔣菲
不是所有的直播間里,都是多重濾鏡加持下的美女主播。
張承島的直播間是純野生的。鏡頭對著兩桿電子秤,和后排的一堆菠蘿蜜,主播張承島不露臉只作為背景音出現,濃重的閩南口音下,幾個小哥出現在鏡頭里挑水果。特別的是,這幾個小哥身穿藍色快遞工作服,鏡頭有時也會帶到幾輛快遞車。
沒有場景布置,沒有打光,快遞網點的小老板張承島搖身一變成了主播。事情的起因要回到四個月前,他又一次遭遇大客戶被撬,每日固定的300票發件量沒了。
張承島氣得牙打顫:“既然沒發件量就創造發件量。”
在海南省萬寧市,當地特產水果通過淘寶銷往全國。“別人能賣水果我也可以,我還能自賣自運。”他在快遞網點辟出一塊地專門搞直播,形成在門店完成直播、下單打包、發貨的一條龍快遞新模式。
一邊是快遞網點,一邊是水果直播間
快遞新人
去果園摘完水果回來,張承島準時出現在直播間。
很快就有網友留言:挑個八分熟的,一旁的快遞小哥熟練選出一個菠蘿蜜搬上秤,顯示屏上跳出紅色的數字,重量、價格一目了然。
鏡頭偶爾拍到快遞小哥們
選貨的網友表示要下單,但不知道怎么購買,張承島提示她點擊左下角的購物袋圖標,就能找到產品鏈接購買,并且打開自己的手機,在鏡頭前演示一遍。
別看張承島現在說得頭頭是道,3個月前,他連怎么把直播鏈接分享出去都不知道。作為萬寧興隆鎮網點中通快遞的負責人,張承島踏上直播這條路,全是為了不爭饅頭爭口氣。
今年35歲的他,早先做的是鋁合金工程,一年也能掙上十來萬養家。4年前,妻子閑在家嘮叨沒事做,他眼看周邊的人,在網上賣水果搗鼓出了名堂,而大批量的水果都需要快遞運輸,想著能賺錢,他承包了一個小分部,找個店面讓妻子看著。
有時妻子一個人送件看店兩頭顧不過來,叫他過去幫忙,久而久之,他成了店里唯一的快遞員,妻子做起客服。
萬寧市中通快遞興隆網點
第二年,他被分公司看上,提到分公司當經理。兩年的學習磨礪后,他主動向分公司提出,承包興隆鎮網點。這讓看好他的領導倒吸一口氣,興隆鎮網點長年處于癱瘓,招不到商的狀態,片區是旅游度假區,派件多、攬件少,夏天游客一減少收派件都極少,出了名的難賺錢。
但張承島不信邪干了起來。
7次上門
去年8月1日,張承島如愿接手興隆鎮網點,迎面飛來兩把“斧子”:第一天去市場上收貨,僅20余票;想招快遞小哥,無人應聘。
開拓市場不易他料到了,招不到快遞員卻在意料之外,他這才后知后覺,這里以前有個國有農場,退休后的當地人有退休金不愿意干,年輕人都去外邊掙錢了。
張承島想了個辦法,承諾總部給的派費,全部給快遞員,自己一分不拿,這才招來零星幾個快遞員。隨著客服和操作部陸續招到人,“草臺班子”總算搭好。
張承島
接下來就是解決發件量的問題。這里的果商大多有固定合作的快遞,有的大戶甚至有自建物流,作為新入局者,張承島常被婉拒。
他帶著快遞員天天往當地最大的景天水果市場跑,到處是堆著芒果、榴蓮、香蕉、菠蘿蜜、椰子的店鋪。攬不到大客戶,他就從別的快遞公司不愿接的小單做起,哪怕一票只掙2毛的單子他也愿意接。
有一次他傻站在人家攤位上,店主擺明不想理他,他也不急,見縫插針打打下手,搶著幫他們打包。連著7天風雨無阻地上門,店主心軟了,“那就發你家3票試試吧。”后來這家店成了張承島的大客戶,一天能發上三百票。
興隆網點一角
當他一票票壘起日均500票的發件量,一波波價格戰來了。每次一打價格戰,客戶就會選擇報價更低的合作方,好不容易建立的聯系一沖就散。當日發貨量300票的大客戶被撬走后,張承島怒不可遏,他要自力更生自己創造發件量。
