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的成長與發展在近年來備受關注。供應鏈金融作為既能為鏈條上各企業提供商業貿易資金服務,又能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服務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被廣泛視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利器”。
經過多年發展,供應鏈金融已解決了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但這是遠遠不夠的,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應更加向產業聚焦,激發其核心功能。
供應鏈金融不僅要解決上下游資金問題,還要降低整個產業的交易成本。當前中國很多行業中都有著“小散亂”的問題以及新舊產能轉換之間的沖突,這樣的市場就造成了整個產業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所以怎么利用供應鏈金融的手段優化交易成本非常重要。
在產業建議成本降低后,就需要重塑產業競爭力,使產業可持續發展。以簡單的物流體系舉例:基于線下物流體系,庫存管理體系還有風控體系。把原來的訂單聚合了以后形成一個穩定的廠商的訂單,每天連續滾動實施計劃,這樣使廠家的計劃做到穩定性,優化了產業過程。
按照邏輯講,先有供應鏈管理,后有供應鏈金融,在供應鏈管理中會形成龐大的數據量,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如何分析這些數據,形成有效可信的供應鏈數據資產,從而將進一步實現數字資產化的過程,是產業供應鏈流程再造的一大機會。
與市場不同的認識在于,互聯網時代的 供應鏈金融并不是 1+N 核心企業模式或者 M+1+N 上下游拓展模式,而是一個 完整的生態圈。是一種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的、與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 廣結聯盟、物聯網和互聯網相融合的金融生態平臺。
與傳統金融的區別在于,供應鏈金融必須扎根產業,依托產業,最終做到產業金融結合,成為正式推動產業 走向工業 4.0、農業 4.0、商業 4.0 的力量。其運營方式是底層大數據數據滲透+平 臺鏈接的商業生態+垂直領域運用構建的閉合循環金融生態系,讓不同類型的金 融業態能真正服務于整個供應鏈的各類主體,推動商業生態的發展。
金融業進入物流與供應鏈時間較短,但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包括在線供應鏈金融發展較快,年增長率超30%,但市場運作不規范,行政監管跟不上,也缺少標準與信息追溯系統。
展望未來,供應鏈金融的一個大趨勢是做成產融結合的生態系統。供應鏈金融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將工業4.0、商業4.0、農業4.0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產業之間的跨界與融合。
供應鏈金融4.0是在平臺建設上搭建了跨條線、跨部門、跨區域的、與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廣結聯盟、物聯網和互聯網相融合的金融生態平臺。具體的運營方式是通過平臺鏈接的商業生態、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創建金融生態系(金融能真正服務于整個供應鏈的各類主體),推動商業生態的發展。
供應鏈金融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創新,極大降低了產業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成本,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能力,開啟了普惠金融發展的新篇章。
來源:瑞通供應鏈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