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兩個 ChinaJoy。
?
一個是觀眾和玩家眼中的,一個是參展商眼中的。對于兩部分人來說,ChinaJoy 是割裂的。
?一方面,玩家眼中的 ChinaJoy 永遠不缺熱點,大量的新奇產品、俊男靚女、舞臺表演、游戲試玩;但在展商陣容中,一些中小團隊,卻開始選擇觀望,甚至逃離 ChinaJoy。
永遠在追熱點的硬件
ChinaJoy 的全稱是“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硬件廠商在這里亮相是天經地義的,哪怕你跟游戲的關系并不大。一直以來,硬件廠商,無論是巨頭還是創業團隊,也樂于來這里刷個存在感,畢竟擁擠的人流,意味著天然的曝光。
兩三年前,外界把 ChinaJoy 調侃為“ChinaVR”,因為在 VR 概念最火熱的那些年,整個 ChinaJoy 會場,無論是 To B 還是 To C,都被設有 VR 游戲的展臺填滿,玩家們一撥一撥地排隊體驗,場景頗為魔幻。
但熱點來了又去,比上海三伏天的天氣變得還快。
到今年,VR 雖然也有廠商和游戲展出,但已經淪為配角,HTC Vive 的展臺面積也小了一大圈。如今的熱點,是 5G 和云游戲。
手游在如今中國游戲市場占據統治性地位,作為手游的載體,手機行業上下游的廠商們,自然也是這里主要的力量。高通驍龍更是包下來了整個 E4 展館,OPPO、vivo、小米、ROG、努比亞等等高通陣營的展商都在現場布設了展臺,高通也與中興和電信合作,實現了整個展館內的 5G 網絡覆蓋。
當然,既然是高通的展會,華為自然是不會在這里了。實際上在 To C 展館,華為沒有展臺,只有在 To B 展館,有一些云游戲、云電腦等云技術的展示,基于華為云的技術,除了手機云游戲以外,也提供 PC 端的云游戲業務。和高通不同的是,華為的技術更多的是提供平臺,在現場也能看到一些游戲研發商,在與華為探討云技術在 PC 游戲上的應用。
?
?
把手機通過擴展塢與電視相連接,再把手柄與手機通過藍牙連接,同步云端的服務器后,手機就擁有了模擬主機的能力。《FIFA》《火影忍者究極風暴》等過去只能在 PC 和主機上運行的游戲,現在可以通過手機串流到顯示設備上。
?
高通現場演示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高通的云游戲方案,在 5G 網絡、1080 P 分辨率下,延遲已經可以做到幾十毫秒的級別,幾乎和本地游戲無差。云游戲技術,給了手機廠商們“反攻”主機,拿下核心用戶的希望,誰都不愿意錯過。
?
不過,參展的手機廠商們,“心思”并不都在游戲上,展出的內容,也不一定都和游戲相關,第一次參展的小米把整個“雜貨鋪”搬到了 ChinaJoy 現場,OPPO 則是把最大的區域留給了 Reno 十倍變焦技術的展示,這一切都和手機廠商們在發布會上所做的別無二致。
?
但 ChinaJoy 還不是手機廠商的展銷會。索尼 Playstation 一直都會在 ChinaJoy 現場提供購買優惠,游戲也會在現場發售。但手機廠商們,并不會在這里賣貨,你能從這里拿走的東西,要么是禮品要么是獎品。對于廠商們來說,ChinaJoy 更多的還是一個曝光平臺,作為品牌形象的展示。
?
畢竟,游戲是手機最重度的場景,抓住游戲用戶,就穩住了每次性能更新的基本受眾;而 5G 則是全社會的熱點,最會追熱點的 ChinaJoy,又變成了 ChinaCloud。
?
玩家很熱,廠商很冷
?
