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孵化的大拿牛肉項目參加過去年的第一期新消費供應鏈訓練營。今天有兩位導師進行回訪,我們在曇華林的秘密做了接待,我也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了姬圖米老師。姬老師的頭銜有:大武漢美食排行榜總編輯、識食物者、資深餐飲策劃專家、武漢首席吃飯官等,總之都是與吃有關的。我就重點聽了聽他對吃喝的看法。
姬老師去年跨界與幾個導師發起的第一期新消費供應鏈訓練營(免費參加)。新消費供應鏈訓練營共收到296個項目報名,初審篩選80個項目面試,綜合評議后48個項目進入訓練營第一期。其中:餐飲類28個、生活服務類13個,新零售類3個、產品類3個。項目全部完成了0到1,部分營收過千萬,有一定經營規模,其中一部分營收接近五千萬,學員全部為項目的創始人。
第一期新消費供應鏈訓練營碩果累累,就以其中的一家老韓煸雞為例,4個月的時間,從進營前月銷售額100萬元,出營后月銷售額500萬元。
老韓1995年師從鹵菜大師王鴨子,練就了一身品嘗成品就能辨別調味料中香料組成及來源的硬功夫。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吸取了成都的辣子雞、德州扒雞等加工工藝,1998年在大成路開出了第一家——韓記辣子雞。經過多年的沉淀和反復研究,結合中國的傳統“干煸”的加工手法,將辣子雞的口味恰到好處的“煸”到雞肉中,改變了辣子雞“只見辣椒不見雞肉”的狀態,老韓煸雞可以讓消費者體驗大口吃肉的快感。導師們通過列舉辣子雞、鹽焗雞、鴨脖在武漢、北京、上海的門店數量、產品數據,以及鹵、干煸、鹽焗三種工藝指數等一系列數據指標進行分析, 對“煸”這個品類未來前景進行了充分肯定,認為“煸”類產品這個賽道目前還未形成巨頭,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并輔助性地做了加強核心團隊、供應鏈和品牌定位等方面的工作,幫助將老韓煸雞品牌打造成武漢名片進而實現拓展至全國的目標。
目前第二期新消費供應鏈訓練營已經開始報名,截止日期4月14日。
界立方創意空間在武漢的創意圈里還有點小名氣,我也去過兩次,有些創意的商鋪,但因為沒有停車位,去過的人去過了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
現在姬老師接下了界立方的孵化和運營,圍繞著新消費領域的價值創造做些運作,要做武漢版的“聯合造食”,這里將不僅僅是物理空間了,更是內容制造機了,其商業生態會發生根本性升級。因為有好的硬件條件支持,我們之前提到的“創業美食說”的新媒體運營,在那個地方就可以很輕松的搞起來啦。
談到茶行業的項目時姬老師認為,湖北是產茶大省、消費大省,但不是品牌大省,工業化水平弱,標準化水平弱。在湖北的確需要有公司站出來給湖北的茶企進行賦能,提供新媒體、新零售方面的服務,否則湖北的茶企相對于先進省份的差距將會越拉越大。