“我們去客戶家收貨,他們不也就是店里搞搞直播把東西賣出去,有一戶門店隔出6個房間直播,在網上開了6家淘寶店,人家能做起來我也可以。”張承島暗暗發誓。
菜鳥主播
張承島沒有果園,不過憑借在果農中的良好口碑,他和果農客戶商量好,從客戶處進貨。早上他開著快遞貨車去果園里摘水果運回網點,下午或晚上就直播賣貨。
從今年4月起,張承島開始了自己的嘗試,先做拼多多,用菠蘿沖銷量,價格定在21.8元十斤。然而反饋并不好,“客戶動不動就沒理由給差評。比如有個客戶收到的菠蘿上爛了一點,他按體積核算后要店鋪賠償8毛。”
張承島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淘寶直播上。4月30日,他的“三亞鮮果店”開始第一場直播。
一開場,張承島把電子秤擺到畫面正中心,把一顆菠蘿蜜搬上秤,地上孤零零得散落著另外6顆。
他偶爾問“有沒有人呢”,嘴里哼著“哀傷的心感謝有你”。8分鐘后,受不了尷尬的他放起歌單里的歌曲,一直播到第13分鐘直播結束,觀看人數一欄顯示為1。
第二次直播情況依然是無人問津,草草結束,反倒是張承島問一旁的妻子,“怎么把鏈接分享出去啊”,收獲一個白眼。
快遞小哥在調試直播用的設備
等到第三次直播時,沉默到了第30分鐘,他略帶驚喜:“哦呦,過了半個小時來了4個人,真好哦。”為了活躍氣氛,他對著屏幕喊,“第5個進直播間的人,只要你說句話,這個菠蘿蜜半價給你。”終于迎來第一個提問“內蒙古包郵嗎”,通過和這個網友的互動,他得到了第一個關注。
這次直播結束時,1146人觀看,收到13406顆愛心,成交50多筆,張承島深受鼓舞。
僅快遞費月入兩萬
為了能更好的直播,他特意請教當地有直播經驗的主播,請他們把經驗寫在白板上。直播前,張承島反復念著板上的話,把自己想表達的理順后,才敢開直播。
“寶寶們,點點紅心”“點點關注不迷路”……這些流行的主播用語,他從白板上一一學來。
有不認識菠蘿蜜的網友問這是什么,他還能打趣“它是榴蓮的表弟”。被要求科普紅肉黃肉的區別、出果量跟水果形狀的關系時,他也能立刻一本正經的解釋。
直播多了,他還發現了一些小竅門。原來擺電子秤的位置不對,屏幕反光,進入直播間的人根本看不清屏幕。他想了辦法,四周拉起銀色的塑料帆布,能更好顯示數字。
在水果邊上擺上泡沫板,上面寫好水果的名字,優惠活動的價格,避免網友重復提問;隨著直播間的人越來越多,一把秤不夠用,又搬來一把,并在秤上貼上AB區分,以免兩個網友同時挑水果時搞混。
至于網友關心的快遞問題,他則能把發貨時間精確到小時,因為是自銷自發,能給客戶的第一時間的快遞信息反饋。買水果的客戶最怕水果耽擱在路上,壞了爛了,快遞信息的及時反饋緩解了他們的焦慮,張承島還承諾壞了包賠。
直播的水果類型從單一的菠蘿蜜到黃金椰子、百香果、鳳梨,或同時直播三種以上水果。張承島看到一組可喜的遞增數據:7月8日,2245人觀看;7月12日后,觀看量5000人以上;7月21日,6000人以上。8月2日,7000以上。
3個月來,他累積3000多粉絲。最好的一場直播,售出百余筆,幾乎是他平時的日均攬件量。做了直播后,網點發件量從日均300筆升到500筆。
最近他招來四個主播,2個有經驗的,2個新人。由老人帶新人,底薪2000元,按營業額的2%提成,干得好一個月也有六七千。同時又再隔出兩間直播室,他準備多開幾家店帶動銷量。按這3個月來的收入推算,他預測接下來每月僅快遞費能賺2到3萬元。
編輯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