N 館是面向玩家、普通觀眾和游戲廠商的展館,也是 ChinaJoy 最像一個游戲展會的地方,同時,這里也是人流量最多、排隊時間最長的區域。任天堂第一次參加 ChinaJoy,是 N 館最火熱的展臺之一,微軟、索尼、任天堂也是第一次齊聚 ChinaJoy,索尼與任天堂的試玩區,排隊都是 2 小時起步。
但主機游戲的第三方廠商,依然有些寒酸。比較有地位的第三方廠商,只有育碧還在堅持每年都來 ChinaJoy 露個臉(也是因為其在 PC 端也有一定的量級),現場育碧 CEO 宣布未來會推出中國背景的《刺客信條》,全場沸騰。
這是 ChinaJoy 作為游戲展會的另一個尷尬。主機平臺,是 3A 大作最集中的平臺,而中國的主機市場并不興旺,缺少大量第三方廠商、以及重量游戲首發的 ChinaJoy,距離 E3、科隆游戲展等知名展會依然有差距。
N 館的另一個核心議題是電競。上海在逐漸強調自己“電競之都”的位置,網易丁磊也宣布投資 50 億在上海建立電競產業園,上海地鐵內,已經有了 TI 的廣告牌。在展館內,也能明顯感覺到玩家對于電競的熱情,無論是現場舉辦的水友賽,還是知名選手和主播的亮相,都能在現場掀起一陣熱潮。
但與玩家的熱情形成對比的是,是參展商數量的減少。 《證券日報》報道提到,今年大概有三成游戲廠商缺席,其中不乏三七互娛這樣有錢有名的公司。《戀與制作人》《閃耀暖暖》背后的疊紙游戲,在去年參展后今年沒有繼續,疊紙對此表示,去年第一次參展,有很多玩家排隊購買周邊,但投入很大,也很累,還是等待“人手更多”時再參加。
對于 ChinaJoy 的投入與回報,一位巨人游戲員工向虎嗅表示:“(參加)CJ 應該沒太多回報吧,主要還是宣傳。花費挺高的,攤位費就一兩百萬了,還有裝修、Showgirl、物料之類的。其實來 ChinaJoy 的玩家很多也不算是很核心,都是奔著周邊來的。”
?
對于今年很多廠商缺席的情況,他認為(游戲行業)整體大環境確實不好,很多小廠來不起了。但每年大廠們還是會來露個臉,是個“臉面”。
出海:幸運者的游戲
相較于 C 館的擁擠,在 B 館終于能得到一個相對舒適的逛展體驗,這其中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人流的減少。
在今年 B 館,游戲出海是最核心的議題,Chinajoy 前后,也有大量的游戲出海主題論壇、峰會,展館內,境外支付支持、翻譯團隊、海外社交媒體廣告等展臺并不少見,而國內的渠道、買量的團隊(尤其是小團隊)在 B 館出現得越來越少。
在 ChinaJoy 的入口處,Snapchat 設立了一塊廣告牌,這款 App 當然還沒進入國內,但在手游出海的熱潮下, Snapchat 作為美國較為知名的社交媒體,也第一次參加了 ChinaJoy,為國內手游出海提供買量廣告的服務。
?
中國游戲廠商正在加快出海的節奏,中國也在成為重要的游戲輸出國。這很好理解,中國市場已經飽和,海外市場是下一片掘金地,海外的渠道和國內的玩法比起來,也相對沒那么復雜。
伽馬數據《游戲產業半年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自主研發網游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 57.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8%,較去年同期增速有所突破;App Annie 的報告顯示,中國廠商在出海業務上的支出,提高了 60%。在美國等成熟市場,用戶的付費能力和意愿更強,而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游戲受眾的增速顯著。
不過,出海也是幸運者的游戲。在版號收緊、一些小團隊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出海是“有余糧”的團隊才有資格考慮的奢侈品。根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19 年上市游戲企業競爭力報告》顯示,上市企業中有 8 家企業商譽占凈資產比重超 60%,商譽暴雷風險較大,有 13 家經營現金流量比率為負,有 9 家企業屢被監管警告,大環境依然不明朗。
To B 還是 To C?
?
對于一些大中型團隊、公司來說,ChinaJoy 越來越象是“例行公事”,每年這里都會擠滿觀眾和玩家,長槍短炮對準 coser,排隊掃碼拿周邊,是 ChinaJoy 常規的一條龍操作,但廠商們已經開始斟酌它的投資回報比了。
ChinaJoy 主辦方漢威恒信,已經被順網科技全資并購,今年也是并購后的第一屆 ChinaJoy。文娛商業觀察報道過,行業關于今年 ChinaJoy? 的抱怨,集中在提價方面,上市公司為了好看的業績報表,要求漢威恒信執行更加嚴格的提價招商策略。
不少展商取消了配備機酒的媒體邀請活動,一位公關公司的員工表示,今年的媒體活動確實明顯少了。一方面是上漲的展會費用,而另一邊則是低迷的市場環境。此消彼長,勢必會讓一部分展商對望而卻步。
??
如果你留心這幾年 ChinaJoy 的發展,你會發現最詭異、最割裂的現象是:跟游戲沾一點邊(甚至不太沾邊)的展商越來越多,但游戲行業本身的展商和活動卻越來越少了。
作為國內最大的游戲、泛娛樂、IP 展會(你看,用一個詞都沒法概括了),展館內擠得水泄不通的玩家,說明其在中國依然有著特定的吸引力,無論它更像什么。對于 ChinaJoy 來說,未來要思考的問題是,是如何把這樣的流量,有效地轉化為行業影響力。
下載虎嗅APP,第一時間獲取深度獨到的商業科技資訊,連接更多創新人群與線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