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的風口之下,亞馬遜、繽果盒子、快貓、F5未來商店等紛紛出招,相繼推出無人便利店。拿了就走、媒介即支付、人工智能、視頻識別、動態貨架…… 這些概念看起來黑科技感十足,究竟無人便利店的模式是怎樣的,只要一張圖便可窺其全貌。

第一招:看時間。
先落地者,便可以有更多測試和試運營的時間。先拿到市場上真實的用戶反饋,就能為產品和技術迭代發展以及更高效的規?;峁┮罁臅r間上來看,2016年6月便落地的繽果盒子顯然更占優勢。
第二招:看技術。
無人便利店全程無收銀員,整個交易過程是建立在對消費者的信任上。因此安全保障是必選項。F5未來商店采取先付款后取貨的方式變相規避了信任,而繽果盒子則通過智能防盜和人臉識別系統來提供防盜防損保障。
第三招:看供應鏈。
便利店賣什么、價格是否有優勢,關系到零售業的核心競爭點SCM(供應鏈管理)。目前的無人便利店除繽果盒子外,均為自有供應鏈供應。其中,便利蜂、F5未來商店主打貨品中都有鮮食,快貓則瞄準的是生活所需品。繽果盒子的做法相對豐滿,在自有供應鏈品牌“倍便利”的基礎上攜手法國第二大零售商歐尚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以消費者的應急購物需求作為主要應用場景。
第四招:看結算。
目前無人便利店的結算方式,通過RFID射頻識別或者視頻圖像識別。前者掃描支付,后者免支付。從噱頭上來看,自然是后者更為強勁。然而結合實際落地表現及亞馬遜Amazon Go的半路受挫先例來看,不難發現概念和商用落地之間還存在著相當的距離。
第五招:看規?;?。
無論概念還是技術,都是基本功,如若需要完成良性的商業化投產,首先需要能保證穩定運營。那么就必須得在真實場景中進行反復的市場測試,才能對市場反應有足夠的了解。同時在人工智能領域中更需要深度學習,來對自身的軟硬件產品和技術不斷的進行優化,才可達成穩定運營的目標。已于去年6月率先首發的繽果盒子也在近期公開表示,已做好了大規模量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