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空調,這個夏天,科技的海面并不平靜。看似都有制冷、可拆卸功能,其實內中波濤暗涌。據悉,美的空調上周先后在蘇州和廣州提起了針對格力的三起專利侵權訴訟,索賠額度達到4000萬元。
對此,小二并不覺得意外。因為一直以來,知識產權都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科技巨頭也不例外。
隨著美的和格力的專利大戰消息頻頻登上新聞頭條,有很多媒體人都以“再升級”“再發酵”來形容事態,但是小二卻認為這場兩大科技巨頭的新一輪專利大戰似有風雨欲來之勢,或許兩者之間真正的專利大戰才剛剛開始(撕)。
大多數人對美的格力之間的各種關系,只停留在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經常在各大公開場合質疑美的“一晚只用一度電”的廣告,指其虛假宣傳。之后,美的在“我也很絕望啊,我能怎么辦”中將“一晚一度電”的口號改為“一晚低至一度電”。

其實時間上看,兩者的專利之戰已經長達九年。早在2008年,格力就美的空調“舒睡”功能侵犯其“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空調器及其控制方法”就提起過訴訟;2012年,格力又起訴美的侵犯其“可拆裝式空調室內機管路安裝擋板”實用新型專利;時隔五年,日前格力開始就美的“制冷王”系列空調專利侵權一事再度提起訴訟,美的為此需索賠格力5000萬元。
或許是美的不愿再做專利提款機了...
或許是美的終于真正認識到知識產權對一家企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
也或許是美的剛剛知道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專利...
這一次,美的終于開始讓手上已經掌握的知識產權起作用了。要知道如果一家企業僅僅是擁有專利,卻沒有應用好專利的發展型眼光,也終究是會被一浪拍在沙灘上的!
如果說之前格力的“專利大戰率先行動”進攻的意識更深厚,那么上周美的對格力的專利起訴雖然略顯防御之勢,實則是進攻的第一步。因為知識產權對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宣傳力的推進力量是雄厚的,相信日后美的拿起知識產權的武器鞏固自己的堡壘,防御自己的戰壕次數會越來越多。
只是,無論是美的,還是格力,又或者其他所有企業,都應該明了的是:專利對一家企業具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當年微軟54.4億歐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聯想收購摩托羅拉、黑莓斷臂自救都和專利有關。再強大的企業,倚大疏忽都是不明智的選擇。面對專利訴訟,都應該提起更多的重視和更充分的準備去應對和自救。
反之,如果一家企業只將知識產權保護放在次要位置,不重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將要面臨無法預料的后果和損失是幾率很大的事件。
如果美的當初沒有將研發成果注冊成專利的意識,那么現在將被格力告得滿地找牙,更沒有現在“以牙還牙”的機會。因為企業如果沒有用知識產權保護自身的意識,就沒有防御自己的磚頭和混凝土!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