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6日晚騰訊創業的Angel Moment活動中,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童瑋亮發表了以“如何破開智能硬件創業的混沌困局”為題的演講。童瑋亮稱,在智能硬件領域,要從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角度思考創業。以下是童瑋亮的分享,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略有編輯:
1、市場空間大
從投資人角度,我覺得是兩到三年內這個事情(申請融資的創業領域)會有一百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有這樣的規模,投資人可能會對這個方向比較感興趣。
在智能硬件方向,我個人對投資這件事更傾向于雪中送炭。只要是能夠解決過去解決不了問題的產品,真的去解決問題,我對這樣的產品都會有興趣;對錦上添花的,我覺得有用的也挺好,比如說智能手表、手環、背包,如果從早期投資角度看,也可以去看。
2、切入時機足夠好
第二點天時是切入的時機足夠好,如果立刻解決問題,這樣的產品還是有機會很快去爆發。但是如果是錦上添花的,用戶可能在審美提升以后,這樣的產品可能在兩三年、三四年以后才會爆發。
所以切入的時機很重要。切入時機過早的時候,一個產品出來有可能成為行業內的先烈,如果時機正好,就像雷軍所說的風口,你進去有可能成為行業的先驅,這是蠻關鍵的一件事情。在當下這個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的時代,對產品的快速反映理解用戶的需求,快速迭代跑在巨頭前面,也是要求更高的。
3、不要和巨頭做直面的競爭
從天時的角度講,盡量采用田忌賽馬式的打法,不要和巨頭做直面的競爭。對于一個小的創業團隊來說,可能還是去找到一個相對細分的剛性需求的產品方向——而不是被行業巨頭盯得特別死,將來可能成為他們主營方向的賽道。
1、團隊有核心競爭力
智能硬件對團隊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它在工業設計、軟硬件的用戶體驗、硬件制作能力、供應鏈、營銷每一個環節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創業團隊要思考:核心團隊的組成中間最強項是什么?
智能硬件的創業和一般APP不同。App只需要以產品和技術為核心就OK,智能硬件有最終產品生產出來,你供應鏈生產是否能夠跟的上,第二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可以賣的掉,營銷渠道一樣非常重要,是更均衡,要求更高的團隊。
2、創始人各有所長
對于一個創業團隊,首先幾個創始人在各方面都需要有特別強的地方。一個團隊的核心組成,你有什么最強的地方,加上相對比較均衡,各方面能力都還不錯,發揮你最強項去創業,一開始關注的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市場規模足夠大,切入時機足夠好,在中國這樣一個市場,一定非常迅速就進入紅海。
在紅海中你的團隊能夠勝出,成為行業的第一名、第二名,一定是你有特別強的核心競爭力,這個差異化和優勢,把對手甩在后面。
1、CEO最好是產品經理
所謂投資其實核心還是投人、投團隊。我們希望至少兩到三人核心的組合,每個人各自擅長,對CEO要求最高,另外有兩個不錯的合伙人各自有優勢,也許CEO是產品經理,CTO技術很強,另外營銷能力很強,有一個組合,這個可能比較好。
我個人傾向于在智能硬件創業團隊里面CEO依然還是產品經理,他非常理解用戶的需求,這個在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硬件創業最重要的。
2、初創團隊的組合
剛才說首先CEO最好是產品經理,另外,CTO最好有兩個人,一個負責軟件,一個負責硬件,這兩方面都有比較強的經驗。從軟件層面,我建議做后端服務器端的CTO,他有敏捷開發能力,大規模海量并發處理的經驗,能夠做到數據挖掘。前端的工程師UI、UE可以去招。硬件的技術合伙人,我覺得要求也非常高,最好之前有過硬件的經驗,對制造和供應鏈非常了解。因為大家知道做一個首版出來和你能夠批量生產出來和大規模生產都是非常不一樣,這樣一個硬件合伙人也很重要。
另外還有一個合伙人,可能是營銷和運營層面,當你的產品一旦做出來,生產了第一批2000、3000,如果不錯,后面生產幾萬個的時候,如果銷售不出去,就會形成庫存,一旦形成庫存公司資金流就會斷,就會發生危險。所以在智能硬件這個行業,營銷變的非常重要,你要把你自己的品牌、產品深入用戶人心,進入他們的腦海中,能夠迅速生產完,迅速銷售掉。
3、工業設計的能力
自從蘋果手機出來以后,非常糙的產品沒人去買。工業設計在智能硬件團隊里面也會變的非常重要。綜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到對智能硬件的創業團隊,要求其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